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者:趙小明編輯排版:崔貫利小明語錄悟到真相者,假因自滅,人是可以獲得救贖的。不斷有學員讓小明老師講一講熱播電視劇《女心理師》,特別是里面有一些心理咨詢場景。為滿足學員的需求,推出系列講解。(文末有鏈接列表)Vol.1面對疑病癥來訪者咨詢背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崔貫利
小明語錄
悟到真相者,假因自滅,人是可以獲得救贖的。
不斷有學員讓小明老師講一講熱播電視劇《女心理師》,特別是里面有一些心理咨詢場景。為滿足學員的需求,推出系列講解。(文末有鏈接列表)
Vol. 1
面對疑病癥來訪者
咨詢背景:旬總,老年人,外貿生意老板,因多次出現發抖暈厥的癥狀,去醫院做各種檢查都查不出問題,有人建議去做心理咨詢。不相信咨詢師,先找人去冒充自己做咨詢,被咨詢師發現后自己做咨詢。
來訪者:我知道,你是不是想問我,為什么找人假扮自己。(說話時低聲,低頭)
咨詢師:可重要的是,你還是來了。
小明案例話術督導:這里咨詢師可以順著來訪者的話頭進行澄清,話術為:你可以告訴我,關于為什么找人假扮自己來做咨詢?或者問:你怎么看這件事?
來訪者:我也是實在沒辦法,才來的。
咨詢師:所以說你并不相信心理咨詢,找了個人來冒充你,來試探我,對嗎?
小明案例話術督導:這里咨詢師不應該武斷的進行分析和猜測,應該澄清當事人的語言,話術為:你說的實在沒有辦法,指的是什么?
來訪者:也可以這么說,我就是想考察考察你。
咨詢師:那我通過你的考察了嗎?(沉默)沒關系,你怎么舒服怎么來,我們的交談都是保密的,如果這個問題你不想回答,可以不用回答。可接下來,我會問你很多的問題,作為我們交流的基礎,您可以接受嗎?(點頭)
小明案例話術督導:這里恰當的話術應該為:關于你想考察考察我,可以說的更多一些嗎?
咨詢師:您這么不信任我,還找人來冒充您試探我,可最后您還是來了,那我在想,您對這次的心理咨詢,是不是也有一些自己的期許?
(閃回和姬教授的談話:這個賀頓真有你說的那么好嗎?姬:賀頓是個很有天賦,很勤奮的學生,你能信任我,就能信任她。千萬不要說是我推薦去的。)
(搓手,猶疑狀)
來訪者:說實話,我感覺我得了絕癥,我跑遍了各大醫院,看遍了各個科室的專家教授,可他們都說我沒病,還說我身體好好的。
這明明就是哪兒出了問題嗎。有朋友建議我來看心理咨詢,我就來了。
咨詢師:您覺得您具體有些什么癥狀嗎?
來訪者:一開始出汗發抖,再后來胸悶氣短,喘不上氣,還感覺到惡心,如果躺在床上,就感覺自己快要死了,眼前白茫茫的一片,靈魂都要出竅了。
你說說說這么明顯的癥狀他們就查不出來原因,這什么專家教授,都是騙人的。
(說話時神情激動,伴隨身體不自覺緊張發抖)
小明案例話術督導:心理咨詢中咨詢師使用語言,講究盡量使用來訪者的語境,所以這里最恰當的話術為:你所說的絕癥指的是?你可以詳細的描述一下你的絕癥嗎?也就是說,圍繞當事人用的詞語展開問題的構建。
Vol. 2
初步展開
咨詢師:旬先生,您可以慢慢說。您想一下,每次這種癥狀結束之后,你當時都是怎樣想的?
小明案例話術督導:這里咨詢師使用的語言不標準,沒有針對性。這里可以選擇使用后現代流派的例外經驗技術,話術為:在哪一些時候或者情況下,這些癥狀會減輕或者好轉?
來訪者:俺就是想,得好好活著,多活幾年,能看到,看到我兒子,現在得了這怪病,肯定活不久了。
咨詢師:可是檢查結果上顯示著您的身體機能一切都正常。
小明案例話術督導:咨詢師這里的面質太早,容易引發來訪者防御。這里有未詳細展開的內容,可以用具體化技術,話術為:能具體說說嗎?
來訪者:這才是最可怕的呀,我老家有一個親戚,壯的像牛一樣,說沒就沒了,可我現在年紀越來越大了,人一老,這病呀,你不找它,它來找你呀,再說我家,也沒長壽基因,幾代都沒有。(表情激動、緊張、焦慮)
咨詢師:旬先生,您想聽一聽我是怎么想的嗎?
