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家好,我是老丁今天我們談一個跟我們民生息息相關的話題,但是你可能不覺得這跟你有關。那就是豬肉,在中國,豬肉價格的變動,影響的可不只是豬肉價格,而是我們租房、買菜、投資,都跟這個相關。還記得兩年前的那個十一月嗎,豬肉價格漲到四十多塊一斤,和
大家好,我是老丁
今天我們談一個跟我們民生息息相關的話題,但是你可能不覺得這跟你有關。那就是豬肉,在中國,豬肉價格的變動,影響的可不只是豬肉價格,而是我們租房、買菜、投資,都跟這個相關。
還記得兩年前的那個十一月嗎,豬肉價格漲到四十多塊一斤,和牛羊肉一樣,當時飯店的一份小炒肉,也出現了成倍的漲價。如果你不記得這事,我相信你老婆她指定記得。
當時人們都說,要吃不起豬肉了。可是到了今天,豬肉價格又跌回到十幾塊一斤。
這兩年,豬肉價格的上漲與下跌,在資本市場里也直接帶動豬肉相關的企業,股價出現大起大落。
牧原、雙匯、溫氏這都是豬肉相關的龍頭,牧原從2018年底開始漲,兩年漲了十倍,雙匯從2019年年中開始,一年時間,也漲了兩倍多。可是今天與之相關的企業,股價又因為豬肉的跌價,而出現了大幅下跌…
所以,就有很多投資者,就開始盼著豬周期的新一輪上漲。今天,我們就詳細談談,這輪豬周期走到哪個階段了?我們會不會再次出現吃不起豬肉的現象,今后新一輪上漲豬周期的到來,會不會再次帶動相關企業價格的大幅上漲。
豬周期的規律
首先,在中國,豬周期能夠形成,是有原因的。
我們看豬周期的時候,通常會應用蛛網理論模型(如圖),它的基本邏輯是
農戶看到豬價上漲?那么他開始增加母豬存欄?一段時間之后,市場上的生豬供應增加?當供給增加,需求不變,則豬價下跌?這時候農戶賣豬不怎么賺錢了,所以開始縮減母豬存欄?當豬開始大面積減少之后,市場的需求不變,但供給變少?這又重新促使豬價上漲
這時候很多人就會產生疑惑,既然豬價格有漲有跌的,那農戶為什么不一直存著,等價格高了之后再賣呢?咱們接下來就解答這個問題。
豬肉價格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大的波動,很重要的原因是,從母豬到生豬出欄大約有12個月的成長時間,即使是小豬仔,也得6個月,所以當一個農戶今天看到豬肉價格漲得還不錯,賣豬很賺錢的時候,他就會開始加大母豬存欄。
可是這些生豬產能,卻要在一年后才會在市場上體現出來,由于有這樣的時間滯后問題,所以豬周期經常是價格波動很大,而且一般持續的時間也比較長…
并且,現在在中國,從事生豬養殖這樣生意的人,大多數都是散戶。普通老百姓能懂經濟的,而且能夠扛住周期價格的,畢竟還是少數。大多數都是今年賺錢,我就多投點,今天不賺錢,我就干點別的。
所以,這更加促使豬周期的價格波動性變得更加明顯。
這里多提一句,國家推出期貨,可以讓相關產品的價格,波動變小…所以我們看很多產品,都有相關的期貨,甚至雞蛋、蘋果這些也都有。這就是為了讓很多銷售商們可以規避價格波動的風險…
過去豬周期為什么沒有漲那么多?
其實,在過去這么多年,豬周期一直都有上漲和下跌,而且很明顯。
2006年的時候,爆發過藍耳病,導致大片的生豬死亡,很多農戶開始虧損,相繼退出生產,這時豬價開始上漲。
后來又發生了金融危機,在2009年前后,豬價又開始不斷下跌。一直跌到2010年年中左右,豬肉價格才企穩,當時的價格為,14.86元/公斤。因為在2009和2010這兩年當中,貨幣發出來的實在太多,從這時候起,豬肉價格又進入上漲狀態…
在2010、2011、2012這幾年,不只是豬肉,大蒜、大蔥、生姜、還有房子..所有的東西都在漲,在2010 年8 月,也就是豬價觸底那段期間,存欄能繁母豬到達4580 萬頭,創下新低。
這時候我們看,商品的市場價格其實是會比實際的產能更早一些體現出來供需環境的。當母豬產能觸底之前,價格一定會提前觸底,同樣的,當我們覺得母豬的產能還未達到最高峰之前,豬價一定會更先到達最高價。
在2011~2013年這段時間里,其實有很多事件也極大地影響了豬肉價格,比如說當年的瘦肉精事件,還有2013年大面積反腐,打擊三公消費這些等等,但是這些帶來的豬價變動,其實并不應該完全算到豬周期里面。
所以我們再往后看。
到了2014 年4 月,豬肉價格觸及新低17.93 元/公斤。2014年不只是豬肉價格低迷,整個中國的經濟都很低迷,當時房地產行業處在那幾年調控最嚴的時間點,而且股市也不斷創新低…居民消費也差了一點。
但是這些都可以很好的看出,豬,是一個對供需影響非常敏感的品種。
我們國家后來在2015年,提出供給側改革,其實對于養豬行業,也有很大影響,非科學的方法進行養豬,其實會很臟,就會破壞環境。2015年的時候,國家頒布《環境保護法》。實施環保禁養政策,這讓很多散戶養殖農戶都退出了養豬市場。
這養殖農戶大批量的退出,直接使得豬肉供給減少,同時再加上那年還有一些疾病爆發,使得豬的產能更是出現明顯下滑,產能下降,價格便出現了上漲,這一輪的上漲高點,直接漲到了2016年4月前后,當時高點的價格為,30.32 元/公斤。
