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健康明星計劃#這是一位早期肝癌患者,在當地做了腹腔鏡肝癌切除術,術后病理檢查結果出來后,患者請我幫助解讀下他的病理報告資料,并希望我對他未來的肝癌防治,提出我的看法。首先,還是先和大家介紹下患者的病理檢查結果。患者提供的病理標本檢查報告內
#健康明星計劃#這是一位早期肝癌患者,在當地做了腹腔鏡肝癌切除術,術后病理檢查結果出來后,患者請我幫助解讀下他的病理報告資料,并希望我對他未來的肝癌防治,提出我的看法。
首先,還是先和大家介紹下患者的病理檢查結果。
患者提供的病理標本檢查報告內容是:早期肝癌,未侵及肝包膜;標本處有微血管侵犯,未發現遠處轉移(M0);中度分化,中輕度肝硬化。
我對患者的病理報告理解如下,并就患者病理情況提出了以下肝癌防治建議。
肝癌
患者在當地病理診斷為早期肝癌,未侵及肝包膜。它提供給我們的信息是:患者的肝癌是位于肝內的早期小肝癌。對這種小肝癌的患者,醫院專家采用腹腔鏡肝癌切除術的治療方法是恰當的。從患者獲得腹腔鏡肝癌切除術的層面分析,給患者手術治療的醫院,要么是整體肝膽技術水平比較高的醫院,要么是醫院整體水平一般,但科室有肝膽外科牛人,所以能進行這樣的手術。因此,患者的手術治療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患者病理報告提示:標本處有微血管侵犯。這對早期肝癌患者來說,不是個好現象。因為肝癌之所以有別于其他人體癌癥疾病,被稱為“癌王”。主要原因是肝癌容易早期發生肝內血行轉移,從而導致肝癌治療效果差。而肝癌能夠發生肝內血行轉移的前提是有微血管侵犯。因此,這例患者病理檢查有微血管侵犯,如果患者術前超聲檢查提示荷瘤肝門靜脈血流方向正常,則即使患者術前有微循環侵犯,但肝癌細胞出現肝內轉移的風險也比較小。但如果術前超聲檢查提示荷瘤側門靜脈分支出現血流逆流現象,也就意味著患者因肝癌細胞侵犯微血管導致了肝動脈門靜脈瘺的發生,則提示肝癌細胞很有可能跟隨高壓的動脈血,經肝動脈門靜脈瘺隨著逆流的血液非荷瘤側肝臟,發生了肝內轉移的風險。
病理檢查示:無遠處轉移(M0)。提示的患者未發現肝癌遠處轉移病灶,但大家要知道是否遠處轉移,目前是通過影像檢查來評估的。而目前影像檢查設備,對小于5mm的肝癌轉移病灶及轉移肝癌細胞是難以發現的。加上此例患者存在微血管侵犯的事實。因此,我們術后無法排除患者其他肝葉是否存在轉移肝癌細胞的風險。所以,對這例患者,個人認為術后采用選擇性肝動脈化療栓塞術來提高肝癌的治療效果是有必要的。而中醫中藥輔助治療,無論是從減輕肝癌介入治療的副作用,還是增強患者抗癌能力方面,個人認為也有必要進行。
從肝癌的病程進展來說,肝癌的發生發展,往往是一個由正常肝細胞-病變肝細胞-肝細胞高度不典型增生-高分化肝癌細胞-中分化肝癌細胞的肝細胞病變進展過程,這與患者的肝臟切除標本的病理組織學檢查結果:中分化的肝癌細胞與中輕度肝硬化是相符的。
造成肝癌病變的形成,是正常肝細胞長期受致癌因素影響進展為肝癌細胞的結果。而致癌因素對肝臟的影響,幾乎是會危及所有的肝細胞,而不單單是病變肝癌所在部位的肝細胞。而患者的腹腔鏡肝癌切除手術治療,只是消除了肝癌腫塊及鄰近的病變肝組織細胞,并未徹底消除所有的病變肝組織細胞。而這些存留在患者體內的病變肝組織細胞,在術后致癌因素的影響下,仍然有進展為新肝癌細胞的風險。因此,從減少患者肝癌復發的角度,此例肝癌患者,術后要避免致癌因素的危害。如果是肝炎病毒導致的肝癌發病,則要及時采用抗病毒治療;如果是進食受黃曲霉毒素導致的肝癌,則應避免再進食此類食物了;如果是接觸化學致癌物導致的肝癌發病,則要避免再接觸此類致癌物了。另外,此例患者的病理已經證實存在肝硬化,而肝硬化是公認的導致肝癌發病的高危因素,因此,術后通過積極的護肝治療,改善肝硬化是減少肝癌復發風險的重要保證之一。
還有一點,要提醒患者重視的是,術后的定期隨訪與檢查一定要按當地專家醫囑落實到位,這也是提高肝癌遠期療效的不二法則之一。
基于患者提供的資料不足及本人水平有限。對患者病理報告的理解與治療建議,可能與患者的實際情況出入較大。因此,以上病理報告解讀與治療建議僅供大家參考,具體診治請以當地專家意見為主!
丁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