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五大啤酒巨頭: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消費國,有著接近1600億的市場,啤酒在十九世紀末由西方傳入我國,目前已經成為我國的第二大酒類。八九十年代,國內啤酒產業飛速發展,幾乎每個縣都有自己的啤酒廠。九十年代,形成了國產啤酒形成了東青島、北燕京、
五大啤酒巨頭: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消費國,有著接近1600億的市場,啤酒在十九世紀末由西方傳入我國,目前已經成為我國的第二大酒類。八九十年代,國內啤酒產業飛速發展,幾乎每個縣都有自己的啤酒廠。
九十年代,形成了國產啤酒形成了東青島、北燕京、南珠江、西重慶的四大巨頭。而進入新世紀后,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燕京啤酒三足鼎立。近些年燕京啤酒市場萎縮,華潤雪花、青島啤酒形成了國產啤酒的雙寡頭。
全球有四大釀酒集團,分別為比利時的百威英博、英國的SABMiller集團、荷蘭的喜力啤酒公司、丹麥的嘉士伯集團。在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這些啤酒巨頭紛紛涌入國內市場,并且收購了國內一大批區域性啤酒廠,甚至是國內的一些實力很強的啤酒品牌。
當然,像華潤雪花、青島、燕京等也不甘示弱,在全國各地同這些外資品牌進行競爭,也收購了不少地方品牌。最終在國內市場中,形成了雪花、百威英博、嘉士伯、青島和燕京五大啤酒巨頭。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被這些巨頭收購的國產啤酒品牌。
百威英博:
雖然百威英博的總部在比利時,但實際上它更應該被稱為一家美國公司。2004年合并美洲飲料公司組建英博,2008年以5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百威,成為世界啤酒“老大”,2016年1060億美元收購“老二”南非米勒集團,旗下擁有百威、科羅娜等數百個啤酒品牌。
百威英博旗下的產品在國內分布最廣泛,其中以東北、華東、東南沿海等地區為主要銷售方向。2004年,東北最大的啤酒生產企業——哈爾濱啤酒,便被百威的母公司安海斯-布希(AB)收購 ,所占股權達99%以上。
2006年英博集團斥巨資58億收購了福建省最大的啤酒生產企業——雪津啤酒,目前雪津啤酒已經成為東南沿海地區最大的啤酒生產廠商。2014年,收購了吉林省最大的啤酒制造企業金士百啤酒,再次擴大市場。2015年百威英博增持珠江啤酒,成為珠江啤酒的第二大股東。
除了以上較著名的啤酒品牌之外,百威英博還收購了金龍泉啤酒、南昌啤酒、KK、紅鹿、紅石梁、浙東、白沙、金陵、三泰、松花江、佳鳳、吾得萬、國光、唐山、冰川、紫竹林、普陀山、大雪、大棒、小棒、最麒麟、維雪、陽光麥場、雞公山等多個著名啤酒品牌。
嘉士伯:
嘉士伯是世界第三大釀酒集團,于1847年創立,總部位于丹麥哥本哈根。1995 年收購原惠州啤酒有限公司后成立了嘉士伯啤酒(廣東)有限公司,開始了中國本土生產嘉士伯系列品牌,供應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市場。但是嘉士伯本系列產品的銷售額要遠低于百威系列。
2013年的時候嘉士伯集團就通過旗下的香港公司收購了重慶啤酒30.29%的股份,一舉成為了重慶啤酒的控股股東。同年3月份,嘉士伯持有的重慶啤酒股權比例上升至60%,直接成為了重慶啤酒的幕后老板。2021年重慶啤酒營收高達131.19億元,超過了老牌的燕京啤酒。
2015年嘉士伯通過重慶啤酒,以5.59億元的價格又全資收購了新疆的烏蘇啤酒,目前烏蘇啤酒銷售額已經突破50億。2004年、2007年蘭州黃河啤酒和西夏啤酒分別與嘉士伯集團合作,并且嘉士伯集團入股兩家企業。
除此之外,嘉士伯還收購了云南大理、風花雪月啤酒,江蘇天目湖和西藏拉薩啤酒等等。
華潤雪花:
華潤雪花創立于1994年,的前身為沈陽雪花啤酒。2005年,雪花啤酒以158萬千升的單品銷量成為全國銷量第一的啤酒品牌。2007年雪花單品銷量率先突破300萬千升,雙雙取得全國銷量第一。華潤集團應該是國產啤酒中兼并最多的啤酒巨頭。
