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大家的收入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中,而收入增加的同時,很多人也注重自己的養老。在過去,農村人都有養兒防老的思想,認為只要將全部精力放在兒女身上,就能得到他們的養老保障。然而,如今的生活壓力在不斷增加中,子女身上的負擔比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大家的收入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中,而收入增加的同時,很多人也注重自己的養老。在過去,農村人都有養兒防老的思想,認為只要將全部精力放在兒女身上,就能得到他們的養老保障。
然而,如今的生活壓力在不斷增加中,子女身上的負擔比較重,很少有時間陪伴在老人身邊。而老人也生怕會讓子女的壓力增加,不愿意讓子女出錢養老,寧愿自己外出干一些農活,賺上一筆生活費養老。
在這一背景下,不少中青年人也開始注重養老金的繳納,繳費15年以上,且退休后或60歲后就可領取一筆養老金。而今年的職工社保迎來了“17連漲”,這也意味著退休老人每個月可多領幾百元,他們的養老上沒有什么負擔,但農民可就不同了。
截止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也才14389元,也就是說一個月1200元。以他們的收入,很難參加職工社保,畢竟職工社保一年需要繳費七千元以上。在這一基礎上,農民也轉向了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就是農民所說的“新農保”。
新農保作為一種福利性保險,可享受國家的基礎養老金保障,且繳費十分靈活,可根據自己的需求自愿繳費,其檔次分為100-2000元不等,不過100元檔次屬于低保繳費檔次,多數省份普通居民最低檔次為200或300元。
但新農保的繳費檔次太低,且60歲后就很難領取太多的錢,多數農村老人一個月也才領取100多元,很難滿足基本的生活保障。
為此,國家也鼓勵大家“多繳多得”、“長繳多得”,也就是提高繳費檔次和繳費時間,這樣領取的養老金會更多一些。
那么有人問,農村養老保險一年繳2000元,繳費30年,60歲后可領取多少錢呢?
養老金為基礎養老金+個人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分中央、地方基礎養老金,中央基礎金最初為55元,但在10多年的上調中,如今已漲至93元/月,而各省的基礎金根據經濟水平以及財政補助不同而有差別。
從各省市的基礎養老金來看,上海漲至1100元,北京820元,天津為307元,浙江為155元,青海為175元,西藏為180元,廣東為170元,河南為118元,絕大多數省市都在100-200元之間。
當然,2021年部分地區的養老金也迎來了反彈,例如江蘇從160元漲至173元,上漲了13元;山東從180元漲至190元;甘肅從108元每月漲至113元每月,安徽省級退休金從17元漲到了22元。
同時,為了鼓勵農民繳費,各省市也給出了補貼,例如上海繳費500元檔次的,政府可補助200元,5300元檔次的可補助675元;寧夏繳費100元檔次的可補助30元,3000元檔次的可補助320元;河南繳費500元檔次的補助60元,5000元檔次的補助340元。
而個人養老金為個人賬戶余額除以計發月數139。每年個人繳費的錢以及中央地方政府、集體補貼的錢,都會進入個人賬戶中,此外這筆錢還會產生利息。
既然是繳費2000元檔次,且繳費30年,依照年化率4%來算,30年后賬戶余額預計在11.2萬元,代入公式可算出一個月可領取80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而基礎養老金依據各省份不同而有區別,且30年后基礎養老金會更高,假設就已山東的190元來算,60歲退休后可領取990元/月的養老金,可以說是非常劃算的。
農村的消費需求并不高,一個月990元的養老金還算可以,更何況到時候養老金還會繼續上漲,因此這筆錢并不需要擔心養老問題。但如果是在城鎮的話,1000元的養老壓力可就大了。
也有人關心,2021年的農民基礎養老金會不會繼續反彈呢?眾所周知,2020年我國中央基礎養老金從88元漲至93元,盡管漲幅不大,但也能為農民多補助一筆錢。
其實在2021年的一號文件中就已明確說明,要適當提高基礎養老金上調標準,如此來看,今年的上調概率還是比較大的。只不過,相比職工社保,新農保的上調額度仍然不是太大,農民想要領取更多的養老金,還需要上交職工社保才行,這樣領取的額度更高一些。
當然,如果大家所在的單位已幫大家上交社保,那就不需要在老家繼續參保,畢竟老家參保領取的養老金不是太高,而職工社保平均養老金已超過3000元每月,大家咋看呢?
劉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