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相濡以沫
相濡以沫現在被用于形容忠貞的愛情或友情。意思是水干涸了,兩條魚互相用唾沫來濕潤對方。典故出自《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愿意是水干了,與其互相用唾沫來濕潤彼此,還不如到大江大河里去更自由。如果按照原文來看,莊子更支持分手,與其在一起活受罪,還不如痛痛快快地分手,為何非要糾結在一起呢?
無奸不商
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在范蠡的輔佐下,打敗吳國,成為一代霸主。范蠡知道勾踐只可共患難,不能同富貴,于是及時隱退,隱居在宋國陶丘,以經商為業。由于范蠡誠信求義,洞察商機,讓利于民,經營有道,短短幾年,就富甲天下,成為一代商圣。范蠡在賣米的時候,每次都在對方付錢之后,再往升斗里舀一大勺米,讓升斗里的米高高地冒尖,讓老百姓感覺到實惠。范蠡的這一做法被廣大商家模仿,大家都認為這種米斗冒尖的做法有利于業務的提升,于是就有了“無尖不商”的說法,但是后來一些不法商人壞了規矩,破壞了商人在人們心中的形象,無尖不商就成了無奸不商。
人盡可夫
春秋時期,鄭厲公想殺掉老臣祭足,于是就指示祭足的女婿雍糾,去籌劃刺殺行動。晚上在家里,雍糾不慎將刺殺計劃,泄露給了妻子雍姬,此時的雍姬面臨艱難的選擇,一邊是自己的生身父親,一邊是自己的丈夫,到底要幫誰呢?雍姬去詢問她的母親,丈夫和父親誰更親呢?她的母親說,父親只有一個,但是人盡可夫,丈夫的選擇卻有很多,丈夫怎么能跟父親相提并論呢?于是雍姬就把丈夫的刺殺計劃,告訴了父親祭足,祭足先下手殺了女婿雍糾。人盡可夫原指丈夫沒有父親重要,可是現在卻指女性淫亂不守貞潔。
難兄難弟
東漢時,潁川郡名士陳寔擔任太丘縣長,他的兩個兒子陳紀(字元方)、陳諶(字季方)都功業有成,尊長愛幼,德行甚佳。陳紀的兒子陳群(字長文),陳諶的兒子陳忠(字孝先)爭論各自父親的功德,不可開交,于是倆小孩去找爺爺陳寔評理。陳寔認為元方和季方都是好樣的,感嘆說:“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意識是,老大陳元方當哥哥差了點,老二陳季芳當弟弟也差了點,言外之意是倆都是好樣的,難分高低。這句感嘆后來就演變為成語“難兄難弟”,意思是兄弟都優秀,無可挑剔,并駕齊驅。后來人們把“難于”的“難”解釋成“落難”的“難”,和本義恰恰相反,變成表示兩人同樣遭遇悲慘境地。
衣冠禽獸
古代的官服前胸后背都有不同的圖案。文官是禽鳥,武官是猛獸。按照不同的品階采用不同的禽獸圖案。比如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等;武館一品獅子,二品老虎等,如果哪家人在朝當官的多,那么這一家人就有很多穿著禽獸服裝的人,逢年過節一家團聚,放眼望去全是穿著禽獸補子官服的人,鄰里就會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贊:看人家這一家人,滿門的衣冠禽獸。但是后來因為官員的名聲不好,貪污腐敗,欺壓百姓,人們再說衣冠禽獸的時候就咬牙切齒。這個詞慢慢也成了罵人的話了。
李原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