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門診很多病人問頸椎病有什么癥狀?。款i肩疼痛是不是頸椎???手麻木是不是頸椎???走路不穩是不是頸椎???頭暈是不是頸椎?。?/p>
那我們來看一下,頸椎病有哪些分型?臨床中頸椎分型比較多,目前主流的就是分四型。
1.神經根型頸椎病:此型發病率最高。由于突出的椎間盤、增生的鉤關節壓迫相應的神經根,引起神經根性刺激癥狀。臨床上開始多為頸肩痛,短期內加重,并向上肢放射,很多患者夜間疼痛比較明顯。放射痛范圍根據受壓神經根不同而表現在相應皮膚可有麻木、過敏等異常,同時可有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動作不靈活。病側頸部肌肉痙攣,頸肩部肌肉可有壓痛,患肢活動有不同程度受限。
2.脊髓型頸椎?。?/strong>由于頸椎退變結構壓迫脊髓或壓迫供應脊髓的血管而出現一系列癥狀,包括四肢感覺、運動、反射以及二便功能障礙的綜合征,為頸椎病最嚴重的類型。由于下頸段椎管相對較小且活動度大,故退變亦發生較早、較重,脊髓受壓也易發生在下頸段病人出現上肢或下肢麻木無力、僵硬、雙足踩棉花感,束帶感,雙手無法做精細動作,如穿針,有些門診患者就說“自己不能下樓梯和走下坡路,容易摔倒,感覺自己腿不停使喚,剎不住車的感覺”。后期可出現大小便功能障礙。
3.椎動脈型頸椎病:由于頸椎退變機械性壓迫因素或頸椎退變所致頸椎節段性不穩定,致使椎動脈遭受壓迫或刺激,椎動脈狹窄、遷曲或痙攣造成大腦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出現頭暈、惡心、耳鳴、偏頭痛等癥狀,或轉動頸椎時突發眩暈而猝倒。因椎動脈周圍有大量交感神經的節后纖維可出現自主神經癥狀,表現為心悸、心律失常、胃腸功能減退等。但是也有人認為骨贅或椎間盤突出引起的壓迫,難以阻斷椎動脈血運而引起眩暈及猝倒。
4.交感型頸椎病 :認為是由退變因素,如間盤突出、小關節增生等,尤其是頸椎不穩刺激或壓迫頸部交感神經纖維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射性交感神經癥狀。多與長期低頭、伏案工作有關,有交感神經抑制或興奮的癥狀。表現為癥狀多,體征少。病人可感到頸項痛,頭痛、頭暈;面部或軀干麻木發涼,痛覺遲鈍;感心悸、心律失常;亦可有耳鳴聽力減退,或訴記憶力減退、失眠等癥狀。因為該類型頸椎病主觀癥狀比較多,此型在臨床上存在爭議。
金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