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康大夫說健康,健康就找康大夫,每周四晚,打開手機看直播。打開【今日頭條】APP-搜索【康大夫國際醫院】-8月13日19:30準時開播。“發現乳腺結節千萬千萬不要去按摩、拔罐、敷草藥,這樣做真的很危險,臨床上因此導致腫瘤延誤治療,甚至發生轉移
康大夫說健康,健康就找康大夫,每周四晚,打開手機看直播。
打開【今日頭條】APP-搜索【康大夫國際醫院】-8月13日19:30準時開播。
“發現乳腺結節千萬千萬不要去按摩、拔罐、敷草藥,這樣做真的很危險,臨床上因此導致腫瘤延誤治療,甚至發生轉移的病例太多了。”
關于乳腺結節,康大夫國際醫院醫學顧問、外科學博士、乳腺疾病診治專家魏海燕副主任醫師最想說的就是這句話。
魏主任表示,近年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醫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被查出乳腺結節,她的專家門診中因乳腺結節來就診的患者約占70%-80%,其中不乏因擔心癌變,希望通過按摩等方式將結節散掉,結果適得其反的。
那么,發現乳腺結節的正確處理辦法是什么?哪些結節需要警惕?日常生活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
8月13日(周四)19:30,「康大夫說健康」邀請了魏海燕主任和大家聊聊乳腺結節的那些事兒,歡迎鎖定觀看。如果你恰巧有這方面的問題也歡迎評論區留言或私信給我們。
8月13日19:30,乳腺外科專家在【今日頭條】APP直播答疑。
花3萬多按摩乳房,結果腫塊不僅沒消掉,還增大了三倍多
“大部分的乳腺結節都是良性的,惡性的可能性非常低,只要定期隨訪就可以了。”魏海燕主任說,然而,臨床上就是有那么一批人不聽勸,想著不要手術和化療,總是寄希望通過推拿、按摩、拔罐等手段把結節散掉,結果事與愿違。
四十出頭的陳女士(化名)就遭遇了這樣的經歷。
“她(陳女士)找到我的時候,整個乳房、胸壁全都紅紅的,很典型的局部晚期乳腺癌皮膚樣改變。”魏主任說。
檢查結果證實了魏主任的判斷,炎性乳腺癌,腫塊大小約10厘米,且已出現淋巴結轉移,錯失了手術治療的機會,只能化療。
“為什么現在才來?”魏主任的話音剛落,陳女士的淚水就開始在眼眶里打轉了,她告訴魏主任,大約半年前,她在洗澡時無意中摸到右側乳房有個腫塊,大概3厘米左右,比雞蛋小一點,但因為不痛不癢,乳房看上去也挺正常就沒放心上。
一個偶然的機會,陳女士和小姐妹聊起自己的乳房腫塊,小姐妹很熱情地告訴她,大部分的乳房腫塊都是好的,叫她放寬心,別緊張。不過,乳房長了個東西心里多少還是有疙瘩的,建議她試試按摩+拔罐,說是可以將結節散掉,還說按摩、拔罐都是外治法,不吃進肚子里的,就算沒效果肯定也治不壞。
在小姐妹的建議下,陳女士開始做乳房按摩+拔罐,每周兩次,每次一小時,她的噩夢也由此開始了。
五個多月后,陳女士發現自己的乳房開始發紅,擔心過會不會出問題,曾問過拔罐的技師,是不是正常現象?結果被告知,這是治療起效的表現,會自行慢慢消退的,還叮囑她一定要堅持做下去。
然而,實際情況并不像技師說的那樣。一個月后,陳女士乳房上的紅暈不僅沒有消退,面積還越來越大。直到有一天,她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腫塊大增時,才慌了神,馬上聯系在醫院上班的妹妹,可惜為時已晚,不僅三萬多塊錢打了水漂,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炎性乳腺癌本來就是一種惡性程度非常高的癌癥,她還這么頻繁地去按摩、拔罐。”魏主任說,乳房好比一串葡萄,不恰當的按摩、擠壓等很容易導致“葡萄”破裂,引發炎癥,促使癌癥的轉移,癌癥的可怕之處就在于此。
綜合評估后,魏主任建議陳女士先進行化療,看能不能為手術贏得機會。遺憾的是,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初期腫塊雖然縮小了30%,但沒多久她就耐藥了。治療了半年多,最近又查出了肺轉移,預期不容樂觀。
“如果她發現腫塊的第一時間就能來就診,結局肯定比現在好。研究顯示,I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0%以上,是常見惡性腫瘤中治療效果比較好的。”魏主任說,詢問病史過程中,她發現陳女士是個非常內向的人,不善言辭,總擔心自己給別人添麻煩,這也是為什么她沒第一時間和自己的親妹妹說的原因。
8月13日(周四)19:30,乳腺外科專家在線直播答疑
發現乳腺結節到底該怎么辦?魏海燕主任強調,首先一定要咨詢乳腺外科專家的建議,千萬不要自我解讀報告,更不要迷信偏方。其次,要明確兩點。第一,乳腺結節是散不掉的,但是大多就是和我們和諧共存一輩子,一般不會惡變。第二,正規的穿刺不會導致癌細胞擴散。
判斷乳腺結節的良惡性,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簡單,需要綜合判斷。門診中接診到乳腺結節患者,魏主任通常的做法如下:
體格檢查
查體是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魏主任說:“門診中乳腺B超提示沒有結節,但通過查體發現乳腺癌的并不少見。不能盲目相信各種檢查報告。”
影像學檢查
常見的有乳腺B超(老百姓的說法,其實目前全部是彩超,我們稱乳腺超聲更多),鉬靶和磁共振,前兩者較為常用,磁共振只有臨床醫生在超聲和鉬靶均拿不準的時候或者先化療再手術的病人為了評估化療反應和手術范圍,才會用到,并不作為常規的手段推薦。
B超和鉬靶檢查的側重點略有不同
一般來說,小于40歲的女性做B超更好,此時,她們的卵巢功能較好,乳腺增生厲害,且大都為致密性乳房,鉬靶不容易穿透。
40歲以后,特別是絕經后,隨著乳房腺體的退化,乳房內脂肪的增多,用鉬靶做看得更清楚。由于兩個檢查看東西的側重點不同,所以不能相互替代,需要結合起來判斷,就好比人的兩只眼睛。
關于磁共振,魏主任建議,一定要請專科醫生開單,因為磁共振的序列很多,包括平掃、增強、彌散,序列不同,看的側重點也會不同。
制定診療方案或復診策略
通常來說,3類以下的乳腺結節癌變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可以忽略,只要定期復查就可以了;4類以上的結節需要活檢,以進一步判斷結節的良惡性。
不過,魏主任反復強調道,無論是診療方案的制定,還是后續的復診策略都是基于該結節沒有被高估或低估的情況下的,否則,極易漏診或誤診。在專業性更強的醫療機構做系統的檢查和診療,更有利于準確把握病情。
乳腺結節癌變的風險有多高?良性結節多久復查一次?日常生活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更多關于乳腺結節的精彩內容請鎖定8月13日19:30的「康大夫說健康」,觀看方式如下:
打開【今日頭條】APP-搜索【康大夫國際醫院】-8月13日19:30準時開播。
最后說下8月份,我們共帶來了4場靠譜、實用、專業的直播,建議保存,看直播不迷路~
#癌癥的真相# #真相來了#
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