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朋友公務員考試筆試過了,正準備面試。面試報班近四萬塊,他說不報班基本過不了,這種現象大家怎么看待?基于你朋友說的“面試報班近四萬塊,他說不報班基本過不了”有以下事實:1、三四萬的面試班應該是協議班,也就是考上給全款,沒考上退款這種;2、
最近朋友公務員考試筆試過了,正準備面試。面試報班近四萬塊,他說不報班基本過不了,這種現象大家怎么看待?
基于你朋友說的“面試報班近四萬塊,他說不報班基本過不了”
有以下事實:
1、三四萬的面試班應該是協議班,也就是考上給全款,沒考上退款這種;
2、不報班基本過不了,應該是被培訓班銷售給洗腦了,但凡有點良心的教育培訓,要承認培訓很重要,但不是不報就考不上的。實際上看,每年也有不少考生靠自學上岸。
像面試高價協議班,本質上是培訓成本+概率成本的經濟學游戲,只要概率成本能夠覆蓋培訓成本,培訓機構就有的賺,更何況幾萬塊的學費,通過買理財產品,甚至拖延退款時間,中間還能獲取一定理財收益。
面試協議班的推出,并不是公考培訓模式的創新,只能算是營銷模式的創新,而且精準擊中了客戶的需求。
給考生掏高價面試培訓費的是家長,家長十分喜歡“不過退款”的模式。
這些考生家長有個樸素的觀念:在幾十年前,去體制內上班,還可以通過找關系運作的方式安排工作,這就需要花錢,而且花錢找關系,還不一定能夠把工作搞定。對比面試班,考上花錢、考不上退錢,考上就當“花錢買編制”,考不上給退錢很劃算,還不用求人辦事。
再次提醒一下,掏錢的是父母,如果掏錢的是考生,這一套不一定管用。
不止一次聽考生講,打算報線上面試班,結果父母不同意,被拖著報了高價面試班。
這就是消費者和商家的信息不對稱,培訓機構的銷售一般會把面試班吹的天花亂墜:
例如老師經驗豐富,長期帶課;
有職位保護,你報了我們面試班,競爭對手就沒辦法報;
協議班和非協議班授課內容不一致,一分價錢一分貨……
實際上,不少考生都知道:
大部分老師連參加過公務員面試都沒有,只是按照教案當“人肉復讀機”,上去就教各種模板;
所謂的崗位保護,同一家機構,只要不在一個地區報名,對手也可以報,甚至發生和競爭對手住一間房間,考生吵著要退錢的情況;
協議班和普通班在同一間教室上課,協議班無非多了2天實戰模擬……
但是無論考生怎么勸父母,父母基于以上出發點,一般都會選擇高價面試班。
這是營銷的勝利,而不是公考培訓模式的創新。
至于“不報班基本過不了”的觀點,顯然是錯的!
培訓機構的協議班無非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理論課;二是實戰模擬。
理論課其實各家機構講的內容都差不多,基本都是把面試題目分成幾種題型,每種題型教授幾種作答模板,然后讓考生往模板的內容里套。
因為這種模板化教學經過很多年的“千錘百煉”,課程體系和內容已經趨于完善,每年教授的內容改動很小,所以買了面試網課,或者直接看若干年前的面試網課,和報線下面試班聽到的內容也差不多。
實戰模擬方面,因為通過面試班,把考生集中在一起上課,的確創造了模擬考試的氛圍和環境。但如果你想自學或者線上模擬練習也是可以的。
我多年前提到過幾種省錢的方案:
1、找父母或者在體制內工作的同學、親戚朋友幫你模擬練習。
最好是在國企、事業單位、機關有一官半職,抽個時間請他們到家里來充當考官,擺幾張桌子,拿出歷年面試真題走一遍流程。講完可以讓他們點評一下不足。這些人至少在體制內上班,懂體制內做事、做人的邏輯,特別是組織協調題,他們曾經上手做過,比那些沒有工作經驗的“小白”老師強的不是一點半點。
2、拉隊友在線上對練。
覺得沒有線下的氛圍,至少要保證線上開口不緊張。如果在線上答題都緊張、磕磕絆絆,那線下答題會更緊張。
而且建議大家開屏幕臉對臉練習,每個人把鏡頭懟著臉,這樣更符合面試的氛圍,隊友還能幫你糾正著裝、答題小動作、面部表情等細節。
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