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山西青年報記者孟存田通訊員田智慧鄭曉丹11月15日本報記者從陽泉警方獲悉,陽泉“10·28”特大系列生產銷售假藥案的11名罪犯被陽泉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判處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以罰款。至此,這起用時3年、跨省作案、涉及多個省市、涉案金額達
山西青年報記者孟存田 通訊員田智慧 鄭曉丹
11月15日本報記者從陽泉警方獲悉,陽泉“10·28”特大系列生產銷售假藥案的11名罪犯被陽泉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判處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以罰款。至此,這起用時3年、跨省作案、涉及多個省市、涉案金額達586萬元的制售假藥案畫上句號。
陽泉市公安局從接到報案就迅速成立了專案組,明確“端窩點、打源頭、斷網絡、抓主犯”的偵查方向,由陽泉市公安局食藥偵支隊牽頭,并抽調技偵支隊、法制支隊、網安支隊、礦區公安分局食藥偵大隊精干警力全力攻堅。從案發到審判,足足3年。拿到中院送來的判決書,看到罪犯獲得了應有的制裁,負責辦理此案的陽泉市公安局食藥偵支隊負責人感慨萬分。他說:“這起案子是一起典型的電信詐騙案,涉案金額高,受騙上當的都是老年人。我們在辦理案件的時候就一直注重證據收集,希望能盡快將罪犯繩之以法。”隨著案件的審理,備受關注的案情細節也逐漸清晰,通過假藥詐騙老年人的套路也被警方逐一揭秘。
“海歸教授”的“神奇膠囊”
2015年的10月28日,家住三礦的王某玉女士來到陽泉市公安局礦區分局蔡洼派出所報案,說自己的父親通過電視廣告中介介紹,購買了許多藥物,吃了許久沒有效果,懷疑是假藥,于是報案。經過民警進一步了解,發現這是一起典型的通過銷售假藥的詐騙案。
王女士的父親王大爺年過七旬,患有腦梗、心梗等疾病。有一天,他在電視上看到了一個銷售藥品的欄目,于是便根據節目上的電話與對方聯系,并購買了藥物服用。吃了一段時間后,王大爺覺得效果不佳,也就沒有繼續購買。
沒想到的是,事情并未結束。
一段時間后,王大爺的病情加重了,王某玉便在家中照顧父親,突然接到了一個來自北京的電話。對方自稱是中國中醫科學院的老教授,名叫“李國華”,在美國待了30多年,近期剛剛回國,想通過扶貧活動“報效祖國”,在全國抽取5個重病號治療,王大爺很“幸運”被選中了。這個“海歸教授”還告訴王女士,他是治療腦梗的專家,專門親手配制藥物,這些“神奇膠囊”對腦梗病人有奇效。
對方說得振振有詞,治病心切的王女士被說動了,于是開始購買這個“神奇膠囊”,前后一共購買了9次,共21個包裹,30多盒、5個品種,共花費159750元。10月19日,“海歸教授”又給王女士寄來了一個“價值52100元”的藥物包裹,此時的王女士懷疑受騙了,準備退回藥物,并向警方報案。
接到報案后,陽泉市警方高度重視。由于案件涉及詐騙和食藥內容,辦案民警格外慎重。他們第一時間從報案人家中取回一部分藥品,送到省藥檢所進行鑒定,發現其中部分所謂藥品添加了有毒有害物質,被認定為假藥和有毒有害保健品。鑒于該案的特殊性,陽泉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了專案組,明確“端窩點、打源頭、斷網絡、抓主犯”的偵查方向,由陽泉市公安局食藥偵支隊牽頭,并抽調技偵支隊、法制支隊、網安支隊、礦區公安分局食藥偵大隊精干警力全力攻堅。
順藤摸瓜發現窩點
“從報案人提供的這些藥品包裹來看,發貨地址寫的是‘北京中醫科學院’,聯系電話也顯示為北京的號碼,但是陽泉市公安民警通過偵查發現,這很可能是犯罪團伙打的幌子。”辦案民警說,他們兵分兩路,一路按照包裹上顯示的地址進行追查,一路則跟隨報案人退回的包裹行程,看看收貨的人究竟是誰。
為了查明犯罪事實,及時固定犯罪證據,專案民警先后分兩組,7次奔赴云南昆明、曲靖和北京、上海、內蒙古、武漢、貴州等地,開展偵破工作,十幾名民警,往返奔波,行程達幾萬公里。辦案民警順藤摸瓜,根據報案人提供的座機號碼、手機號碼和退回藥品的接收地址繼續深入追蹤摸排。隨著案件偵查工作的深入開展,民警從獲取的相關快遞資料中找到了突破口,在云南曲靖市發現包裹的真實發貨人,并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繼續深挖。經過艱苦的跟蹤蹲守、細致摸底排查、嚴密的調查偵控,終于發現了制假、售假和實施詐騙的窩點——隱藏在百源花園小區住宅樓內的曲靖開發區格律詩商貿有限責任公司。
為了避免打草驚蛇,也為了能一舉將犯罪團伙抓獲,辦案民警沒有立即行動,而是運用多種手段進行偵查。辦案民警一邊死死盯住百源花園小區,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另一邊則從物流的寄送信息入手,查清貨物流向,并從中掌握銷售的上下線。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警方查明快遞的來源,的確不是快遞單上的“北京市東城區中國中醫科學院”,而是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的一家快遞店,寄件人也并不是“李國華”,而是一名姓呂的男子。掌握了確鑿的證據,辦案民警開始部署抓捕計劃,希望能將犯罪團伙一網打盡。
