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lǐng)未來
電子教材
知識點
教材分析:
本文是葉圣陶先生早年寫的一篇游記。作者按游覽的先后順序,先寫了去雙龍洞途中的風(fēng)光,接著寫雙龍洞洞口和來到外洞;再寫怎樣通過孔隙來到內(nèi)洞;最后寫出洞。游覽路線是:沿途——洞口——外洞——孔隙——內(nèi)洞——出洞。本文有兩條線索,一是作者的游覽順序,是“順”的線索;二是以水(溪流)為線索,是“逆”的線索。作者多次寫到水。在途中是“一路迎著溪流”,來到洞口時,發(fā)現(xiàn)“那溪流就是從洞里流出來的”;“在外洞找泉水的來路,原來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在內(nèi)洞,作者看到了“泉水靠著右邊緩緩地流”,聽到“聲音輕輕的”。以上兩條線索十分清晰。
作者介紹:
葉圣陶(18941988) 原名葉紹鈞,字秉臣,江蘇蘇州人,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學(xué)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yōu)秀的語言藝術(shù)家”之稱,是現(xiàn)代童話創(chuàng)作的重要奠基人。代表作有童話集《稻草人》,長篇小說《倪煥之》。
我會寫:
浙:浙江 浙水 兩浙 浙河
羅:網(wǎng)羅 搜羅 羅列 門可羅雀 星羅棋布
杜:杜鵑 杜絕 杜撰 防微杜漸
鵑:山鵑 鵑啼 杜鵑 杜鵑花 杜鵑啼血
窄:窄小 狹窄 寬窄 冤家路窄 心胸狹窄
郁:森郁 蔥郁 憂郁 郁郁蔥蔥 郁郁不樂
肩:肩膀 聳肩 披肩 肩負(fù) 身肩重任
臀:臀部 臀鰭 臀杖 臀圍
移:移動 遷移 愚公移山 堅定不移
額:額頭 前額 定額 名額 超額 額外
陸:登陸 陸地 陸軍 陸續(xù) 光怪陸離
乳:豆乳 母乳 乳牙 乳燕 乳鴨 石鐘乳
筍:石筍 竹筍 春筍 冬筍 蘆筍 筍雞
端:兩端 末端 開端 端坐 端正 端詳
源:泉源 河源 來源 貨源 源源不斷
形近字:
浙(浙江)漸(逐漸) (羅列)蘿(蘿卜)
杜(杜絕)社(社會) 鵑(杜鵑)捐(捐獻(xiàn))
端(端正)瑞(瑞雪) 源(源頭)原(原來)
多音字:
曲 qū曲折 qǔ歌曲
似 sì似乎 shì似的
調(diào) diào調(diào)查 tiáo調(diào)整
系 jì系鞋帶 xì關(guān)系
近義詞:
仿佛——似乎 寬廣——寬敞
蜿蜒——曲折 明艷——明麗
觀賞一一欣賞 依據(jù)——根據(jù)
大約——大概 明艷——明麗
稍微——略微 等候——等待
變化多端——變化萬千
反義詞:
蜿蜒——筆直 明艷——暗淡
聚集——分散 擁擠——松散
寬廣——狹窄 昏暗——明亮
理解詞語:
盤曲:盤旋曲折。
明艷:鮮明艷麗。
氣勢:人或事物表現(xiàn)出來的力量和態(tài)勢,本課指山高大宏偉的樣子。
時而:有時候。
突兀森郁:形容山勢險峻,樹木繁茂。
孔隙:窟窿眼兒;縫兒。
蜿蜒:(山脈、河流道路等)彎彎曲曲地延伸的樣子。
名目:事物的名稱。
顏色各異:顏色很多,各不相同。
觀賞:觀看欣賞。
十來進(jìn):房屋分成幾個庭院,每個庭院稱為一進(jìn)。十來進(jìn)就是從前到后十來個庭院連在一起。
變化多端:端,項目。變化多樣。
課內(nèi)詞語:
句子解析:
1、山上開滿了映山紅,無論花朵和葉子,都比盆栽的顯得有精神。
“有精神”本來是形容人的,這里借用,形容花的長勢好。這是一個比較句,拿滿山開遍的映山紅和盆栽的杜鵑花相比,比的結(jié)果是山上的映山紅“有精神”,突出了山上景色的美麗。山上的映山紅根深葉茂,沐浴著大自然的陽光雨露,植株高大,花朵大而繁多。盆栽的人工培育嬌嫩而不茁壯,比起山上的映山紅就顯得遜色了。
2、一路迎著溪流。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diào)子。入山大約五公里就來到雙龍洞口,那溪流就是從洞里出來的。
一個“迎”字,點明作者是逆溪流而上。“時而……時而……”運用排比句式,說明了溪流蜿蜒曲折,由于溪流的寬窄不一,才形成流水速度的緩急不同,作者巧妙地運用“寬、窄;緩、急”兩對反義詞準(zhǔn)確地表達(dá)溪流的形和聲。由于溪流緩急不一,聽到的流水聲也就各不相同,猶如在“時時變換調(diào)子”。這句話烘托了作者當(dāng)時的游興有多濃,對涓涓溪流發(fā)出如此贊嘆!第一句話說明了雙龍洞周圍的地勢環(huán)境,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第二句話則點明了雙龍洞的準(zhǔn)確位置,同時也為作者開始參觀雙龍洞起了過渡作用。
