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婚姻中的七年之癢,不僅僅是傳于生活中的一種說法。
根據數據顯示,在2017年全國法院審結的140余萬件離婚案件中,77.51%的夫妻,是因感情不和而向法院申請離婚,并且婚后2-7年為婚姻破裂的高發期。
印證了三年之痛、七年之癢的說法。
這好像就是婚姻中的魔咒,誰都逃不過去。
如果留心去觀察身邊的一些夫妻,真有很多夫妻,感情或關系是在結婚三年、七年出現危機的。甚至有很多夫妻堅信,只要能熬過眼前這一年,一切都會好起來。
沒有人的婚姻不會出現問題,正視問題,思考問題,這是很重要也是很需要的能力,絕不能把黑鍋甩給婚姻本身,好壞,只可能是兩個人經營的結果,所有問題或危機的來臨都不是偶然。
至于為什么會有七年之癢的說法,也是有跡可循的,包括吵架次數變多,無話可說、倦怠厭煩。
婚姻中的七年之癢,到底是指什么?分析了三點!
有可能是婚前便積累了較深的矛盾,比如因為彩禮,只是那時礙于種種顧忌不好發泄,等結完婚后,木已成舟,所有負面情緒開始發泄在點點件件小事上。
隨著時間的流逝,彼此的怨言、委屈和成見也就愈深,矛盾無限積累著,愈演愈烈,終于到結婚第七年,成了壓垮彼此的最后一根稻草,繼而撕破臉皮,不管不顧地必須要給自己討個說法。
或者,是許多夫妻沒能意識到,感情不是一勞永逸的。
結婚不代表結束,沒有主動的經營和繼續的付出,完全憑著以前的感情基礎為支撐,慢慢不再照顧對方的感受、需求和需要,導致一方越來越寒心委屈。
也是積攢了太多的委屈,忍到最后不是爆發就是崩塌,而結婚第七年,徹底過了新婚甜蜜期,正式步入平凡的生活。
又或者,是兩個年輕人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去經營婚姻,不懂夫妻之間是需要相互容忍的,也沒能意識到,結完婚后彼此都要去掉一半的個性。
所以所謂的“七年之癢”,不一定就發生在結婚第七年,很多真實發生的問題,卻不被你在意,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那么則是一件又一件積累著,而人的忍耐又都是有極限的。
有很多一部分原因,夫妻倆結婚前,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婚姻到底意味著什么?不懂婚姻只是換了一種生活的方式,也不懂平凡和苦難才是婚姻的常態。
反過來把婚姻生活想象的光彩熠熠、火花四濺,覺得應該比戀愛更浪漫。
那么后來得到的,自然是大失所望,等新婚甜蜜期徹底過去,步入最平凡的生活,就覺得這樣的婚姻不是自己想要的,開始懷疑和質疑。
那么他的這些負面情緒,間接性地就會發泄到伴侶的身上,繼而引發爭吵,總因為點小事爭吵。
并且隨著家庭家務、養老育小、人情往來等等瑣碎的到來,不由地感到繁雜,每天見到伴侶也不是欣喜,只有厭煩沉悶的感覺。
同時又特別向往單身一人時的自由和瀟灑,渴望恢復到那種激情與興奮的生活去,心態逐漸崩塌,對眼前的生活不禁更加感到失望了。
無聊、枯燥和索然無味的生活,讓夫妻兩個人都變得不可理喻,甚至把一切不痛快都歸罪于伴侶身上。甚至一件極小的事情,都會因為兩個人的倦怠,而被無限放大。
兩個人之間的新鮮感,以及結完婚后的甜蜜期,都可以化為一種特別的熱情,無限包容彼此,包括有什么矛盾,馬上就能被那種特別的熱情所治愈。
其實呢,問題還在那里,只會等新鮮感徹底流逝完了,再一一浮現出來。
感情初期,新鮮感就是動力,新鮮感就是溫暖,但后來兩個人的相處,那是靠能把愛落實到生活細節中,有實實在在的支持、理解、關心。
按理說,生活越是艱難,做夫妻的越是應該抱成一團互相取暖,共同承受命運。
可很多夫妻都顛反了,越是生活壓力大,夫妻之間越容易出現互不理解的情況,都覺得只有自己最辛苦,自己的功勞最大。
不再有什么韌性可言,一句話就能將其激怒,大發脾氣。
畢竟還是普通人多,等有了孩子后,特別在孩子上學了以后,各種各樣的開支隨之而來,當夫妻再頂著房貸車貸的壓力時,馬上就會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每天都是疲憊不堪的兩個人,最容易發生矛盾,甚至都開始質疑自己當初的決定。
以上就是總結的三點。
不管怎么說,既然一路走過來了,輕易不能放棄,換一個伴侶從來都改變不了婚姻的本質,如果真的離婚了,想想自己還有感情愛別人嗎?
花了那么多時間,才對伴侶有眼前的了解,再重新去花那么多時間和精力,了解另一個人,又能接受嗎?想想都覺得累。
所以當你想要放棄的時候,不妨想想兩個人為什么開始。
其實,我們最開始想要的東西很簡單,只是被滿足了以后,才有了一個又一個愿望和目標,冷靜下來想想,也許你并不需要那么多東西。又是否忙著和別人比較,忘了去好好過自己的日子。
在婚姻中遇到問題很正常,但我們千萬不要被問題的表象所迷惑了,想想問題的根本出在哪里,為什么伴侶會變成這樣,以及有的一些行為,最終的需求是什么。
--END--
丁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