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電子教材
知識點
交流平臺:
①直接用關鍵句概括;
②根據關鍵句的提示進行概括;
③關鍵句在段中不同的位置。
詞句段運用:
一、觀察時主動思考、提出問題是個好習慣。讀下面兩段話,照樣子寫一寫你的觀察和思考。
1、這時候刮起了狂風,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我想,它們飛得這么低,怎么能看到遙遠的家呢?
2、這個路口總是很暢通,那個路口卻總是堵車。兩個路口才相距一百米,差別卻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讀一讀兩段話就會發現,這兩句都是先寫看到的現象,再提出自己的疑問,這樣的提問有理有據,反問的句式加強了疑問的語氣。不同在第一句表面看來是疑問的形式,但實際上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問句之中;而第二句僅僅只提出問題。
答案示例:
(1)他一貫工作認真踏實,做任何事情一絲不茍,而她成天只是溜奸耍滑,只會在表面上做文章。現在工作出現漏洞,責任怎么能僅僅追到他的頭上呢?
(2)兩個同學一塊去文具店買了同一牌子的同一款鋼筆,一個人的用了兩年還在用,而另一個已經重新購買了第三支了。差別這么大,究竟什么原因呢?
二、下面這段話只修改了一部分。讀一讀,看看還有什么問題,用修改符號改一改。
日積月累:
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注釋:
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獨憐:唯獨喜歡。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深樹:枝葉茂密的樹。
春潮:春天的潮汐。
野渡:郊野的渡口。
橫:指隨意飄浮。
詩意:
最是喜愛澗邊生長的幽幽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唱的黃鸝。春潮不斷上漲,還夾帶著密密細雨。荒野渡口無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閑地橫在水面。
賞析:
這是一首寫景的小詩,描寫春游滁州西澗賞景和晚潮帶雨的野渡所見。首二句寫春景、愛幽草而輕黃鸝,以喻樂守節,而嫉高媚;后二句寫帶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橫的景象,蘊含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可奈何之憂傷。全詩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憂傷之情懷。
圖文解讀
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