隨后豬周期的下跌周期再次來臨,一直跌了兩年,到2018年年中,才徹底見底,當時的豬價相比高點,跌了大約有46%。
其實到了這時候,我們的交易所里,還沒有豬肉期貨呢…到這階段,我們剛完成了一小部分。
接下來,我們就要進入到了最重要的節點上,就是2018年至今這段時間的豬周期…
開始之前,我們先總結下剛才這段,豬周期的時間點,2006年,豬價是一次底,2010年6月,價格再出現一次觸底,接下來是2014年4月一次觸底,2018年一次觸底。
我們用時間去看,豬周期在過去就是四年一次。很明顯的波動,如果我們單純用這種方法來推算的話,那么2022年年中,豬肉價格應該就是這輪的新低了…當然,只是這樣單純的時間推測,既科學,也不科學。所以,咱們還是得往下看…
本輪豬周期到了哪個階段了?
2018年至今的這波豬周期,是我們重點要關注的,2018年,關于豬,最讓大家記憶深刻的事,應該就是非洲豬瘟了。2018 年中開始,非洲豬瘟在全國開始蔓延,而且這次的情況比過往一些年出現的瘟疫更加嚴重,涉及的范圍更廣。
這也直接導致了,我國生豬產能在這段時間里出現斷崖式的下跌,到了2019 年,全國的生豬存欄量已經跌到3.1 億頭,同比下降27.5%,出欄量5.4 億頭,同比下降21.6%。
這次豬瘟影響的不只是供給情況,也影響到了消費端,這段時間,很多人因為擔心豬瘟,也開始拒絕吃豬肉。
供給的大量減少,再疊加需求的突然下滑,讓供需兩端徹底失去了平衡。所以我們看到,這輪周期里,豬肉價格漲的是最離譜的。
由于豬肉價格在我國宏觀數據CPI的占比中還不小,所以我們回頭看那時候的CPI,在整個2019年,恰恰是上漲最迅猛的時候。(如圖)
再之后,時間進入2020年,全球出現疫情。疫情讓很多產業都失去了供應平衡。這段時間已經不只是豬肉了,很多東西的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而且本身豬周期就正處在上升階段,這種事件更是等于火上澆油,加劇了豬肉價格的上漲。
所以我們去看相關上市公司的財報,都是在2020年,營收和利潤增長是最猛的。(如圖)
這段時間里,養豬戶們開始大量增加產能,到了2020 年末,全國生豬存欄同比增長31%,連續5 個季度的環比,產能都出現增長。供給的大幅增加,也讓這輪周期走到了價格頂部。
到了2021年一季度的時候,豬價開始迅速下跌,也是這個時候,生豬期貨在交易所上市交易了。到了今天,我們回頭看,生豬價格在今年的大半年時間里,直線下跌,跌幅最大的時候,一度達到近60%。(如圖)
但是在今年9月末的豬價到底是不是底,我們還要按照時間周期再看一次。大家看下面的這張圖,這是從2006年至今,豬肉價格的大致走勢圖。(如圖)
我們看,在2008年初前后,是一次高點,在2011年中,是又一次價格高點。再之后是2016年年中又是一次高點。隨后就是2019年末到2020年末,這一整年都處在高位震蕩。
2006年,是一次底,到2008年初是頂,前后大概用時一年半。
2010年6月,是一次底,到2011年中是頂,用時大約一年,
2014年4月一次底,到2016年年中是頂,用時兩年
2018年一次底,到2019年年中是頂,用時又一年多。
所以,如果我們按照豬周期是四年來算,上漲階段,一般用時都是一年半左右。而下跌時段,從開始下跌,到見底,通常在2年左右。
如果我們單純這樣推測,2021年年初是頂的話,那么意味著2022年四季度,會是最后的豬肉價格回升時的底部。
不過,單純這樣估算不嚴謹,我們還是看看數據。
根據中國畜牧業信息網的數據顯示,10 月初,豬肉周度均價在10.78 元/公斤,是到目前為止的最低價。
產能方面,從 2020 年二季度以后,生豬出欄量同比的拐頭上行,由于從2019 年四季度開始,養殖戶開始大量補欄母豬,能繁母豬存欄數據同比從-39%迅速抬升至20.3%。(如圖)
目前供大于求的情況依然明顯,而且預計今后一段時間依然不會有緩和,雖然有政策托底,再疊加秋冬季春節等,也會讓豬肉的消費增加,但是這種事件,相比于大的豬周期來說,還是微小的,即使短期有價格回升,也很難持續漲下去。
對比過去10多年的歷史走勢,那么下一輪豬周期的完全啟動,可能需要等到母豬存欄的同比增速進入負增速之后。以往,每當生豬養殖開始虧損時,能繁母豬便會開始加速去化…
因為在咱們國家,養50 頭以下的養殖散戶,占比在2018 年的時候還有95%,而500 頭以上的中大型養殖場只有0.59%。
所以散戶多的特點,就是會出現價格暴漲暴跌。像我們剛才說的,當生豬養殖虧損的時候,母豬存欄開始下滑,那時候,才有可能是本輪豬周期開啟新的上漲的時候。
現在,我們還剩最后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最近的一輪豬周期的時候,很多人在豬肉相關企業的股價上賺到了錢,那么下一輪豬周期的上漲階段是不是也能帶來企業股價的大幅提升?