小明案例話術督導:咨詢師這里太早的使用了干預技術。這里可以使用澄清技術,讓當事人詳細展開。話術為:具體說說你家里是怎么回事?
來訪者:您說。(抬起頭看著咨詢師)
咨詢師:您這個屬于是心病。
小明案例話術督導:咨詢師這里使用解釋和分析技術,對當事人進行了癥狀的賦義,但是使用的太早了。而且咨詢師過早否認當事人的癥狀,容易引起當事人阻抗。
恰當的話術為:其他人是怎么看你的這個絕癥的?然后再問:你怎么看他們的說法?
心理咨詢主要是要澄清圍繞當事人的各種評價,包括他評和自評。
來訪者:心,心病?
咨詢師:沒錯,醫生之所以推薦您來看心理咨詢,并不是他沒查出來您身體的問題,而是他非常清楚地意識到,您這是典型的心理癥狀。
在心理學中,我們稱他為驚恐障礙。
這種癥狀最開始的時候,會發現發抖,出汗,緊接著您會覺得自己的身體發生了各種變化,對嗎?
來訪者:對,對。(仔細傾聽并認真點頭)
小明案例話術督導:這里當事人面對咨詢師的解釋,一般會有兩種反應。
一種是迎合和認同,滿足咨詢師的自戀,咨詢師并沒有真正的了解當事人的各種信息。
第二種是當事人否認咨詢師的解釋和分析,誘發阻抗,甚至咨詢脫落。
咨詢師:我能看出來,您對自己的身體非常地重視.
于是第一次發作的時候,您就開始頻繁地去看醫生,然而醫生告訴您您的身體狀況一切正常。
緊接著下一次您會發現您的發作會更加的嚴重,嚴重的時候,您會感到惡心嘔吐,心率加快,喘不過氣。
(閃回來訪者工作期間發作暈倒的事件)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狀況一般不會持續很久,身體會逐漸恢復平靜。
發作的時間一般都是三到五分鐘,對嗎?
來訪者:對,對(點頭認同)
小明案例話術督導:這里咨詢師還是應該詢問他評和自評,話術為,你怎么看你對自己的身體如此的重視?
來訪者:每次過后,我都感覺像虛脫了一樣。不,這些細節你是怎么知道地這么清楚啊?
咨詢師:旬先生,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驚恐發作時的情況。
這種癥狀發生的時候,您會有一種瀕死的感覺,但這并不是您身體出現了問題,也不是絕癥,其實在普通人之中,會有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的人,有過驚恐發作的體驗。
而有一些人,會特別關注到這個情況。并為此感到焦慮。這才變成了一個問題。
來訪者:你是說我這怪病,別人也有,不是什么絕癥?能治好。
小明案例話術督導:咨詢師沒有充分的收集當事人癥狀背后的原因,過早過多的使用解釋分析,對當事人的癥狀進行賦義和干預,最常見的結果就是,當事人暫時表現出移情性治愈,但離開之后,很快就會反復。
一般產生疑病癥的當事人都是受暗示性強的來訪者,他們很容易被咨詢師的解釋分析和干預暗示,但回去之后,很快又會受到其他暗示而反復。
所以,恰恰是類似的受暗示性強的人,并不適合使用咨詢師的解釋分析和干預,因為你每一次的解釋干預,當事人都會覺得暫時好了,然后再次反復又會找你。
直到咨詢師所有的解釋全部用過之后,失去效力之后,當事人就會再一次加重癥狀,而且會造成下一個咨詢師更難以開展工作。
因為技術都被上一個咨詢師用完了。
Vol. 3
建立關系
咨詢師:能治。(語氣肯定)
來訪者:小賀,你說說,我為什么會得這種病?以前都是好好的,莫名其妙就得了這什么驚恐障礙呢?
咨詢師:這個我應該問您,最近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一些什么事情?
小明案例話術督導:這里可以問當事人,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上述問題的?
