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沈嵩男編輯|斯問近15秒的開屏廣告阻擋不了眾人搶購茅臺的熱情。自3月28日,貴州茅臺公眾號官宣“i茅臺”App即日開放下載后,連續3天,i茅臺App均位列Appstore免費榜榜每天有43萬人下載“i茅臺”首,超過一眾國民級APP,七麥
文|沈嵩男
編輯|斯問
近15秒的開屏廣告阻擋不了眾人搶購茅臺的熱情。
自3月28日,貴州茅臺公眾號官宣“i茅臺”App即日開放下載后,連續3天,i茅臺App均位列App store免費榜榜每天有43萬人下載“i茅臺”首,超過一眾國民級APP,七麥數據顯示,3月28-30日,每天有43萬人下載“i茅臺”,熱度可見一斑。
申購區的四款茅臺,自上而下分別為:4599元/瓶的貴州茅臺酒(珍酒)、2499元/瓶的貴州茅臺酒(壬寅虎年)-500ml、3599元/盒的貴州茅臺酒(壬寅虎年)-375ml、1188元/瓶的茅臺1935。但“官方申購”暫無最具流通價值的飛天茅臺。
根據申購規則,申購時間為每天上午9-10點,申購人需年滿18歲,完成實名認證和身份證信息登記。同時每一賬號每場每品種,僅限申購一次。
3月31日9點正式開放申購后,每日18點公布申購結果,用戶可自行選擇就近茅臺經銷點提貨。「電商在線」觀察到附近門店中,茅臺1935的投放量最多,三家店合計有51瓶。而兩瓶裝的壬寅虎年酒最少,共計僅為12盒,但申購人數在開放不到20分鐘后就單店均超萬人,難度可想而知。
目前平臺聚合了包括綜合電商平臺天貓、京東,及酒水垂類電商“酒便利”、“酒仙網”等在內的12家第三方電商平臺飛天茅臺申購渠道,提供場次時間,且支持一鍵跳轉。
從第一次自建電商,最終停擺,到通過天貓等第三方平臺鋪貨,如今再戰電商,鐵了心要做直營。本文試圖回答:i茅臺承載了茅臺怎樣的策略方向?在經銷體系中壯大的茅臺,又該如何布局自己的電商平臺?
茅臺的電商往事
早在2010年,茅臺就已試水電商,開設了茅臺網上商城,只是當時供貨量極小,個別款式甚至僅放量20件,主要起“價格標桿”作用。
在電商趨勢中,茅臺預想集合上游集團各子公司資源,中游物流公司、線下專賣店(經銷商)體系,共同服務下游消費者。
2014年6月“貴州茅臺集團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彼時茅臺的供需關系尚未像今天這般緊張,電商解決的還是經銷商庫存和資金流轉問題。兩年后茅臺推出“云商平臺”,對經銷提出30%配額通過云商銷售的要求,意思是說,經銷商要拿出30%的貨放到云商上來賣,且由經銷商進行配送,收取服務費。據《中國企業家網》報道,當年茅臺電商渠道總銷售收入超46億元,對比401.6億的總營收,占比已達1/9。
但自建電商隨后遭遇了多方原因,逐漸停擺,于是茅臺將目光瞄向第三方平臺。
2019年9月,茅臺面向全國招商,擬挑選3家綜合類電子商務平臺,供應400噸飛天53%vol 500ml貴州茅臺酒(帶杯),按排名分別供應170噸、130噸、100噸,每瓶按1499元的官方指導價格進行銷售,彼時茅臺市面價格接近2500元。最終天貓和蘇寧易購入圍,獲得配額。
而如今,第三方電商平臺已成為茅臺經銷的常態化渠道。比如天貓超市為晚上8點,京東為上午10點,兩家頭部電商幾乎每天都有飛天茅臺的穩定放量。