下一輪豬周期會不會也帶來股票價格上升?
下一輪豬周期會不會帶來股票價格大幅提升,咱們還是看為什么剛過去這輪豬周期帶來了相關企業價格的大幅提升。
前面我們說過,一個是因為2018年時候,我們經歷過非洲豬瘟,而且非洲豬瘟擴散的范圍比以往的病疫更廣,對供需平衡帶來的影響更大。
同時,這輪豬周期當中,我們還經歷了新冠疫情,新冠疫情的爆發對需求和供給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2019年和2020年這兩年,全球的貨幣政策都是非常寬松的,大家應該都記得美國降息至0,并且不斷發錢這些事。這我們都老生常談好多次了…
所以,是豬瘟+新冠疫情+貨幣寬松,然后與豬周期的上漲階段重疊,才帶來了豬價在這輪當中的暴漲。
那么下一輪周期的時候,也就是2022年到2024年這段時間,還會有豬瘟嗎?還會有更嚴重的疫情嗎?貨幣還會那么寬松嗎?相關企業的股價還有那么低嗎?
從我個人的視角去猜測,很難了…
所以,我對于下一場豬周期上漲,是否還能給帶來相關企業,帶來那么高的價格漲幅,持悲觀態度。
結尾:
以上,就是我對當下豬周期的一個簡單理解,倘若之后環境有很明顯的變化,我的觀點也有變化,我會再出一期,來幫大家理解。
現在,咱們總結一下今天的幾個關鍵信息:
1、豬周期的形成,可以用蛛網理論來看,蛛網理論的前提是,商品完全市場化競爭、供給量決定價格、商品為非耐用品。放在豬周期上的基本邏輯是:豬價上漲?母豬存欄增加?當供給增加,需求不變,則豬價下跌?隨后母豬存欄縮減?需求不變,供給變少?價格又重新上漲
2、在中國,從事生豬養殖這樣生意的人,大多數都是散戶。2018 年的時候,養50 頭以下的養殖散戶還有95%,而500 頭以上的中大型養殖場只有0.59%
3、國家推出期貨,可以讓相關產品的價格波動變小,豬肉期貨是在今年的年初才上市交易的
4、市場和市場價之間往往有一段時間的滯后期,商品的市場價其實是會比實際的產能更早一些體現出來供需環境的。當母豬產能觸底之前,價格一定會提前觸底,同樣的,當我們覺得母豬的產能還未達到最高峰之前,豬價一定會更先到達最高點
5、豬周期的時間點,2006年,豬價是一次底,2010年6月,價格再出現一次觸底,接下來是2014年4月一次觸底,2018年一次觸底,基本上是四年一次。
6、按照過往數據來看,豬周期的上漲階段,一般用時都是一年半左右。而下跌時段,從開始下跌,到見底,通常在2年左右。如果我們單純這樣推測,那么2021年年初是價格頂點的話,意味著2022年四季度,會是最后豬肉價格的底部回升期。
7、2018年至2021年年初這波豬周期的上漲行情,之所以如此迅猛,是因為非洲豬瘟+新冠疫情+貨幣超發,再迎合上豬周期的上漲階段,多重因素加成,帶來的最終效果,而下一輪周期當中,很難再出現如此強勢的情況了。同樣的,下一場豬周期上漲是否還能給相關企業的股價,帶來那么高的價格漲幅,我持悲觀態度。
豬周期,影響你我他。所以了解豬周期,對你我都很重要…
現在還沒有到2022年,但是從現在看,2022年,可能會是很多數據出現轉折的年份。政策呀、經濟呀、商品價格呀、股票價格呀…都是。
往后,咱們一個一個說…都很重要。
我是老丁,朋友們,下期見吧
參考文獻
國家統計局
中國畜牧業信息網
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WIND數據
農業部
楊為燕《基于蛛網理論的生豬價格波動性分析》
吳瑛《基于蛛網理論的我國近10年生豬價格波動分析》
國元證券《豬價可能在醞釀一輪超級行情》
海通證券《“豬周期”何時會到來》
申港證券研究所
A股上市公司財報
馬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