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來源/賽柏藍▍作者/遙望天士力總經理朱永宏辭職,根據同日公告,有多年市場營銷一線工作經驗的蘇晶擔任新的總經理天士力總經理換人今日(10月29日),天士力發布公告稱,董事會于近日收到朱永宏的書面辭職報告——因公司戰略發展與組織團隊建設,朱永
▍來源/賽柏藍▍作者/遙望
天士力總經理朱永宏辭職,根據同日公告,有多年市場營銷一線工作經驗的蘇晶擔任新的總經理
天士力總經理換人
今日(10月29日),天士力發布公告稱,董事會于近日收到朱永宏的書面辭職報告——因公司戰略發展與組織團隊建設,朱永宏申請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辭職后仍繼續擔任公司董事職務。
同時,通過天士力董事會提名,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審議,聘任蘇晶擔任新的總經理。
公開資料顯示,蘇晶曾經是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醫生,也曾做過默沙東(中國)有限公司北區銷售推廣經理,于2003年加入天士力,其在天士力曾先后擔任營銷集團市場策劃板塊總經理、輪值總經理,天士力副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目前,蘇晶是天士力的現任董事、總經理,同時還兼任天津天士力醫藥商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等職務。
不同于多年投身市場營銷一線的新任總經理,天士力前任總經理朱永宏來自于研發和生產領域。
資料顯示,朱永宏是中藥學博士,注冊執業藥師,還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其曾任天津天士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兼研究院副院長、天士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兼生產制造事業群首席執行官、天士力副董事長。
有報道指出,朱永宏曾兩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在其主持新產品研發的過程中,共有18個產品獲得上市批準。
就新總經理的上任,天士力表示,蘇晶多年在市場營銷一線工作,理解醫藥行業趨勢變化,未來會聚焦市場和患者的需求,加速組織效率提升,落實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經營戰略。
確實,不同專業背景的企業高管,或許能給企業帶來不一樣的發展活力與專注方向。
聚焦工業發展,提高盈利能力
10月28日,天士力發布最新的第三季度報告,從數據來看,天士力主要的業績指標在逐漸擺脫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降幅明顯收窄。
天士力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3.9億元,凈利潤11億元。天士力第一季度、上半年及前三季度的醫藥工業收入同比降幅分別為-16.5%,-9.64%和-2%,-2%的降幅已經和去年同期近乎持平。
天士力在三季報中指出,受到疫情以及三個醫保談判品種執行新價格的影響,感冒發燒藥品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長,心腦血管和抗腫瘤產品收入同比下降。
一段時間以來,天士力積極剝離醫藥商業版位,推動天士力生物上市,持續聚焦醫藥工業發展,利用,中藥、化藥、生物藥協調發展的特點,重點關注心腦血管、消化代謝、抗腫瘤三大治療領域。在半年報中,天士力表示,未來將繼續穩步推進創新產品研發及產品結構優化提升,確保業績可持續增長。
根據天士力的半年報,天士力的中藥管線以心腦血管用藥為主,主要產品有復方丹參滴丸、養血清腦顆粒(丸)、芪參益氣滴丸、注射用益氣復脈、注射用丹參多酚酸等;生物藥領域目前擁有獨家品種注射用重組人尿激酶原和系列后續在研管線;化學藥方面,仿創結合,研發圍繞抗腫瘤、心血管、消化代謝及精神領域,布局了多款一類創新藥和仿制藥,已上市產品包括抗腫瘤用藥、心血管用藥、精神類用藥及保肝護肝用藥等。
在此前的公告中,天士力表示為進一步聚焦醫藥工業發展,改善資產結構,提升盈利能力,構筑創新醫藥研發集群,在積極推動天士營銷股權的出售。
根據最新的一份相關公告,天士力間接控制的6家合伙企業向重慶醫藥出售的天士營銷100%股權,已過戶完成,相關工商變更登記手續也已經完畢,今年8月13日,天士營銷已取得最新的營業執照。
同時,天士力還積極推動天士力生物分拆至科創板上市。據悉,天士力生物已于2020年6月5日向證監會上海監管局提交輔導備案,證監會上海監管局于8月20日公示了保薦機構對天士力生物的《輔導工作總結報告》。
天士力認為,以上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其在創新藥領域的價值,為后續生物藥創新研發提供強大的融資保障,同時有效降低資產負債率,改善經營性現金流,提升經營質量和運營效率,聚焦公司核心戰略,加速構筑創新醫藥研發集群與營銷創新,更好地發揮多產品集群優勢與協同效應。
確實,根據最新的三季度報告,天士力的財務狀況在醫藥商業出售后出現顯著改善:應收賬款大幅下降,三季度應收賬款由2019年末的84.3億元下降至22.4億元。資產負債率大幅下降,三季度末資產負債率由2019年末的50.6%下降至26.7%。
在國家組織藥品集采等配套政策的推動下,仿制藥的價格面臨下行。同時,相關部門還在持續就藥品價格虛高的問題開展治理。伴隨醫保目錄動態調整、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一眾藥企在市場端面臨政策壓力。
此外,新產品開發風險、原料藥價格上漲風險、投資并購風險、子公司管理風險等,對于藥企來說,也可能像暗礁一樣阻礙其發展。如何有效的控制風險與企業發展成本,并適時的抓住機遇提高市場回報,是需要一眾藥企思考的問題。
金同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