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性早熟目前醫學上的定義是:女孩8周歲之前、男孩9周歲之前出現第二性征。何謂第二性征,就是男性或女性除性器官之外的特征。女孩常見胸前隆起增大或伴有硬結及疼痛感,這些家長比較容易發現,所以臨床上性早熟的病例比女孩子多得多。男孩子第二性征出現則是
性早熟目前醫學上的定義是:女孩8周歲之前、男孩9周歲之前出現第二性征。何謂第二性征,就是男性或女性除性器官之外的特征。女孩常見胸前隆起增大或伴有硬結及疼痛感,這些家長比較容易發現,所以臨床上性早熟的病例比女孩子多得多。男孩子第二性征出現則是以“蛋蛋容積的增大”為標準的,很多家長以為男孩子變聲是青春發育的標志,這是誤區!男孩子變聲往往提示著青春期發育有兩年了。
很多家長咨詢如何了解孩子的青春發育分期,在本專業我們確實將青春期分成這樣5期(早熟患兒以女性居多),下面我們就將女孩的性發育分期詳細介紹給感興趣的家長。
1、女孩1期(Tanner I期) :胸部未增大,幼兒型。無陰毛出現。
2、女孩2期(Tanner Ⅱ期):出現乳房硬結,乳頭及乳暈稍增大。少許稀疏的直毛,顏色淺。
3、女孩3期(Tanner Ⅲ期):乳房和乳暈更增大,側面呈半球形。陰毛顏色加深、變粗,見于恥骨聯合上。生長速度漸達高峰,出現腋毛。
4、女孩4期(TannerⅣ期):乳暈、乳頭增大,側面看突起于乳房半圓上。陰毛同成人,但分別面積較小。生長速度下降,女孩出現初潮。
5、女孩5期(Tanner Ⅴ期):成人型。陰毛成人型。
哪些情況需要考慮抑制藥物干預孩子過早的青春期呢?
1、CPP(快進展型中樞性性早熟):性早熟患兒骨骼成熟和第二 性征發育加速顯著(超過線性生長加快程度)。
2、預測成人身高受損者:預測成人身高 <3百分位數或 <遺傳靶身高,骨齡身高 <身高的 2個標準差(-2s)。
3、快進展型青春期:在性早熟界定年齡后開始出現性發育,但性發育進程迅速,從一個發育分期進展到下一分期的時間較短(<6個月);從而生長速率增加、骨骼成熟迅速,短期內出現骨齡明顯超過實際年齡,由于骨骺 早期愈合而影響最終成人身高。
4、出現與性早熟直接相關的心理行為問題。
CPP治療的藥物建議
推薦GnRha(亮丙瑞林、曲普瑞林),目前仍以每4周注射一次為首選治療方案,療程和治療目的有關,以改善身高為目的的抑制,建議療程2年以上。
指南更新:2015年中國 CPP診斷與治療共識推薦GnRha緩釋劑初始劑量為3.75mg,此后劑量80~100μg/(kg·4周);或采用通常劑量 3.75mg,每 4周注射 1次。2019年新共識指出,每月(4周/次)GnRha依然是最常用的,但 3個月 (12周/每次)和6個月(24周/次)的長效劑型越來越常用,推薦藥物也僅保留了亮丙瑞林、曲普瑞林、組氨瑞林。
GnRHa治療方案的療效與安全性是家長們最為擔心的問題!
2019年新共識認為,在開始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治療前,應酌情考慮患兒及家長的治療意愿和期望,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最終使患兒的生長發育程度與健康同齡人保持一致。對于身高的擔憂往往是影響治療的TOP1問題。指南指出患兒成年身高的改善通常與治療時間的長短有關, 一般需要持續治療2年以上,目前尚無單一的臨床變量可以確定 GnRha的最佳停藥時機,應綜合考慮患兒與同齡人同期發育的需求、近期生長速度及成年身高預測值等。值得注意的是,當女童骨齡超過 12.5歲或男童骨齡超過 14歲時,即使繼續接受GnRha治療,成年身高的獲益也較少 。同樣,中國 2015年共識提到女童骨齡12歲、男童骨齡 13歲,繼續接受GnRha治療對身高的獲益并不可靠。因此想改善孩子身高的情況下,應早期介入治療。
總的來說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治療性早熟安全性較高,對于發育進展迅速、病情較重、子宮和卵巢已經顯著增多的患兒,在剛開始注射的第1-3針時可能會出現陰道出血,這是退火效應。因為這種患兒子宮內膜已經達到一定厚度,當注射體內的藥物起作用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水平顯著下降,原先已經增厚的子宮內膜因為得不到雌激素的支持而逐漸脫落,引起陰道出血。經過數天出血停止。還有就是少見的皮膚過敏及注射部位無菌性炎癥的發生。
還有的家長擔心治療過程中的肥胖問題,國外相關研究早已證實兩者并無必然聯系。Lazar等的一項回顧性隊列對照研究評估了接受和未接受GnRha治療的 CPP女性的肥胖患病率,結果顯示,盡管 CPP女性在青春期開始時的BMI高于平均 水平,接受GnRha治療和未接受治療的 CPP女性青春 期晚期到成年中期的 BMI與 健 康 人 群 相 似,證 明 GnRha治療未導致 CPP女童 BMI增加。
對于因早發育給孩子已經造成心理影響的,GnRha治療可以減輕孩子壓力分值。Bertelloni等研究證實,經GnRha治療后青春期男童睪丸功能正常,發育完全,睪丸容量、促性腺激素、 睪酮和抑制素B水平正常。另外,有研究顯示,CPP患兒在治療前,生理和心理壓力評分較高,有抑郁傾向,但在接受 GnRha治療 1年后,壓力評分均降低。
金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