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期,阿司匹林這款老藥又被證實具有新作用了,英國的研究人員發現,阿司匹林在預防和降低結直腸癌的風險上有很好的“療效”。一、阿司匹林是何方“神藥”?阿司匹林,絕對算得上歷史最悠久的西藥之一。1897年,阿司匹林誕生于德國的拜耳制藥公司,兩年后
近期,阿司匹林這款老藥又被證實具有新作用了,英國的研究人員發現,阿司匹林在預防和降低結直腸癌的風險上有很好的“療效”。
一、阿司匹林是何方“神藥”?
阿司匹林,絕對算得上歷史最悠久的西藥之一。
1897年,阿司匹林誕生于德國的拜耳制藥公司,兩年后就開始應用于臨床。一開始,阿司匹林作為止痛消炎藥使用,20世紀50年代,醫學界發現它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功效,因此又被批準用于治療和預防腦卒中以及心肌梗死。
由于阿司匹林的抗炎、鎮痛、抗凝聚效果良好,再加上價格低廉,因此一直是不少家庭和老年人的必備用藥。而且,隨著近年來醫學界對阿司匹林的更深入研究,人們又發現了阿司匹林諸多的新功效。
1.防癌
去年6月,《柳葉刀》刊登了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成果,每天服用600mg的阿司匹林,并且持續用藥兩年,可以顯著降低林奇綜合征患者患結直腸癌的風險,而且這種預防效果至少可以持續20年。
在此之前的一些研究也顯示,低劑量的阿司匹林能夠降低13%-42%的結直腸癌風險,即使已經患病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也可以降低結直腸癌發展成為晚期的風險。
而米蘭大學的研究也發現,超低劑量,也就是嬰兒量,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將腸道癌的風險降低10%。如果每天服用的劑量達到325mg,那么風險可以降低35%。
除了可以降低腸道腫瘤的發病風險之外,定期服用阿司匹林還可降低36%的胃癌風險,降低1/3的食管癌風險,降低38%的肝癌風險,降低22%的胰腺癌風險。如果在10年中堅持服用,胰腺癌的風險能夠進一步降低44%。
阿司匹林之所以有這樣的功效,是因為它可以阻斷一種助長癌細胞形成的酶發揮作用。
2.防癡呆
美國拉什大學公布的一項研究發現,阿司匹林可以減緩阿爾茨海默癥的進展。研究人員發現,阿司匹林可刺激溶酶體,促進對β-淀粉樣蛋白的溶解作用,從而減少腦斑塊負荷,進而降低了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風險。
研究人員表示,這意味著阿司匹林在臨床上具有潛在的新作用。當然,目前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進一步證實阿司匹林的實際功效。
3.防早產
2020年,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低劑量阿司匹林能夠預防單胎妊娠初孕婦早產。
該研究采取隨機、多國家、雙盲、安慰劑對照的試驗方式,在全世界7個發展中國家招募了11976名懷孕6周至13周的孕婦,其中5990名孕婦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其余孕婦5986人口服安慰劑。
結果顯示,服用阿司匹林的孕婦相比安慰劑組,早產風險降低了11.5%,產兒死亡、妊娠丟失的風險也有所降低。
二、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不可忽視
雖然阿司匹林臨床應用顯著,且也發現了一些新的療效,但是藥都有三分毒,阿司匹林也不例外,它再好可畢竟是藥,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吃的。
阿司匹林的抗凝血功效顯著,會引起一定的出血風險。臨床上,患有潰瘍性疾病、腦溢血、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要禁用,短期內做過手術的患者也要禁用,有牙齦出血、皮膚出血的患者慎用,患動脈硬化伴高血壓的患者不適宜長期服用,腎功能障礙患者不宜服用。
最后,對阿司匹林過敏者、有哮喘病史者禁用。
美國食藥監局(FDA)也曾發布警告,認為發生過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胃出血和腦出血的風險。
三、我該不該服阿司匹林?
知名藥師冀連梅表示,公眾要不要吃阿司匹林,需要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大眾自身缺乏必要的醫學專業知識,要避免盲目和擅自用藥。
阿司匹林的主要風險是出血,所以用藥之前要評估出血風險,如果確定需要用藥,還要采取防范措施,了解長期服藥所產生的危險因素。
患者確診為冠心病、腦梗、嚴重頸動脈或下肢動脈狹窄,如果不存在禁忌癥,都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
此外,40歲以上的群體需要留意以下因素:
這些因素如果占了3個或者3個以上,在沒有明確禁忌癥的情況下,同樣可以考慮服用阿司匹林。
在用藥的過程中,患者如果出現了牙齦出血、皮下瘀斑等癥狀,就需要提高警惕。如果出現了更加嚴重的嘔血和黑便情況,則需要停藥,立即就診。
#清風計劃##39健康超能團#
參考資料:
[1]阿司匹林:走下“神壇”,仍是“王者”.南方周末,2018.10.26
[2]米蘭大學:每周服用一次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罹患多種癌癥的風險 .南方都市報,2020.4.16
[3]小劑量阿司匹林可預防單胎妊娠初產婦早產.科學網,2020.2.7
[4]服用阿司匹林 牢記五要點.央視網,2018.4.23
王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