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公元7世紀及隨后的時間里,隨著阿拉伯和波斯移民的抵達,伊斯蘭教開始在東非沿海地區得到傳播和擴散。伊斯蘭教在東北非和東非沿岸的傳播方式主要有四種:1、武力征服,進行圣戰,以劍推行伊斯蘭教;2、以商業貿易作為媒介傳播伊斯蘭教;3、移民;4、以朝覲和學者的講學、訪問、游覽的方式傳播。
伊斯蘭教的傳播,給東非沿岸及東北非社會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1、伊斯蘭教對多部族國家的形成起了推動作用:(1)伊斯蘭教只信仰安拉作為唯一的神,否認部落偶像,否認對祖先、精靈的崇拜,主張哈里發的神權統治。伊斯蘭教不分等級、種族和地域,大家都去清真寺做禮拜,這種儀式促進了教友之間的兄弟關系,有利于部族之間的融合;(2)為統治階級提供了安邦治國的方法、藝術和禮儀。伊斯蘭教主張用伊斯蘭法取代各部族的習慣法;(3)伊斯蘭教經常發動圣戰,造成不斷的人口遷徙,社會關系變動,部族的血緣關系淡化;(4)伊斯蘭教加強了黑非洲與外部世界的聯系,帶來了貿易的繁榮,而對外貿易則是中世紀黑非洲一些帝國和城邦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商路的繁榮與否與國家的盛衰有極大的關系;
2、伊斯蘭教給黑非洲帶來了先進的阿拉伯文化,這種阿拉伯外來文化與本地原有文化融合,使黑非洲文化獲得了更高層次和更豐富的發展:(1)學術的繁榮;(2)伊斯蘭教帶來了阿拉伯語;(3)建筑材料的更新和建筑風格的進步。
3、伊斯蘭教的傳播推動了黑非洲原有經濟、物質文明的繼續向前發展。
參考書目:1.《非洲史教程》陸庭恩、艾周昌著;2.《非洲通史》中國非洲史研究會非洲通史編寫組著;3.《非洲通史》(古代卷、近代卷、現代卷)何芳川、寧騷、彭坤元著;4.《非洲通史簡編》(從遠古至1918年)楊人梗著;5.《崛起的非洲》顧章義著;6.《非洲的過去和現在》陸庭恩、寧騷、趙淑慧著;7.《非洲簡史》王飛鴻著;8.《非洲通史》(1-8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著;9.《非洲國》(英)馬丁·梅雷迪思著;10.《非洲簡史-從人類起源到種族、宗教與革命》(法)凱瑟琳·科羅里-維德羅維什著;11.《非洲史》(美)埃里克·吉爾伯特、喬納森·T·雷諾茲著;12.《非洲史》(1800-1918、1918-1967)蘇聯科學院非洲研究所著。
李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