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珠穆朗瑪峰作為海拔第一的高峰,吸引了無數專業登山隊和愛好者來到這里想要征服這座世界第一高峰。自18年的統計數據為止,一共有1584名登山者來到這里想要征服這座高峰,有人成功自然有人失敗,在這一過程中,一共有395名中外探險者遇險。但其實珠峰并不是最高的山峰,最高的山峰另有其人。
南美洲的厄瓜多爾地區的欽博拉索峰才是世界最高峰,它的海拔是6272米,但是它離地心的距離卻有6384千米。這里就有讀者不明白了,高度為什么要從地心開始算起呀?
圖為欽博拉索峰
我們能看到的山脈,形成方式大概有兩種
第一種就是由于火山造就的山脈,巖漿不斷噴發后冷卻凝固,最終形成了山脈,我國的長白山就是一座由火山噴發形成的山脈,在長白山漫長的歷史中,它一共經歷了4次火山噴發,這四次噴發的巖漿最終形成了現在的長白山。
圖為長白山
第二種山脈形成的方式就是由于板塊擠壓碰撞形成的,兩塊板塊擠壓使地表抬升,經過數十億年演化,最終形成現在的山脈,海拔高度最高的珠穆朗瑪峰就是通過這種板塊擠壓的方式形成的山脈。
圖為珠穆朗瑪峰
1、地心測量法
我們現在使用的高度單位都是海拔高度,即從海平面到最高點的高度,但其實地球并非是一個完美的球體,而是一個南大北小,中間凸起,幾乎梨形的形狀,因此海平面也有高低起伏,所以這個標準有時不太準確。而從地心測量地形高度,可以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這樣就能保證測量的時候起點是一樣的,因此我們在這里采用地心高度來測量山脈的高度。
我們基于這個標準來看,珠穆朗瑪峰據地心的距離只有6382千米,比我們的最高峰欽博拉索峰矮了足足2千米。
2、洋底測量法
地球的表面大部分都是由海洋組成的,海洋面積占地球表面積的71%,海底不光有著把珠穆朗瑪峰倒過去都填不滿的海溝,還有許多的海底火山,這些海底火山的高度更是高得嚇人,許多都比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高。
而我們在測量海底山脈高度的時候,會以海底為基礎來測量海底山脈的高度,夏威夷的冒納凱阿山脈,它的海拔高度才只有4205米。如果我們從洋底測量它的高度,那么它的高度就是10202米,比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高出了1355米。
圖為冒納凱阿山脈
3、海拔高度測量法
這是我們最常用的高度測量法,這種方法是測量海平面到測量物體頂點的高度,為什么大部分的測量都選擇這個方式呢?如果我們選擇一個地面參照物,地球的形狀是不固定的,選擇在地面上地方作為參照系都是有偏差的,而且參照系離需要測量的地方太遠了也不好測量,因此我們選擇地球上分布最廣的海洋作為參照系,它的高度變化比較小而且分布廣泛,易于測量。
雖然珠穆朗瑪峰從其他兩種測量方式來看并不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它也在自己努力長高,向著成為世界第一高峰的路上邁進。
按照2020年的測量數據,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為8848.86米,這個數據距上次2005年統計的數據漲高了4.44米。
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為什么漲得這么快呢?其實上一次測量的高度是珠穆朗瑪峰峰頂巖面的高度,沒有將上面冰雪層的高度計算在內,2005年峰頂雪層的高度是3.5米,巖層和雪層加在一起就是8847.93米,這樣一計算,從2005年至今,珠峰增長了19.05厘米。珠穆朗瑪峰正在以1.27厘米每年速度緩慢生長。
