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天以二線城市為話題,聊聊我對中國未來二線城市大格局的看法!
一、二線城市分類
1、強二線城市(11個)
佛山、濟南、合肥、福州、東莞、大連、昆明、長春、沈陽、廈門、哈爾濱
標準:城區常住人口在400萬以上;GDP進入全國前25名或是計劃單列市、大省省會;是重要的鐵路樞紐和樞紐機場;已開通市內軌道交通;在全國和省內具有較高的政治地位。
2、弱二線城市(14個)
泉州、南通、常州、煙臺、徐州、南昌、唐山、石家莊、南寧、 貴陽 、太原、烏魯木齊、蘭州、珠海
標準:城區常住人口低于300萬;GDP排名低于30位;鐵路、航空樞紐地位較低或省內政治序列低于5位;上述條件滿足一項即可視為弱二線城市。
如泉州、南通、煙臺、徐州城區人口都不足300萬,即使GDP再高,也很難有強二線城市的政治地位。而南昌、石家莊、南寧、貴陽、太原、蘭州GDP雖低,但城市規模和政治地位都非泉州等城市可比??梢?,城市等級劃分,并非純粹的GDP排名,一座城市的綜合地位往往更重要!
3、偽二線城市(9個)
揚州、紹興、鹽城、濰坊、嘉興、泰州、臺州、金華、惠州
標準:城區常住人口低于250萬;GDP排名低于40位;省內政治序列低于5位或全國低于60位;鐵路、航空樞紐地位低于10座以上三線城市;上述標準滿足一項即可視為偽二線城市。
偽二線城市,本質上是三線城市,因為GDP達到一定水平,才被誤認為是二線。在城市等級劃分中,城區規模和GDP要綜合衡量,不可偏廢。如嘉興城區常住人口不足150萬,三環線直徑只有11公里,不闖紅綠燈,25分鐘就能穿城而過,這是大城市?
4、準二線城市(3個)
洛陽、臨沂、襄陽
標準:GDP進入全國前50;城區常住人口不低于200萬,越高越好;省內政治序列位居前3或全國前60;上述條件必須同時滿足。如有特殊的文化或政治意義,可增強城市競爭力。
從綜合地位看,洛陽、臨沂、襄陽都不在上述偽二線城市之下。
5、候選二線城市(10個)
宜昌、鎮江、蕪湖、南陽、贛州、衡陽、邯鄲、保定、濟寧、淮安
標準:城區常州人口不低于180萬,越高越好;省內政治序列位居前五,越高越好;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全市人口不低于500萬,地理區位較好,最好是區域(150公里以上范圍)中心城市,城市成長性較好,有晉升二線城市的可能;以上標準必須同時滿足。
中國三線城市共有60個左右,但具備晉升二線潛力的其實屈指可數,總數只有這13個(準+候選)而已!
二、47座城市趨勢研判
1、佛山:未來與廣州融合發展,成為廣州都市圈一部分,也算是進入一線城市了;
2、濟南:晉升新一線城市,城市上限在11-15之間;
3、合肥:晉升新一線城市,城市上限在15名左右;
4、福州:維持強二線城市,城市上限在16-20名;
5、東莞:穩中有跌,短期內會維持強二線地位,但15年后難說;
6、大連:GDP將跌出前30,不考慮政治地位,未來將是弱二線,生機是中美勝負已分,中勝,日韓全面融入中國經濟圈,大連可能會迎來新生;
7、昆明:維持強二線地位,但31名已經是昆明的上限了,再想前進的可能性不大;
8、長春:降,不考慮政治地位,已是弱二線城市;
9、沈陽:維持強二線地位,未來機會與大連相同,依賴東北亞局勢轉變;
10、廈門:維持強二線地位,城市上限在30名左右;
11、哈爾濱:降,將成為弱二線城市;
12、泉州:穩中有降,GDP排名將跌至25名以后;
13、南通:穩中有降,GDP排名也將跌至25名以后;
14、常州:穩,三五年內GDP排名不會有太大變化,未來30名后;
15、煙臺:穩,短期內不會有太大變化;
16、徐州:有上升潛力,但難度很大,需要國家政策支持,需要黃淮海經濟區穩步推進;
17、南昌:晉升強二線城市,未來城市上限在30名左右;
18、唐山:降,未來將跌到40名以下;
19、石家莊:穩中有降,在40名左右徘徊;
20、南寧:升,未來城市上限在40名左右;
21、貴陽:升,未來城市上限在45名左右;
22、太原:穩中有降,未來在60-65名;
23、烏魯木齊:穩中有降,未來在80名左右;
24、蘭州:穩中有降,未來將跌出前100名;
25、珠海:升,隨著港珠澳一體化推進,未來會有很多港人、澳人移居珠海,發展潛力很大,有望前進到65位左右;
26、揚州:穩,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會在35名左右徘徊;
27、紹興:與佛山類似,未來可能會融入大杭州;
28、鹽城:降,未來將跌出前40名,長期看50名也難保;
29、濰坊:有成為強二線可能,看京滬二線后的發展情況;
30、嘉興:穩中有降,嘉興人口少、城市小,潛力有限,未來會在50名以后;
31、泰州:穩中有降,未來會在60名以后;
32、臺州:上升動能不足,未來會在55名以后;
33、金華:現在已至巔峰,未來會緩慢下降,至55名以后;
34、惠州:穩,看與深圳融合情況,融合得好還可前進;
35、洛陽:晉升弱二線,城市上限在40名左右;
36、臨沂:晉升弱二線,城市上限在40名左右;
37、襄陽:晉升偽二線,能否更進一步要看城市人口增長,如果人口上不去,不排除跌出前50的可能;
38、宜昌:人口是硬傷,想晉升很難,即使成為偽二線,也守不住;
39、鎮江:和南京融合,未來成為新一線城市一部分;
40、蕪湖:晉升偽二線概率挺大,人口是硬傷,想成為弱二線很難;
41、南陽:潛力有,但如何釋放出來是問題,短期內晉級的希望不大;
42、贛州:動能強勁,隨著先進制造業崛起,有望在2030年晉級偽二線,2035年晉級弱二線,未來城市上限在35名左右;
43、衡陽:交通、教育、文化、區位都有優勢,但工業是短板,如能補齊,有晉級的可能,2025年最好前進到60名以內;
44、邯鄲:可惜是在河北,政治序列太低,雄安、石家莊、唐山、保定、廊坊之后,邯鄲可能只能排第6,僧多粥少,資源和政策匱乏,晉級之路太難!
45、保定:雄安帶來千載難逢機遇,如何把握機會?建議保定學習東莞的經驗,從產業上尋求與雄安對接,在城市經營上向二線看齊;
46、濟寧:交通、工業、文化,什么都有,但就是不出彩,問題在哪?缺乏全局思維,兗州、曲阜、鄒城、嘉祥,個個都不錯,但湊到一起就是一盤散沙,1+1
47、淮安:蘇北以徐州為中心好,還是以淮安為中心好?兩個都應該是中心!目前江蘇對淮安的重視度不夠,淮安有運河,有淮河,還處于蘇北中心位置,一個崛起的淮安,對蘇北的帶動作用很大。
歡迎關注猴軍集,城市、農村、經濟、人文!
金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