來訪者:沒有啊。(一下坐了起來)
咨詢師:我發現剛剛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您很快就否定掉了。
但是剛開始我們談話的過程當中,您一直是一種猶疑的狀態。
我非常理解您到現在還不能信任我,我也非常能夠理解您沒有辦法面對面的,真誠的跟我交流。
但如果您不能用最真實的自己來面對我,跟我交流,那么我對您的幫助其實是有限的。
有的時候感情上的決定可比工作上的決定難多了。
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但是有時候,要談論自己的感受,可能并不容易。
旬先生,我們可以慢慢來。或者如果您覺得今天我們就到這里結束,我想也是可以的。
小明案例話術督導:這里咨詢師的問題很容易引發當事人的防御性回答。
但是咨詢師得不到答案后就開始用指責的語言風格了,而且用結束咨詢來作為一種對當事人的隱形攻擊與懲罰,這都是不恰當的。
如果換成上面的正確話術,這樣來訪者也更容易回答問題。
來訪者:我兒子出國了。(閃回與兒子在出國問題上的爭吵。然后驚恐發作)
咨詢師:驚恐發作在你和你兒子打完電話之后,并且這不是第一次發作。已經進入到較為明顯的階段。
(你就是要氣死我氣死我……快點,昊昊的飛機別趕不上呀!好的旬總。混蛋混蛋!接下來驚恐發作。)
小明案例話術督導:在咨詢中,一般我們不鼓勵咨詢師使用術語,特別是輕易對當事人進行某一種心理疾病癥狀學的診斷。
這里咨詢師恰當的話術為,能告訴我當時發生了什么嗎?
Vol. 4
撕開面紗
咨詢師:旬昊發來信息,“爸,我已經離開了,不要來送我。”之后父子倆就再也見過。
(閃回看新聞:今日,各國宣布yq爆發,已造成近萬人…“為什么會這樣?”減少和外國人聚集,本省暫未發現疑似病例。驚恐再次發作。)
來訪者:您說說,我明明是為了他好,為了他好啊,我天天為他擔心,他為什么不聽話,非要跑到外國去你說他萬一出了什么事情,他對得起誰?他對得起我嗎?
(說話時神情激動)
咨詢師:旬先生,我想我已經知道您的情況了,可我還是希望您可以自己說出來。
這是一個家庭格盤,通過格盤,您可以自己和自己對話。
也許今天我沒有辦法完全解決您的問題,但我們可以一起了解這個問題是如何形成的。
小明案例話術督導:這里咨詢師又開始使用某一種干預技術了。
這里有大量的未得到澄清的內容,咨詢師沒有詢問。
正確的話術為:為什么你天天為他擔心,他卻不聽話呢?你覺得是因為什么?
來訪者:那,需要我做什么呢?
咨詢師:您看到這些袋子里的小人了嗎?這些小人可以是我,可以是您,也可以是旬昊。
你可以從這袋子里選出你認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些人,放在你想放的格盤上。
來訪者:(思考了一下,選了一個黑色的小人)
咨詢師:為什么選擇黑色呢?
來訪者:我也不知道。
Vol. 5
投射技術
來訪者:(從袋子里拿起一個橙色的木頭人,拿在手里凝視了一會兒)
女心理師:這個是誰?
來訪者:我老婆。(面部表情悲傷)
回閃車禍現場,老婆出了車禍。
來訪者:(拿起藍色的木頭小人,拿在手里反復看)
女心理師:這個藍色的小人又是誰?
來訪者:是我的大兒子,太久了,我都有點記不清,他們長什么樣了。(拿起一個紅色的木頭人,猶豫再三,才放在格盤的一個角上)
女心理師: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應該是您的小兒子,荀昊吧?
回閃車禍現場,荀昊在路邊哭泣,媽媽哥哥因車禍失去了生命。
女心理師:這幾個小人,為什么離你這么遠,而且都是背對著你。
來訪者:(視線往上,回憶)我不知道。
女心理師:也許在你潛意識當中,你在回避彼此,也許你會覺得你跟荀昊的關系非常的遠,你們的內心世界無法靠近對方,對嗎?
小明案例話術督導:這里咨詢師又開始進行解釋分析了,現代心理咨詢強調的是由當事人本人用自己的主體資格來解釋自己的生活,當事人才擁有解釋權,咨詢師盡量使用討論。
這里咨詢師的語言帶有明顯的誘導性,這樣的誘導式話術會使得我們無法得到真實的咨詢材料。
因為來訪者可能會因為被誘導和暗示而迎合咨詢師的分析與解釋。所以這里來訪者的回答就沒有真正材料的價值了。
來訪者:小子,我說什么他都不聽,(情緒激動)他就是想跑,跑得離我遠遠的。(聲音顫抖)
女心理師:為什么他想跑?
小明案例話術督導:恰當的話術為,關于你說的他什么都不聽,跑得離你遠遠的,指的是什么?
