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編輯導語:寵物經濟近幾年不斷升溫,各路玩家紛紛進入賽道,就當下看來,寵物經濟的升溫背后代表著什么?年輕人們為什么愿意為寵物花錢?本篇文章里,作者就當下寵物經濟的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做了分析,一起來看一下。現在的年輕人太矛盾了,生孩子他們不愿意
編輯導語:寵物經濟近幾年不斷升溫,各路玩家紛紛進入賽道,就當下看來,寵物經濟的升溫背后代表著什么?年輕人們為什么愿意為寵物花錢?本篇文章里,作者就當下寵物經濟的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做了分析,一起來看一下。
現在的年輕人太矛盾了,生孩子他們不愿意,“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怎么去照顧另一個小生命?”但實際上,這群不想生孩子的年輕人,背地里卻在養貓養狗。
他們的生活在外人看來也有一些“擰巴”:自己搶購臨期食品,給“主子”買有機口糧、營養膏卻毫不吝嗇;手機用了幾年舍不得換,但出了新款的智能貓砂盆連優惠券都不領,直接下單生怕搶不到;身體不舒服吃點藥忍忍就過去了,貓狗生病了二話不說送去寵物醫院……
“鏟屎官”們用自己的全力以赴,不僅讓自家寵物過上了精致優雅的生活,同時也推動了寵物經濟快速升溫。《2021年中國寵物消費趨勢白皮書》顯示,2020年寵物經濟規模已將近3000億元,到2023年規模將達到4456億元。
“它經濟”的興起,也吸引了資本進入寵物細分市場,近年來動作不斷。寵物用品品牌“寵幸”三年便完成了6輪融資,其中7月21日完成的超2億元的B++輪融資,全部由老股東認購。
寵物帶給年輕人的究竟是什么,他們為什么如此需要寵物?隨著寵物經濟近幾年的升溫,無論是騰訊、小米、京東、阿里等互聯網大廠,還是美的這樣的家電巨頭都想進來分一杯羹,這條賽道潛力究竟有多大?群雄環伺之下,寵幸這樣的“資本寵兒”又如何開拓“它經濟”市場?
一、“我可以得過且過,主子必須應有盡有”
年輕人為什么要養寵物呢?
在肖杰看來,養了五年的貓是他的“命根子”。他對《松果財經》表示:“貓貓讓我回到家就能感覺到溫暖,只要看到他,不開心的事情也會煙消云散。”
因此肖杰對“主子”從不虧待,“別的貓有的東西,我家貓也必須要有。”從營養主食和小魚干等零食搭配,到數千元起售的智能貓砂盆、貓爬架等等可謂是應有盡有。甚至為了滿足自己偶爾能夠遠程“吸貓”的愿望,肖杰還買了一個帶攝像頭的陪伴機器人。
“之前聽女朋友講我家貓病了,吃不下東西還在吐,給我急壞了。”那天肖杰顧不得還在上班,把手頭工作簡單交接后,便飛奔回家帶它去了寵物醫院,所幸他的貓貓并無大礙。
那一次的經歷,讓肖杰對“主子”的健康情況更加謹慎,不僅在飲食上精挑細選,還定期帶它去寵物醫院體檢。
“說實話,女朋友都有點吃醋,她說她還不如一只貓。”談到這里,肖杰有些不好意思,不過他很快解釋道:“貓的壽命一般只有十多年,既然我收養了它,在這段時間就要對它負責。而且貓不會說話,也不能自己去找醫生,只有靠我多留意。”
“每個月大概要在貓身上花2000多元,這種程度對我來說還是可以承受的。”相比小孩子的奶粉、衣物等開銷來說,肖杰更傾向于養貓。“現在的壓力太大了,生孩子想都不敢想,只能靠擼擼貓來代替了。”
不過扎心的是,即便投入了這么多的精力和情感,寵物也并沒有像“鏟屎官”們想象的那樣依賴主人,甚至還要給他們添亂。
二、寵物其實“莫得感情”,只是為了混口飯
唐唐是朋友眼中“貓狗雙全”的人生贏家,但她春風得意的背后,也有著不為人知的心酸。
“我為什么要養一只哈士奇,我為什么還要再養一只貓?”面對《松果財經》的問題,唐唐一時語塞,不過她很快恢復了語言能力:“‘貓慈狗孝’是我之前的奮斗目標,但愿望成真以后,我才發現我天真了。”
