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天天是一個非常喜歡小動物的孩子,只要看到小動物他就會跑過去和小動物互動,不過,由于天天的媽媽擔心小區里的寵物不衛生,可能會帶有病菌或是寄生蟲,所以一般都不會讓天天去接觸。
但即便如此,也還是沒有改變天天喜歡小動物的心,無論是見到小狗小貓,還是見到倉鼠等小動物,天天都很喜歡。
天天媽媽深知自己的孩子很喜歡小動物,并且天天媽媽發現天天在面對小動物的時候,變得很有愛,而且性格也變得活潑開朗起來。
于是,天天媽媽就在天天生日的那天,為天天準備了一只小拉布拉多犬。這種犬是一種十分溫順的犬類,不會輕易攻擊人,也不會出現咬人的情況,所以天天媽媽才會為天天選擇了它。
而天天看到這只拉布拉多的時候,內心的興奮溢于言表,似乎整個世界之間就只剩下了自己和拉布拉多。
當天天用自己稚嫩的小手,撫觸拉布拉多那柔軟的皮毛之后,天天的心簡直要開心炸了,在那一刻起,天天就覺得自己和這只拉布拉多更親近了。
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天天和拉布拉多之間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厚了,拉布拉多也成了天天最好的朋友。
心理學家讓·皮亞杰曾說:人和動物之間一次簡單地觸摸,就是一場感情的建立。通過觸摸,二者建立關系。
確實,在拉布拉多來到天天家之后,他似乎變得更加懂事了,似乎成長了很多。
就比如,天天之前是很少做家務的,但是拉布拉多來了之后,天天會主動地整理被拉布拉多弄亂的地方,并且還教育拉布拉多要聽話,要講究衛生,要懂的規矩等等。
天天媽媽看到天天和拉布拉多在一起的場景,總是感覺非常的溫馨,自己似乎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天天,天天似乎變成了一個大哥哥一樣,變得做事情更加的獨立、自信,并且面對困難的時候更加的堅強。
媽媽本來還覺得,天天要是經常照顧拉布拉多,會不會產生精神疲憊的感覺,或是精神緊張的感覺。
但是媽媽之后看到天天的表現,知道自己錯了。天天不但沒有因為拉布拉多而情緒緊張,反倒是拉布拉多能夠很好地緩解天天的負面情緒。
每當天天情緒很低落的時候,只要和拉布拉多一起玩,天天的壞情緒很快就會消失不見。
可以看出,小動物對于天天的影響還是很大的,那么,為什么孩子會喜歡小動物呢?
為什么孩子喜歡小動物?
孩子喜歡小動物的原因說復雜,其實也很簡單。雖說導致孩子喜歡小動物的原因有很多,但是這些原因都是一些被動或是天生的因素,絲毫不會讓孩子感到有負擔。
小動物的體型讓孩子覺得更親近
在孩子的世界中,任何事物都是比較龐大的,就比如自己的爸爸媽媽,家里的家具,外面的汽車等等。
但是,唯獨小動物的體型和自己差不多,或是比自己小很多,這就會讓孩子覺得非常的親近,似乎在這個充滿龐大事物的世界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同類”。這就猶如“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的既視感。
孩子的心性使然,對小動物有天然的好感
孩子的天性其實都是充滿愛心的,所以很多事物在孩子的眼中都是美好的,而小動物本身屬于一種小型的生命,自然會得到孩子的青睞,因為孩子雖然自己非常的孱弱,但是卻仍舊擁有一顆保護弱小的心。
另外,孩子對于一些毛茸茸,或是長相可愛,或是行為親昵的小動物是具有天生的親和感的,因為孩子能夠從這些小動物的身上感受到一種溫暖的感覺,能夠得到一種感情的慰藉,能夠獲得一種心靈的安慰。
孩子對小動物充滿了好奇
孩子由于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較少,所以對于很多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對小動物自然也是有很大的好奇心的,比如想知道小動物究竟是什么樣、和自己有什么不同等等。
除此之外,孩子在小時候,經常從玩具、書籍等地方接觸到一些小動物的信息,所以孩子看到真正的動物之后,也很想去驗證一下自己對它的認知是否正確。
家長該如何讓孩子安全的接觸小動物?
小動物雖說能夠給孩子帶來很多的好處,但如果小孩子沒有正確的接觸小動物,就可能會因此而受到傷害,比如出現被貓狗咬的情況等等。
那么,在平時家長應該如何讓孩子安全的接觸小動物呢?
√保持動物的衛生性
小動物不像人類能夠自己洗澡,所以給孩子接觸小動物之前,家長一定要注意,保持小動物的衛生性,這個衛生包括小動物是不是打了疫苗,小動物身上有沒有寄生蟲,干不干凈,有沒有洗澡,指甲剪了沒有等等,確保孩子不會因為接觸小動物而感染一些疾病。
√不要在小動物面前給寶寶喂食
在寶寶和小動物接觸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喂孩子吃東西,因為這很可能會讓小動物發生搶食的行為。
其實小動物本身并無惡意,不過搶吃東西是天性,在這個過程中,小動物很可能會因為意外而弄傷孩子。
√寶寶和小動物的接觸要有限制
寶寶和小動物接觸的時候,家長要根據小動物的種類不同而控制好孩子的接觸位置、接觸時間、接觸方式、接觸的力度等等,避免因為接觸不當而受到傷害。
就比如,孩子接觸小烏龜,就盡量不要讓孩子用手摸,因為很可能會被烏龜咬傷。
再比如孩子接觸已經被訓練過的狗狗時,就可以去撫摸狗狗,但是不要讓孩子去打狗狗,因為有些狗狗雖然經過訓練,但是面對威脅的時候,可能會做出一些自衛行為,導致孩子受傷。
總之,讓孩子接觸小動物有一定好處,但是也有一定風險,所以,家長還是得多多注意,以免讓孩子受到傷害。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張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