為了盡快偵破案件,辦案民警在云南曲靖,一待就是好幾個月。11月30日,在曲靖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和麒麟區分局的大力協助配合下,辦案民警沖進百源花園1棟1032室、1033室,控制作案現場2處,抓獲正在利用網絡進行銷售假藥詐騙犯罪團伙39人,查扣作案工具電腦70余臺、網絡電話耳機、網絡服務器、藥品若干,以及大量的電話本、賬單、話術單等作案物品。
遺憾的是,這家公司的負責人、主犯羅某和負責培訓工作的袁某因外出辦事未能當場抓獲。警方立即將查獲的藥品送到專業部門檢驗,發現藥品都是假藥、假保健品。其中“冬蟲夏草雪域九九通牌靈芝孢子蟲草菌絲體粉”等被檢測出含有有害物質“那非類”。“當病人吃了假保健品,感覺有抗疲勞的功效,實際上這類有害物質含有令人興奮的刺激性成分,過量就會危害身體。”民警說。
僅這一種假藥,幾個月之間便銷往全國多個省市,銷售金額高達390萬元。
主犯落網 套路揭秘
辦案民警至今還記得抓捕當天的場景:“兩間不大的屋子里,密密麻麻的全是格子間,墻上裝著黃黑相間的隔音板。一人一臺電腦,一部話機,還有許多‘藥品’堆放在桌子上。”辦案民警將每一個工作臺都拍了照片保存。“我們還找到了大量填好寄送內容準備郵寄的快遞單,還有記錄受害人電話號碼、銷售業績、銷售進展的筆記本。”
翻開其中一本寫著“段某華”的筆記本,里面詳細記錄著心臟病、心腦血管和前列腺等疾病的發病成因、癥狀,還有與受害者通話時的開場白,針對不同疾病、不同程度、不同癥狀的回復語,甚至對語氣語調、音量語速等談話技巧都有明確規定。辦案民警告訴記者,這些都是犯罪團伙在給實施詐騙人員做的“專業培訓”。
經查,2015年3月以來,犯罪嫌疑人羅某、袁某、王某冬、顧某喆、程某云、唐某慧、羅某等人相互勾結,注冊成立“云南曲靖格律詩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其經營范圍是百貨批發零售、市場調研、企業管理咨詢、計算機圖文設計、會議服務,羅某任總經理,王某冬任法人代表,租用曲靖市麒麟區麒麟西路梅苑巷百源花園1棟1032、1033室作為辦公地址,以銷售員、業務員銷售產品為幌子,承諾月收入3500-12000元招聘30多名人員。辦案民警說:“整個團伙成員中均無醫學及藥學知識和相關經歷,他們通過提前擬好的培訓資料,打單話術,教授員工關于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各類骨關節疾病、各類肺腎胃膽前列腺疾病的病理、癥狀、用藥等常識,并模仿專家語氣、語調、語速、語句,與受害人進行溝通,實施詐騙。”
為了假冒北京的專家,犯罪團伙通過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在網上建立“天訊電視購物呼叫中心”,設置網絡銷售報單程序、虛擬北京等地電話,并要求銷售人員按照培訓內容聯系銷售對象,以北京中國中醫科學院為幌子,謊稱與其合作,虛構“中國中醫科學院”“回國教授李國華”“李教授學生×主任”“北京骨病研究院×主任”等事實,使用網絡虛擬電話偽裝成北京地區電話,從“北京”進行報號、鋪單、打單、追單、復診、回訪,給病人看病、問診,非法銷售所謂針對病情配制的藥物,裝入標示為“舒筋定痛片”“同仁清脈三降”“冬蟲夏草”“鹽藻素”“瑪咖”盒子的五種藥品及保健品,從曲靖圓通速遞公司春蕾路店寄往全國各地。案件中有幾百名受害人,涉及吉林、山西、云南、上海、內蒙古等地,查實涉案金額達586余萬元。辦案民警感慨地說:“我們查實后發現,僅我市的受害者就有16名,最多的受害者被詐騙了10余萬元。許多老年人攢了一輩子的錢,就這樣被騙了。”
盡管犯罪事實已基本查明,但主犯沒有落網,辦案民警不敢松懈,繼續圍繞羅某的相關信息,和已掌握的線索,展開深度調查。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12月,犯罪嫌疑人袁某被警方抓獲;2016年3月23日,在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準備“東山再起”的羅某被警方抓獲,警方在其家中找到了部分制藥工具,經檢驗,該藥品為“三無”產品,系假藥無疑。
至此,該案件的11名主犯均已歸案。
2016年10月28日,犯罪嫌疑人羅某、王某冬、顧某赫、唐某惠、程某云、羅某、袁某、吳某霜、權某、金某恒、許某賀等人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錢財,數額特別巨大;并私自制作藥品進行銷售,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一百四十一條規定,涉嫌詐騙罪、生產、銷售假藥罪。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條規定,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陽泉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羅某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處罰金二十萬五千元;判處被告人袁某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并處罰金六萬三千元,其他主要犯罪嫌疑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至二年的刑罰及相應罰金。
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