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出自《道德經》第十三章,意思是,受寵和受辱都令人擔驚受怕,把榮辱這樣的大患看得與自身生命一樣珍貴。什么叫做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慌失措?得寵是卑下的,得到寵愛感到格外驚喜,失去寵愛則令人驚慌不安。這就叫做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恐。
寵辱若驚,寵和辱對于人來講,都會令人感覺很不安。
當人家對你很好的時候,你會覺得奇怪:他為什么突然對我這么好,他是不是想打什么主意?或者會想,他對你這么好,你將來怎么回報他;或許,你覺得自己應該更加努力。于是,你的心就不寧靜了。
如果受到了別人的侮辱,那就更不能寧靜了:我怎么可以受這么大的侮辱呢?我父母都沒有這樣罵我,我從小沒有受這么大的侮辱,你怎么可以這樣說我呢!所以老子觀察入微:受寵若驚,受辱若驚,合起來叫作寵辱若驚。
貴大患若身,我們把寵辱當作自己身體那樣重要,才會驚慌。請問:你是覺得身體重要,還是人家對你的侮辱或者寵愛重要?如果別人一寵愛,你就連身體都不要了,拼死了也要回報他,這就是寵愛重要,身體不重要。如果你認為別人的做法令你非常生氣,真的就可能氣死自己,這不是你的身體在受罪嘛!把寵辱看得跟身體同等重要,何必呢?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人得寵的時候,肯定會心存恐懼,因為這很難得,覺得自己不能失寵,一失寵就糟糕了。比如,以前后宮里出現的亂子,多數是因為受寵的跟失寵的爭奪導致的,驚險萬分,殘酷不仁。我們一般的說法是寵為上,辱為下,老子卻不這樣看。
寵為下。寵對我們來講,是不好的事情,很多小孩就是被寵壞了。歷史上被寵壞的最可憐的就是和珅。和珅剛出道的時候,他是最反腐敗、最清廉的。可是被乾隆寵成了大奸臣、大腐敗。
老子告訴我們,有人提拔你的時候,你要特別小心,因為那絕不是好事情。一開始提拔你,沒事;再提拔你,沒事;繼續提拔你,你的麻煩可能就來了。對于那位要破格錄用你的上司,你一定要特別小心。
那是不是要拒絕呢?其實也不必拒絕,你趕快去充實自己就對了。如果當時和珅這樣想:皇上這么寵愛我,我要更加小心,更不能做那種事情,不就好了嗎?但是做到這點很困難。人往往都是一旦被寵就會變壞,所以老子才寫了這一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得寵與受辱都好像受到驚嚇,重視大禍患如同重視身體。什么叫做得寵與受辱都好像受到驚嚇?得寵是高高在上的,受辱是低下卑微的。但是這兩種,獲得它時好像受到驚嚇,失去它時也好像受到驚嚇,這個叫做得寵與受辱都好像受到驚嚇。
“得寵”是指受到別人的提拔,“受辱”是指被別人貶抑了。寵辱事實上是不可分的。
寵辱若驚,一般人想到受辱才會受到驚嚇,別人無緣無故把我貶官了,把我辱罵一頓。但是不要忘記,得寵也一樣會受到驚嚇。得寵的時候嚇一跳,我怎么忽然之間有這么好的機遇呢?平步青云,升到高位,都是來自于別人的。換句話說,寵辱都不是我本身自有的一種情況,而是有權力的人或者外在的力量加在我身上,所以得寵與受辱都好像受到驚嚇。
受到這種驚嚇就是要提醒我謹慎小心,得寵時要謙虛,受辱時要坦然,這樣才能保有自己生命的特色。
“貴大患若身”,就是要重視我的身體,好像重視大的禍患一樣,要非常謹慎。因為我有這個身體,就會產生各種欲望。
譬如有些人希望能夠“五子登科”,希望有車子、房子、銀子、妻子、兒子等等,會要求各種物質享受,世間的名利權位。而這些東西的得與失往往受制于外在條件,由此造成各種復雜的苦惱。換句話說,我有這個身體,許多禍患就隨之而來。那怎么辦呢?要調整我對身體的觀念,謹慎對待自己的身體。
《道德經》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馬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