華潤集團雖然是國企,但最開始雪花啤酒是有外資注入的。直到2016年,華潤集團收呃SABMiller所擁有的華潤雪花啤酒49%的股份,至此華潤啤酒已全資擁有雪花股權。
2000年收購安徽最大的啤酒制造商圣泉啤酒。2004年9月15日,華潤雪花成功收購澳洲獅王啤酒集團。2007年華潤雪花收購了蒙古巴特罕酒業,開始擴大內蒙古市場。同年收購了四川藍劍等14家啤酒廠100%的股權(收購前持有62%),同時持有四川藍劍集團(貴州)瀑布啤酒有限公司100%的股權。2013年收購了廣東四小虎之一的金威啤酒;2019年收購了喜力啤酒在華業務。
除此之外還收購了雪地啤酒、大同啤酒、月山啤酒、錢啤、蒙原酒業、圣力啤酒、美月啤酒、新三星啤酒、龍津啤酒、雪源啤酒、清源啤酒、銀燕啤酒、相王啤酒、岳陽啤酒、海拉爾啤酒、洛克啤酒、天柱啤酒、松林啤酒、琥珀啤酒、西湖啤酒、悅泉啤酒、奧克啤酒、東海啤酒、梅雪啤酒、大富豪啤酒、藍牌啤酒等。
青島啤酒:
1903年由英、德兩國商人合資開辦,是最早的啤酒生產企業之一。1998年,青島啤酒實施“大名牌發展戰略”,率先在全國開展大規模兼并擴張,成功兼并了50多個小啤酒廠,在高檔啤酒方面青島啤酒要超過華潤。目前青島啤酒的控股方是青島國資委,此前日本朝日啤酒持有的股份賣給了復星集團,外資全部退出。
1994年青島啤酒收購了揚州啤酒。九十年代中期,青島啤酒率先打進陜西市場,一舉收購了漢斯啤酒、漢中啤酒、渭南啤酒;1999年大舉收購省內蓬萊等多個啤酒廠。2000年收購嶗山啤酒,同年收購了嘉士伯旗下的上海嘉釀啤酒;2003年收購寶雞啤酒。
2009年收購了趵突泉啤酒;2011年收購了廣東四小虎之一的活力啤酒。2014年收購了淄博綠蘭莎啤酒,幾乎統一了山東市場。2020年青島啤酒收購了雀巢在中國的業務。
除此之外,青島啤酒還收購了馬鞍山啤酒廠、黃石啤酒廠、廊坊啤酒廠、皇妹啤酒、大江啤酒、金波啤酒、煙臺啤酒、銀麥啤酒、三得利啤酒、嘉禾啤酒、新安江啤酒、彭城啤酒、萬力啤酒、漳州五星啤酒、東興啤酒、農墾啤酒等等。
燕京啤酒:
九十年代,在華潤雪花崛起之前,燕京啤酒和青島啤酒針鋒相對。九十年代到新世紀初,是燕京啤酒高速發展的時期,并購了不少其他地區的啤酒廠,產量一度排在國產啤酒第一位。2009年,燕京啤酒啤酒產銷量高達467萬千升,進入世界啤酒產銷量前八名、銷售收入133.08億元。
2013年燕京啤酒的銷售額達到了歷史頂峰137億元。此后燕京啤酒的市場便開始萎縮,2020年燕京啤酒銷售額只有109億左右,比2009年的最高水平低了20多億,甚至被重慶啤酒反超。
九十年代末,燕京啤酒率先打進內蒙古市場。2000年一舉收購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最大的啤酒生產企業——雪鹿啤酒。之后又收購了豐鎮金谷啤酒、呼和浩特塞北星啤酒,托管臨河金川保健啤酒。
同年,燕京啤酒收購了廣西最大的啤酒品牌漓泉啤酒。2003年,燕京集團并購惠泉啤酒38.15%股份,后增持至50.08%股份。2006年開始,北京燕京將福建燕京交由惠泉啤酒托管,惠泉啤酒同為上市公司。2006年燕京啤酒收購了河南第三大啤酒釀造公司——月山啤酒。2011年收購了河北省邢臺市的天牛啤酒。
除此之外,燕京啤酒還收購了衡陽啤酒廠、吉安啤酒廠、湘鄉啤酒廠、贛州啤酒廠、漢江啤酒廠等等。
最后:
雖然說中國的啤酒市場是塊肥肉,但由于競爭也很強,所以同為國際啤酒巨頭的喜力、麒麟、朝日等啤酒在中國的市場并不大。再加上民族工業的發展,國人對外資還是有點不太歡迎。
以上這些啤酒雖然很著名,但其實都是工業啤酒。這些工業啤酒為了增加產量,已經不再嚴格遵守大(小)麥芽、啤酒花、酵母、水這四種原料了,用了很多替代品,導致啤酒的風味減弱。
國際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輔助原料,有的國家規定輔助原料的用量總計不超過麥芽用量的50%。而在德國,啤酒的工藝相對較嚴謹和傳統,除出口啤酒外,德國國內銷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輔助原料。如果想要嘗試風味更加濃郁多樣的啤酒,可以試試精釀啤酒。
王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