回閃車禍后,在醫院,老婆離世的場景。
女心理師:您們多沒有面對面的交流了?您剛才提到的三次發作,這三次發作的時候,荀昊都不在您身邊,可您都是因為他才發作。
您們從剛開始的電話溝通,到最后短信溝通,直到現在再也沒有溝通。
回閃兒子荀浩打電話給保姆,關心來訪者的情況。
女心理師:您覺得荀浩為什么會在那個位置上?
來訪者:因為,我想,牢牢地抓住他。
女心理師:您的妻子跟大兒子走后,留下您的荀浩兩個人相依為命,荀昊出國留學,剩下您一個人孤獨的生活。
之后您在新聞上看到國外疫情爆發,焦慮、擔憂交雜,導致您的驚恐癥發作。
同時您又擔心,如果您的身體治不好或者出現什么問題,就沒有辦法照顧自己的兒子了,我說得對嗎?
小明案例話術督導:這里咨詢師使用的還是解釋分析技術,恰當的話術為,你怎么看,關于你說的你想牢牢地抓住他?
這樣說的目的是把解釋權還給當事人,讓來訪者自己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賦義和解釋。
來訪者:我不說,你都看得到嗎?
女咨詢師:因為我在您身上看到了對荀昊加倍的愛,跟約束,
小明案例話術督導:這里咨詢師對當事人與自己孩子的關系進行了賦義和干預,恰當的話術為,你怎么看你和荀昊的關系?
來訪者:謝謝您啊,小賀老師。跟你聊完了,心里舒服多了。
女心理師:您別客氣。心理咨詢不是一次就可以解決的,我們下次再見。
來訪者:一定一定,我下次還會來找您的(表情輕松,有笑容)。
Vol. 6
接受督導
督導師:忒勒斯福洛斯的療程你是怎么安排的?
女心理師:內部感覺暴露,呼吸控制練習,第一次認知矯正他災難性的想法,接下來會聚焦于他的深層關系,還有個人議題,不過他妻子的事故,我沒有再追問了,
督導師:你找的方向是對的,矯正扭曲的認知是關鍵一步,作為心理師你做得很好。
女心理師:沒有溫度,我回避深入咨詢者的環節,在最需要用共情去理解的時候,我拿我的專業知識當了擋箭牌,我其實不應該這樣。
督導師:技術上你并沒有錯,這個案例對你來說可能有困難之處,如果反應情緒比較強烈,我們可以增加督導的次數。
女心理師:嗯。
小明案例話術督導:心理咨詢的督導分為兩類,一類是通過案例對咨詢師個人進行成長,另一類是對心理咨詢中的案例本身技術使用是否規范進行督導。
上面的督導應該是屬于第二類,第二類督導的關鍵在于督導師需要咨詢師咨詢案例的文字記錄或者是錄音、視頻資料,通過對案例過程中的當事人的語言行為進行技術督導.。
如果拋開真實的案例記錄,僅僅通過咨詢師的口述匯報的案例大致經過,這是屬于二手資料,是不足以進行案例分析的,所以在上面督導師僅僅通過口述就判斷咨詢師的咨詢技術和咨詢方向,都是不可信的。
上面的案例督導討論了認知歪曲和反移情,以及行為訓練,應該是屬于整合流派的案例督導,至少包含了認知流派,行為流派和動力學三個流派的技術。
在現代的心理咨詢技術中,一般我們強調不應該預設咨詢方向,不應該按照咨詢師的預設方向展開心理咨詢。
恰當的做法是每次咨詢都從零開始,忘記之前對當事人的分析和解釋,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開放咨詢師的經驗系統,避免因為先入為主影響對當事人資料的客觀收集。
每次咨詢的目標和方向都要重新歸零,每次咨詢的目標和方向要根據當事人在咨詢中具體的語言行為來確認。
督導師不應該成為一個對咨詢師遙控的身份,案例督導一定要用咨詢文本,音頻視頻作為第一手資料,來進行手把手一句話、一句話的技術督導,這樣咨詢師才能真正受益。
《女心理師》系列講解已推出:
趙小明:孩子缺愛缺到骨子里,《女心理師》能幫她化解嗎?
讓專業人士告訴你《女心理師》的不專業,真正在哪里?
趙小明:《女心理師》的提問,是刑訊逼供的算命式咨詢
《女心理師》熱播,你會找楊紫做你的心理咨詢師嗎?
小明語錄
所謂成長,就是面對人生越來越嚴重的事件,卻需要越來越不在乎的過程。
原創公眾號:心伙伴(ID:xhbeap)
張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