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987年冰心致韓笑的信
韓笑同志:
“黃河長江”收到,甚謝,“天涯海角”題字附上。祝好!
冰心
1987.5.13
解讀: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黃體軍
這是1987年冰心先生致詩人韓笑的信。信中的 “黃河長江”和“天涯海角”都是韓笑詩集的名字,分別于1986和1987年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從信中可以看出來,這應該是冰心收到韓笑寄贈的詩集《黃河長江》后表示感謝,并應其請求,為其新詩集《天涯海角》題字的信。
信短,字少,冰心晚年的書信大抵如此,這封信也不例外。
這封信本身看似并無多少值得研究的內容,但值得注意的是它的落款日期是1987年,冰心已經87歲,眾所周知,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在文革中停筆十年的冰心,晚年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散文寫作高峰期??芍^老驥伏櫪,仍健筆凌云。
冰心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生于1900年,是20世紀的同齡人,逝世于1999年,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她是五四新文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現代文學大家,集詩人、翻譯家、小說家、兒童文學作家、散文家于一身。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主要代表作有《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閑情》,《繁星》,《春水》,《去國》,《冬兒姑娘》等。
其中,她1923年出國留學前后,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她的散文,以清新優雅、雋美明麗的藝術風格,開創了中國散文的一代新風,在中國現代文學藝術殿堂里占據著一席光輝的地位。早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郁達夫就曾推崇說:“冰心女士散文的清麗,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純潔,在中國好算是獨一無二的作家了。”
研究冰心晚年的信函可以發現,請求題字者甚眾。有熟悉的老朋友,也有從未謀面的仰慕者,有一般讀者,也有名人名家。這里面固然有冰心聲望的原因,但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冰心先生的字漂亮,雋永,清秀,富有韻味。現在這些題字已成了珍貴的紀念。
2010年,為紀念冰心誕辰110周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特別出版了《冰心書信全集》。該書匯集了冰心20世紀30年代至90年代寫給朋友、文藝界同行、家人和讀者的書信680余封。這些書信見證了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變遷,留下了作家生活創作的足跡,為冰心研究乃至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化研究都提供了很有價值的資料。20世紀20年代,冰心曾以書信體散文《寄小讀者》聞名于文壇,今天的人們讀著她留下的真正的書信,便如同走入這位“五四”新文學運動前輩善良、正直、博愛、美好的內心世界,給人以愛的感召和沉靜的力量。
晚年的冰心與巴金的通信最值得關注。年長巴金4歲的冰心喜歡稱巴金為老巴,巴金老弟;巴金則喜歡冰心為大姐,大姊。
巴金晚年以“一言”“一行”永載史冊。“一言”即《隨想錄》;“一行”即建立中國現代文學館。這“一言”“一行”,都得到了冰心的大力支持呼應。
兩位老人一個在北京,一個在上海,晚年很少見面,但通過書信,他們的思想感情卻緊密聯系在一起。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他們對“講真話,寫真話”的共同呼吁,形成了一段南北呼應的文壇佳話。
晚年的冰心視巴金為知己,有一天,她想起了巴金,揮毫寫下了這樣一句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讀《隨想錄》,被打動后,她告訴巴金:“我掉了眼淚,我為有你這樣一個‘老弟’而感到自豪!”
而巴金同樣對冰心作了高度的評價:“冰心大姐是五四新文學運動的最后一位元老,她寫作了將近一個世紀,把自己全部的愛奉獻給了一代一代的青年,她以她的一生嘔心瀝血,為中國的文學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她是中國知識分子的良知。我敬重她的人品文品并以也為榜樣?!?/p>
1992年12月24日,冰心研究會在福州成立,巴金親任會長。此后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活動。為了宣傳冰心的文學成就和文學精神,1997年8月25日在冰心的故鄉長樂建立了冰心文學館。內設大型的《冰心生平與創作展覽》,冰心研究中心,會議廳,會客廳等,占地面積13畝,建設面積4500平方米。
“一片冰心在玉壺”,這是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詩中的名句,原詩為: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心先生從中取兩字為筆名,顯然有自喻自勉之意,她一生的為人為文無不滲透著這種如冰似玉的高尚情操,也為一代又一代文學青年樹立了一個光輝的榜樣。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凌文秀
攝影 邱志強
主播/后期 朱若彤(實習)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