3、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zhǔn)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這句話寫出作者通過孔隙時的真實感受,“稍微”“一點兒”告訴我們只有一動不動地平躺在小船上,才能通過孔隙,以此說明孔隙小的特點,非常逼真。運用“要是……準(zhǔn)”的假設(shè)句式,準(zhǔn)確地表達(dá)了作者當(dāng)時受“擠壓”的感覺。
4、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形狀變化多端,再加上顏色各異,即使不能做什么,也很值得觀賞。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石鐘乳和石筍是非常值得觀賞的,原因是形狀變化多端,顏色又各異。“端”,項目。“變化多端”,就是變化多種多樣。“異”,不同。“顏色各異”,就是顏色各不相同。“即使”,就算是,表示一種假設(shè)。用“即使”這個關(guān)聯(lián)詞作強(qiáng)調(diào),即退一步講,如果不把這些石鐘乳、石筍具體比做什么也值得觀賞,說明內(nèi)洞的石鐘乳和石筍本身就絢麗多姿,奇特好看,本身已經(jīng)夠吸引人了,無需再比作什么了。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①):開門見山交代了游覽的時間和地點。
第二部分(②~③):寫途中的見聞。
第三部分(④):介紹外洞的具體情景。
第四部分(⑤):介紹由外洞進(jìn)入內(nèi)洞的經(jīng)過與情形。
第五部分(⑥~⑦):介紹內(nèi)洞的具體情景。
第六部分(⑧):寫游覽完畢后,“我”乘船出了雙龍洞。
課文主題:
本文是一篇游記,作者按照游覽金華雙龍洞的順序介紹沿途所見美景,表達(dá)了作者對祖國秀麗山河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問題歸納:
1、作者描寫游覽雙龍洞的經(jīng)過時,都用了哪些過渡句?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過渡句:出金華城大約五公里到羅店,過了羅店就漸漸入山。入山大約五公里就來到雙龍洞口,那溪流就是從洞里出來的。泉水靠著洞口的右邊往外流。這是外洞。在外洞找泉水的來路,原來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大約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陸了。這就到了內(nèi)洞。
發(fā)現(xiàn):這些過渡句靠“泉水”連接在一起。
2、哪個景點最讓作者感到好奇,留下的感受最深?
孔隙讓作者感受最深,因為這處景點窄小低矮,僅容一只兩個人并排仰臥的小船進(jìn)去,稍微抬頭就會撞破額角。
課后習(xí)題答案:
一、朗讀課文。理清作者游雙龍洞的順序,再把下面的路線圖補(bǔ)充完整。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nèi)洞——出洞
二、讀由外洞進(jìn)內(nèi)洞的部分,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孔隙的狹小和自己的感受寫清楚的。
作者寫孔隙的狹小,是通過寫小船的大小(只能容得下兩個人并排仰臥)和小船的進(jìn)出方式(船兩頭系繩子,靠內(nèi)外洞的工人拉動)寫清楚的;寫作者自己的感受,是通過寫作者實際的體驗過程(仰臥在小船里的狀態(tài)和船移動時的感覺)寫清楚的。運用“要是……準(zhǔn)會……”的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的句子,準(zhǔn)確地表達(dá)出作者當(dāng)時受“擠壓”的感覺。
圖文解讀
同步練習(xí)1
一、在正確的讀音上面打“√”。
系(jì xì)繩子 稍(shāo sāo)微 蜿(wān wǎn)蜒
漆(qī xī)黑 上源(yuán yán) 盤曲(qū qǎ)而上
浙(zhè zè )江 仿佛(fú fó ) 呈(chéng céng)粉紅色