首先令唐唐崩潰的是拆家能力一流的哈士奇。“有天下班回家,打開門就看見我家狗子又叫又跳地往我身上蹭,當時就感覺情況不妙,進屋發現果然沙發被狗子霍霍完了。”看著還叼了塊泡沫來邀功的狗子,唐唐是又生氣又好笑。
她覺得是自己上班太忙,不能經常帶狗出去撒歡遛彎,于是決定買一只貓和狗子作伴。可不僅狗子拆家的問題沒解決,唐唐還有了新的困擾。
有一段時間,唐唐的手和胳膊上總是傷痕累累,“有一次要不是我躲得快,我可能被我家貓抓毀容了。”唐唐有些郁悶,這只貓咪和她不是很親近,經常有過激行為。“既然已經養了,總不能再把貓送走。”
實際上,唐唐的貓并不是個例,據英國劍橋大學的一項調查,只有7%的貓很喜歡黏人。而且科學家研究發現,貓咪的進化方向就是外形越來越可愛,聲音越來越軟糯可愛,從而激發起人類的保護欲,獲得一張免費飯票。
然而即便如此,唐唐依然對自家“間歇性拆家”的狗子和“PTSD患者”的貓咪寵愛有加,“只有它們愿意陪我飄在上海。”
即便寵物不怎么需要年輕人,寵物經濟卻非常需要養寵物的年輕人。
三、“它經濟”崛起,各路玩家都想分一杯羹
寵物經濟的爆火并不是偶然。
隨著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穩步上升,養寵物成為了居民生活品質提升的重要窗口。同時隨著“丁克”和“空巢老人”成為普遍現象,情感需求驅動了養寵需求的大幅度增加。
另外,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進步和短視頻等社交媒體的爆發,“云吸寵”為寵物行業帶來了更大的市場規模和潛在消費者。
《2021年中國寵物消費趨勢白皮書》顯示,泛85后寵物主占比達到了74%,約有近5千萬人,而這部分人群正是當前最重要的消費群體。更為重要的是,該報告指出,寵物主中本科率超過7成,家庭月收入在1.5w以上的寵物主比例在72%。
這些數據意味著,這些收入不菲、消費水平較高的年輕人,可能更愿意為寵物花錢。因此寵物賽道迎來空前火熱,各細分領域蓬勃發展,產業鏈不斷延伸。
“之前刷抖音看到了寵物美容的視頻,我就想到我家狗子毛比較亂,剛好可以去打理下,在網上對比了幾家機構,就帶著狗子去了。”談到那次帶著狗子去“美發”,唐唐還有點肉疼:“給狗理發做造型,比給人做都貴,隨便搞搞就大幾百。”
“后來我和‘理發師’聊天,寵物真是干啥都比人金貴。”唐唐對寵物行業的收費偏高有些微詞。“寵物醫院就不說了,這幾年出來的寵物健身、寵物相親、寵物攝影、寵物保險,還有寵物火化什么的,我雖然都能負擔得起,但也會覺得貴。”
實際上,“寵物比人貴”并不是一個偽命題。盡管寵物的市場規模在高速增長,但相關的產業鏈條和從業人員并不完備,收費較高也只是一個暫時現象。國家多次出臺相關政策,規范寵物行業,鼓勵國產品牌發展,并提高外準入門檻。
在政策的驅動下,眾多企業紛紛投身寵物行業,其中不乏跨界殺入的互聯網公司,這樣的動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相關技術在寵物行業上的應用和創新。
例如寵物產業鏈中游就是大廠云集的領域,尤其是帶有科技感的寵物智能用品。智能喂食器、寵物飲水機、智能貓砂盆等產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將寵物經濟推向了變革的道路。
而且國內的寵物經濟存在極大的增長空間。首先目前國內寵物保有率尚不足30%,與歐美國家68%的寵物保有率相形見絀。其次在寵物的平均消費金額上,我國也僅為歐美國家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艾媒咨詢預測,未來三年寵物行業將保持14.2%的復合增速。
四、寵物經濟諸神混戰,寵幸的機會在哪里?