《華夏時報》曾就此采訪白酒分析師蔡學飛,對方稱電商招商是茅臺改變原有層級代理制度,做消費者直營戰略的延續,目的是為了維護廠家正常價格,縮短渠道,打擊炒作囤貨,這與茅臺云商的電商直銷,以及清理經銷商是一脈相承。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以目前電商平臺偏年輕化的用戶群體來看,會真正開瓶飲用或送禮的比例存疑,兜兜轉轉,仍有可能在加價后流轉到黃牛手上。同時考慮到電商平臺獲得的配額總量在400噸,即便線下商超如costco、物美、大潤發等也有200噸的配額,但對比茅臺當年超3萬噸的銷量,占比并不高。茅臺的線下經銷渠道,仍占據較大的話語權。
i茅臺能給茅臺帶來什么
1、直營占比超過20%
茅臺集團董事長丁雄軍在2022年2月集團會議上表示要實施數字營銷法,加快補齊新零售短板,構建和完善數字化營銷平臺。而在去年9月的臨時股東大會上,丁雄軍提出要推進營銷體制和價格體系改革。
這些頂層設計,反映在財報數據上,都指向同一具體舉措:強化直營渠道,優化經銷體系。
據最新茅臺2021年年報顯示,國內經銷商數量為2046家,對比2018年2987家,三年時間,茅臺凈減約900家經銷商。與此同時,茅臺直營收入占比2018年的從5.94%,提升至2021年的22%。
茅臺的經營模式以經銷商模式為主,并且是行業少見的“先款后貨”模式,應收賬款為0,“先款后貨”,是經銷商要交足全款才能提走貨。這樣的模式,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企業在行業中的強勢話語權,比如茅臺,海天味業、都是這種模式的代表。
但經銷比重過高存在較多風險,比如,因此帶來的雙軌價格,對品牌形象的損耗,對品牌把控正品造成阻礙,等等。很多明星直播賣酒頻頻翻車,問題就在于經銷價格上的貓膩和正品問題。所以類似淘寶直播對酒水類目的審核會更嚴格,字節商業化部門巨量引擎的員工也表示,酒水類目在平臺投放廣告都需要提前進行報備。
i茅臺無疑是強化直營路徑中的重要一環,不過目前i茅臺有多少配額,以及是否會上線主要“硬通貨”飛天茅臺,仍有待觀察。
2、首個私域陣地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 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實現銷售收入 6033.48 億元,同比增長 18.6%;實現利潤總額 1701.94 億元,同比增長32.95%。傳統的白酒,至今仍是一片充滿想象力的沃土。
而據CBNDATA發布的《2020年輕人群酒水消費洞察報告》顯示,國產白酒仍然是90、95后線上酒水消費中的首選,其次是葡萄酒和洋酒。雖然酒水電商滲透率偏低,且平均客單價較高,但不妨礙白酒對年輕消費群體的試探。
從瞄準年輕人的江小白,到元氣森林入股的觀云,瀘州老窖的瀘小二、五糧液的“火爆家族”,以及茅臺與新笑傲江湖手游聯名推出的藍莓精釀酒。這些年輕的白酒品牌或產品線,都是白酒這一傳統品類,在主力消費者迭代之際做出的年輕化嘗試。
在“i茅臺”官方對命名的釋義中,“i”代表三層意思:internet(互聯網)、international(國際的)。同時還有,individual(個人的),茅臺希望走近消費者當中。而這里的消費者,或許更多的還特指年輕人。
不論是社交還是電商平臺,帶著消費品、理財品等諸多標簽的茅臺,在消費群體中從不缺話題與人氣。從產品價格、公司股價,茅臺的任何風吹草動,也一貫是全網熱搜的潛力股。但就是這樣一個“流量密碼”,卻未曾在年輕消費群體中搭建自己的私域。
「電商在線」觀察到,不論是茅臺的公眾號,還是小程序,比其產品線更為“傳統”。不難發現,從i茅臺放風開始,不論茅臺公眾號還是App,頁面中都開始出現大量茅臺卡通形象,及昵稱“小茅”等年輕元素,比如申購倒計時的圖片、用戶的默認頭像,以及在線客服的命名中。
