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座的各位小仙女如果買到假貨,你是什么心情?買到大牌假貨呢?如今,各種手機購物APP讓人眼花繚亂,商家打出的促銷手段也是“極盡誘惑”,“特價一折起!”“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倉庫直發貨!”……然而,上海一小伙在某手機購物APP上花2580塊錢買
在座的各位小仙女
如果買到假貨,你是什么心情?
買到大牌假貨呢?
如今,各種手機購物APP讓人眼花繚亂,商家打出的促銷手段也是“極盡誘惑”,“特價一折起!”“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倉庫直發貨!”……
然而,上海一小伙在某手機購物APP上花2580塊錢買了條巴寶莉圍巾,收到貨后發現質地不對,經鑒定,竟然是假貨!
不是說倉庫直發嗎?
是......
的確是“倉庫”直發......
但“倉庫”里裝的都是
商家自己貼標簽造的冒牌貨......
近日,虹口區檢察院以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對售賣假冒巴寶莉品牌商品的馬某某等9人批準逮捕。
案情回顧
2019年10月中旬,警方接到被害人報警稱自己在某APP上購買的巴寶莉圍巾是假冒的。經摸排調查,警方抓獲了多名對外銷售假冒品牌商品的犯罪嫌疑人,并查獲了大量假冒巴寶莉品牌的商品。
偷換標簽,自有品牌搖身變成“巴寶莉”
犯罪嫌疑人馬某某在廣東東莞擁有新、老兩處工廠,貨品從老廠生產后運往新廠包裝,有著完整的制假生產線。據另一名犯罪嫌疑人供述,“老廠有車間、有版房,從制版到出貨都做的。”該廠出貨的服裝貼著自有品牌的標簽,而新廠接到這些貨后,將標簽拆除,之后貼上“巴寶莉”的標簽,并換上帶有“巴寶莉”的紐扣等配件,裝箱后發往倉庫,由專人負責發貨。
檢察官提醒
隨著司法機關打擊力度加大,售假陣地紛紛轉向網絡。如今各種購物APP讓人眼花繚亂,讓不少法制觀念淡薄、心存僥幸的人瞅準了“商機”。作為消費者,購買品牌商品一定要到正規銷售渠道,提高辨別能力。同時,監管部門也應嚴格加強對各類購物APP的審核準入以及監管工作,在網絡經濟強勢發展的同時注重品質安全管控,為消費者營造良好的購物氛圍。
檢察機關也將持續嚴厲打擊假冒仿冒商品、侵害品牌商標的犯罪,綜合運用各種法律手段,依法保障知識產權權利人的權益,為民營企業謀求高質量新發展提供有力檢察保障。
買到假貨怎么辦?
不慌!做到以下三點!
1、及時收集證據,聯系商家說明情況進行退換;
2、在網絡購物或手機APP購物中,從第三方交易平臺維權投訴渠道投訴維權;
3、向工商部門、消費者協會投訴或報警,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權益。
來源 虹口檢察
編輯 張紫靈
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