此前,天貓表示要將寵物類目升級為一級行業;京東宣布要在一年內孵化超50個寵物經濟第一梯隊新品牌;美的先后打造了兩個寵物品牌,小米亦投資了寵物智能硬件品牌“貓貓狗狗”。
沒有大廠充足的資金和資源,寵幸這樣的賽道“新寵”應該如何突圍?《松果財經》認為,寵幸或許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拓展。
1. 拓展寵物食品線下渠道
在寵物經濟的千億級市場中,寵物食品占據了其中30-40%的市場份額,是進場玩家的必爭之地,2004年成立的寵幸同樣如此。其主力子品牌“衛仕”在2018-2020年三年期間,銷售額均實現60%以上的增長,2020年“雙11”期間,衛仕取得淘系、京東寵物營養品銷售額第一。
“現在寵物口糧的品牌越來越多了,可以進行綜合考慮了。”肖杰如數家珍:“比如主食和零食這方面,要從營養成分、硬度、咸淡等多方面去選擇,還能提高貓咪免疫力。有時候還要給貓咪吃點雞蛋黃補充卵磷脂,這樣它的毛發也會光鮮亮麗。”
然而即便品類增多,但肖杰卻更希望這些寵物品牌開出線下店。“這樣會有一個咨詢和售后的渠道,而且可以帶‘主子’去試吃,看看它喜歡哪種。”寵幸如果想在眾多品牌站中突圍,可以考慮鋪設線下渠道,為寵物主提供購買、咨詢、售后等多項便利化服務。
2. 進行多元化布局
如今僅靠食品并不能滿足寵物的全部需求,寵幸還需要去進行更多元的布局。
資料顯示,寵幸目前有“衛仕”寵物營養品、“寵幸”寵物生活用品、“迪比克”寵物主糧幾大品牌。但隨著健康養寵的需求日益旺盛,寵物清潔洗護用品、玩具服裝等領域也成為年輕人關注的方向。因此多元化發展的寵物品牌,才能夠進一步提高市占率。
不過寵幸或許也意識到了業務較為單一的問題,其投資7億元的寵物用品產業園一期項目已于今年4月動工。建設完成后,寵幸的品類或許將變得更為多元。
3. 在資本市場尋求幫助
在寵物經濟這條賽道,寵幸是名副其實的“資本寵兒”。其3年拿下6輪融資的“神話”,在業內也是屈指可數,而且投資方還包括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巨頭。
雖然寵幸剛剛完成了B++輪融資,但據信息披露,這次融資金額僅為2億多元。而前文提到的,寵幸打造的寵物用品產業園便耗費了7億元。而且寵幸目前的主要銷售渠道是電商平臺,如果想進行其他方面的試水的話,還需要大筆資金支持。因此寵幸仍需要講出更加新穎的故事,獲得投資人的青睞。
五、結語
目前看來,寵物經濟目前只是被撬動了一角。寵物寄托了鏟屎官們的復雜情感,在對寵物近乎盲目的年輕人推動下,寵幸這樣的寵物用品品牌,在“它經濟”這片新藍海中,或許意味著無限可能。畢竟寵物的一生,只是主人生命中的一小段時光,寫出了“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的硬漢海明威,同樣無法抗拒寵物帶來的寬慰——他一共養過34只貓。
微信公眾號:松果財經(songguocaijing1)
本文由 @松果財經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