茅臺暫時還沒有在天貓或京東開設品牌旗艦店,除了線上官網外,也沒有更多的私域陣地。i茅臺有望收攏原先飄散滲透在社會方方面面的品牌影響力,形成茅臺首個私域陣地。私域流量貴如黃金,對茅臺而言同樣重要,未來茅臺可以利用i茅臺推陳出新、做營銷、講品牌故事,轉化想象力不俗。
i茅臺的電商平臺上線,或許并不需要擔心其用戶量、日活、月活等數據。只要在日常申購的設計上動點小心思,比如推一些稀缺款,紀念款,或是飛天,就足以“人滿為患”。
3、收編第三方申購聚合平臺的流量
一位資深黃牛給「電商在線」看他手上的“茅攻略”,從各大公眾號如“搶茅寶典”、“茅粉預約”,到各種付費群,以及APP如“聚好搶”、“探潮”,乃至每日更新的各產品報價。茅臺強橫的流通力和理財屬性,讓黃牛成了一門專業且成熟的生意。
而上述從公眾號到App,都會為其用戶提供各第三方平臺的放量規模、開放時間,乃至搶購攻略等信息,甚至還有外掛輔助軟件,堪稱一站式保姆服務。
一名用戶表示通過輔助軟件,她在電商平臺已搶購六瓶飛天,而此前根本連進入付款頁面都困難。可見成熟的黃牛服務矩陣,變相吸引了更多人加入,擴張了黃牛的規模。而一心控價的茅臺,深受其害。
i茅臺試圖成為一柄“解牛刀”。一方面,申購會為用戶生成區塊鏈上的唯一申購碼,全程可溯源。其次,身份證登記+實名人臉識別,以及線下提貨需再次核驗身份信息,削弱了黃牛利用“賬號矩陣”大批量申購的可能性。而自建電商平臺,申購而非拼手速搶購的邏輯,暫時也能讓外掛軟件無用武之地。
這套邏輯,近似于Costco放量茅臺時的會員模式,既需要核驗身份證,同時也得匹配會員身份。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黃牛的干擾,給正常的消費者購買到茅臺的機會。
“開瓶率”是茅臺長久的痛點,囤貨居奇,市場上無法統計的茅臺儲備量始終是一顆“炸彈”。i茅臺不同其它平臺的申購模式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可以觀察未來是否會提供更多的配額,或開放飛天。
而從經銷網點取貨,也讓消費者得以告別經銷網點出售的指導價茅臺,永遠無貨的“吊詭”現象。
與年輕人的故事會怎么講
在i茅臺正式運營的同日0點,茅臺正式發布了2021年年報。除了已知的營收增長11.71%,首次突破千億規模,凈利潤增長12.34%至524.6億外。當營收規模不斷走高時,茅臺的增速其實已連續4年下滑。
我們還能看到,茅臺的經銷商數量遞減趨勢剎車,年度增加了63家。茅臺的經銷商分兩類:增加主要都是醬香酒系列經銷商,而茅臺酒經銷商仍在緩慢減少。
以及茅臺的合并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仍是常態化的“0”,對經銷商和市場的品牌力仍無可比擬。
“中國巴菲特”段永平近日剛在雪球發文稱手頭多了點錢,就買了點茅臺,沒有特殊原因,純粹就是看好。但如今千元白酒價格帶堪稱擁擠,2017年,國窖1573提價進入千元價格帶,隨后有劍南春的52度東方紅1949,古井貢年份原漿·功勛池酒。近年還有夢之藍M9、水井坊典藏大師等。同時競對五糧液營收如今已超五百億,增速更猛。
白酒作為水飲品類尤為特殊,兼具消費品、社交貨幣,乃至收藏品等諸多屬性。也讓其定價、經銷,顯得尤為復雜。i茅臺不失為行業玩家的一次年輕化嘗試,以應對新的消費群體和場景。當然也不排除,后續玩家跟進的可能性。
曾任茅臺廠長的季克良在訪談中稱年輕人不喝白酒,是因為他們還沒長大。如今90后不少以步入而立之年,年輕人與白酒的故事,有待市場講述。
金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