二、按要求寫詞語。
1.時緩時急(ABAC):
2.時寬時窄(一對反義詞):
三、給下列句子中加紅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端:①端正,不歪斜②東西的一頭③項目方面④事情的開頭⑤仔細(xì)地看 ⑥用手平正地拿著
1.石鐘乳和石筍形狀變化多端。( )
2.他端詳著這幅畫,陷入了沉思。( )
3.他端來一把椅子,讓我坐下慢慢說。( )
異:①不同的②分開③另外的,別的④特別的⑤奇怪
4.石鐘乳和石筍顏色各異。( )
5.奇花異草不容易養(yǎng)活。( )
6.這是一道奇異的亮光。( )
四、課文內(nèi)容梳理: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作者游覽的地點是________,時間是___________。游覽的順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 。
【答案】
一、(jì√ ) (shāo√ ) (wān√ )
(qī√ ) (yuán √) 盤曲(qū√ )
(zhè√ ) (fú√ ) (chéng√ )
二、1.笨手笨腳 可親可敬 盡心盡力
2.承前啟后 感天動地 聲東擊西
三、1.③2.⑤3.⑥4.①5.④6.⑤
四、葉圣陶 浙江金華雙龍洞 4月14日 路上-外洞-孔隙-內(nèi)洞-出洞
同步練習(xí)2
參考答案:
一、讀拼音,寫詞語。
浙江 羅列 杜鵑 郁悶 肩膀
移動 狹窄 竹筍 端正 源泉
二、比一比,再組詞。
碗(洗碗)漆(漆黑)簇(一簇)移(移動)陸(陸地)
蜿(蜿蜒)膝(膝蓋)族(民族)夠(能夠)擊(擊掌)
三、多音字組詞。
diào高調(diào) jì 系鞋帶 zhuàn 轉(zhuǎn)盤
tiáo 調(diào)教 xì 關(guān)系 zhuǎn 轉(zhuǎn)身
四、近義詞。
似乎—(仿佛)明艷—(鮮艷)時而—(有時)
變換—(更換)集中—(集聚)等候—(等待)
五、反義詞。
明艷—(黯淡)集聚—(分散)蜿蜒—(筆直)
擁擠—(松散)昏暗—(明亮)變化多端—(一成不變)
六、用合適的詞語填空。
(突兀森郁)的山 (各色)的映山紅 (或濃或淡)的綠
(高高)的山頂 (好奇)的心情 (緩緩)地流
七、選擇恰當(dāng)?shù)脑~語填到句中的括號里。
突兀 突出
1.她的一雙手很大,骨節(jié)(突出),顏色發(fā)灰,手掌全是繭子,看上去像滿是銹斑的鐵耙。
2.在洞口抬頭望,山相當(dāng)高,(突兀)森郁,很有氣勢。
漆黑 烏黑
3.她的頭發(fā)(烏黑)油亮,好像黑色的瀑布一樣瀉下來。
4.內(nèi)洞一團(tuán)(漆黑),什么也都看不見。
八、請根據(jù)意思,寫出相應(yīng)的詞語。
1.曲折環(huán)繞地向上走。(盤曲而上)
2.鮮明艷麗。(明艷)
3.(人或事物)表現(xiàn)出的某種力量和形勢。(氣勢)
4.形容光線非常暗。(一團(tuán)漆黑)
5.形容變化極多。(變化多端)
6.彎彎曲曲地延伸的樣子。(蜿蜒)
九、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回答問題。
1.《記金華的雙龍洞》作者是葉圣陶。
2.試著給上文分段,并簡述段意。
第一部分(①):開門見山交代了游覽的時間和地點。
第二部分(②~③):寫途中的見聞。
第三部分(④):介紹外洞的具體情景。
第四部分(⑤):介紹由外洞進(jìn)入內(nèi)洞的經(jīng)過與情形。
第五部分(⑥~⑦):介紹內(nèi)洞的具體情景。
第六部分(⑧):寫游覽完畢后,“我”乘船出了雙龍洞。
3.在第⑥段中,主要描寫了內(nèi)洞之中的黃龍、青龍、石鐘乳、石筍,突出了內(nèi)洞昏暗的特點。
4.文中畫線的部分讓我們體會出:石鐘乳和石筍很值得觀賞,不需要比做什么,也很好看。
5.為什么作者會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擠壓過來?
因為孔隙太小,左右和上方山石奇形怪狀,周圍又是昏暗一片,作者感覺山石挨著他,似乎將他緊緊包圍起來。越往內(nèi)洞走,黑暗越濃,這種壓迫感越強(qiáng)。
同步練習(xí)3
金夕一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wù)合作 免責(zé)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