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今年的國慶檔,注定繞不開一個人的名字:吳京。《長津湖》票房“逆跌”(其實就是持續上漲),吳京參加的主要電影作品票房累計超過200億。吳京超過沈騰,成了排名第一的“200億票房先生”。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隨著《長津湖》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
今年的國慶檔,注定繞不開一個人的名字:吳京。
《長津湖》票房“逆跌”(其實就是持續上漲),吳京參加的主要電影作品票房累計超過200億。
吳京超過沈騰,成了排名第一的“200億票房先生”。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隨著《長津湖》票房和口碑走高,也引起一些爭議:
有人惡意給出一星差評,有人電影都沒看就無腦抵制吳京。
好在也有官媒發文,質問他們居心何在!
除了一些觀眾的異議,還有“圈內人”下場點評:
比如,拍出《逐夢演藝圈》的導演畢志飛發文表示“很失望”,這也迎來了網友們的嘲諷:畢導,您拍一個看看?
而另一個“著名導演”劉信達則發文怒斥:吳京,你怎么就不懂得讓賢呢?”
在劉信達眼中,吳京一直“霸屏”,是在搶年輕演員的飯碗。
有網友調侃:劉信達又來蹭熱度了。
還有人干脆回應:這是誰啊?
一、劉信達,是誰?
在成為“著名導演”之前,劉信達自定義的稱謂是“中國著名作家”。
他的親哥哥,就是娛樂圈里有名的“大嘴”宋祖德。
兄弟兩人曾經互捧,宋祖德稱贊劉信達是“當代徐志摩”。
除了互捧,兄弟兩人最大的樂趣,就是蹭熱度。
宋祖德就不必說了,誰紅罵誰,而劉信達,更是青出于藍勝于藍。
或許因為“作家”的稱呼不被作協認可,劉信達對自己的定位就變成了“著名導演”。
既然是“導演”,那自然要在娛樂圈里發表點“獨特觀點”。
劉信達臧否人物有幾個特點:
第一,誰紅蹭誰。
如果不是當紅明星或是熱門人物,根本就入不了劉導的法眼。
而對于那些熱點事件的明星,劉導向來是“來者不拒”。
去年,賈玲執導的電影《你好,李煥英》大火,劉信達接連發了好幾條信息喊話賈玲。
奇怪的是,喊話內容從來都是“賈玲消費亡母”,“賈玲,勸你早點結婚”。
作為“著名導演”,劉信達從來不點評具體作品,而是沖著明星本人“開噴”。
第二,愛生氣。
劉信達是一個很有“魄力”的人,他之前喊話明星藝人的行文模版,往往很有震懾力:
“于謙,限你戒掉抽煙喝酒燙頭,否則第一逐出德云社,第二逐出相聲圈,第三逐出娛樂圈。”
除了于謙,其他很多明星也“享受”過這種待遇:
限期整改,如若不改那就逐出娛樂圈!
乍一看,還以為這劉信達是娛樂圈大boss 呢,說逐出就逐出。
現在,劉信達的喊話模版換成了“氣不打一處來”:
“看到吳京電影已經排到2030年,劉信達就氣不打一處來……”
看來這“著名導演”非常具備癩蛤蟆潛質:
不僅不咬人它惡心人,而且一碰就生氣。
對于“著名導演”劉信達動輒臧否人物,或許,只能用郭德綱的一個段子來回應:
“看你一眼都算我輸”。
不久前,劉信達又喊話吳京:吳京,你欠劉信達一個道歉。
對此,吳京是明智的,他只管做好自己的事,對于那些閑言碎語,不必在乎。
二、吳京,為什么是吳京?
劉信達批評吳京“霸屏,不懂得讓賢,搶年輕演員飯碗”,而在事實上,剛好相反。
在這一次大火的《長津湖》中,主要演員就有年輕的易烊千璽,吳京在很多場合都在夸易烊千璽“不可限量”。
這一方面是千璽的個人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吳京作為前輩的提攜。
在《戰狼2》中,吳京同樣推出了很多新人,其中包括年輕演員張翰。
更有意思的是,在拍攝《流浪地球》時,劇組對電影中“劉培強”這個角色的定位是:
“要有很高知名度,并且愿意以自己的知名度帶動項目;戲份不是絕對男一,還要愿意為青年演員開路;同時還能不收錢的男演員。”
咖位要高,又不爭咖位,愿意為年輕演員開路,還能不收錢。
娛樂圈里,有這樣的人選嗎?
最后他們找到了吳京。
后面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吳京到了劇組,發現劇組把錢都花在了用心制作的特效上,于是吳京心一狠:錢我不要了,我再帶6000萬入組。
后來,《流浪地球》票房高達46億。
很多人看到了吳京又一次大火,賺得盆滿缽盈,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從一開始,就沒想著賺錢。
《道德經》里說: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其實,吳京愿意做這些事,是因為他自己曾經經歷過娛樂圈中的摸爬滾打。
“200億票房第一人”為什么是吳京?當我們回看來時路,就會發現,只能是吳京。
別人不會成為吳京,因為沒有人愿意像他一樣“傻”。
大家一定發現了,那些敢于做導演的人,往往早有儲備:
徐崢拍《泰囧》,是因為有了《人在囧途》的成功案例;
賈玲拍《你好,李煥英》,因為在之前的舞臺上,話劇版《李煥英》獲得了巨大成功;
黃渤拍《一出好戲》,是因為他有著娛樂圈好友的支持,以及黃氏喜劇有著先天的粉絲基礎。
但吳京不是,他是一頭闖進一片空白中。
當時有人問吳京:為什么要拍《戰狼1》?
要知道軍旅題材向來不被市場看好,要有也不過是一些不依賴票房,只是走走過場的“主旋律”。
但吳京回答:
你不做等誰做?做了才好玩,電影最好玩的不就是這個嗎?
也有娛樂圈的好友勸說吳京:別搞了,吳京你是不是傻?
吳京回答:“對,我就是傻。”
就是要拍,要圓夢,拍一部純爺們兒的電影。
有時候很奇怪,很多聰明人早早地放棄了,只有那些“傻”的人,才站到了峰巔。
三、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前段時間,娛樂圈掀起了“掃娘風暴”,那些憑借精致妝容收割過一波又一波粉絲的男藝人開始理寸頭,健身增肌,他們試圖通過正劇或警匪劇轉型。
娛樂圈的潮水已經改變方向。
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
當那些明星們紛紛往岸上爬時,才發現站在那里的,是曾經遠遠被甩在后面的吳京。
偶像劇盛行,耽美成風的時候,是吳京在堅持著拍攝《戰狼》。
在娛樂圈“娘化”的時候,堅持做自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好在,一切都在慢慢變好。
現在,我們夸贊吳京,或許就是在夸贊一種堅持的力量。
在成為耀眼的明星之前,你必然要熬過一段黑暗艱深的時光。
好在,曙光亮起來了。
吳京,還是那個站立成一道風景的吳京。
張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