現在珠穆朗瑪峰所在的地方并不是陸地,而是一片海洋,經過地球上長時間的地質演化,在海底的區域形成了厚達30000米的海底巖層,這些巖層隨著板塊碰撞,發生了抬升現象,最終形成現在的喜馬拉雅地區和珠穆朗瑪峰,在現在珠峰的頂部有一片黃帶區域,這片區域就是來自于海底的石灰石,這種石灰石是由海膽同屬的海百合演化過來的,在巖石中還有海底生物的化石。
圖為珠穆朗瑪峰的巖石
在第4次珠峰綜合科考中,珠峰科考的科學家在珠峰采集的一些巖石樣本,經過研究發現。這些巖石樣本存在著拉伸變形。地質學家推測在1300萬年前,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可能比現在的高度還要高了很多,可能會達到12,000米。
拉伸變形的巖石樣本,不是極個別現象,在珠穆朗瑪峰地區發現很多拉伸變形的巖石,這些廣泛分布的扭曲巖石正是喜馬拉雅山發生斷裂的證據。
珠穆朗瑪峰的巖石結構可以分為三層:珠峰層、黃帶層和北坳層。通過研究發現珠穆朗瑪峰的北坳層發生過巨大的巖石變形和地質變化。
圖為巖石分布層
地質學家通過研究采集到的巖石樣本,發現北坳層巖石的拉伸率為150%。 拉伸變形的巖石高度會減少到原來高度的67%,按照這個情況計算,珠峰的北坳層所在的區域位于珠峰8千米的高度,如果沒有發生拉伸現象,珠峰現在的高度應該是11900米,這還只是北坳層的高度,北坳層之上還有珠峰層和黃帶層,珠峰的高度在1300萬年前應該已經超過了12,000米。
在珠峰海拔4700米左右的地方,也有著巖石變形的現象,那些裸露的山體中有著大大小小扭曲變形的巖層,這些巖層原本是一層層平穩分布在山體中,但是由于山體的拉伸和擠壓作用,最終變成了現在這種扭曲的模樣。
為什么珠峰的巖層會發生扭曲現象呢?在6500萬年,由于版塊碰撞,珠峰開始形成,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珠峰的高度在13,000年左右時候,達到了12000米的高度,到了這個高度可能因為自身重力等原因,珠峰的山體開始出現了斷裂現象,隨著之后印度板塊和亞洲版塊繼續相互擠壓,珠峰又重新恢復了平衡。
地球經過幾十億年的演化,造就了無數的自然奇觀,人類能觀測到的不過是地球的冰山一角,陸地上的高峰被我們探索完成之后,還有未知的深海,我們還對它還知之甚少,人類探索自然的路還有很遠需要走。珠穆朗瑪峰作為海拔第一的高峰,吸引了無數專業登山隊和愛好者來到這里想要征服這座世界第一高峰。自18年的統計數據為止,一共有1584名登山者來到這里想要征服這座高峰,有人成功自然有人失敗,在這一過程中,一共有395名中外探險者遇險。但其實珠峰并不是最高的山峰,最高的山峰另有其人。
南美洲的厄瓜多爾地區的欽博拉索峰才是世界最高峰,它的海拔是6272米,但是它離地心的距離卻有6384千米。這里就有讀者不明白了,高度為什么要從地心開始算起呀?
圖為欽博拉索峰
我們能看到的山脈,形成方式大概有兩種
第一種就是由于火山造就的山脈,巖漿不斷噴發后冷卻凝固,最終形成了山脈,我國的長白山就是一座由火山噴發形成的山脈,在長白山漫長的歷史中,它一共經歷了4次火山噴發,這四次噴發的巖漿最終形成了現在的長白山。
圖為長白山
第二種山脈形成的方式就是由于板塊擠壓碰撞形成的,兩塊板塊擠壓使地表抬升,經過數十億年演化,最終形成現在的山脈,海拔高度最高的珠穆朗瑪峰就是通過這種板塊擠壓的方式形成的山脈。
圖為珠穆朗瑪峰
1、地心測量法
我們現在使用的高度單位都是海拔高度,即從海平面到最高點的高度,但其實地球并非是一個完美的球體,而是一個南大北小,中間凸起,幾乎梨形的形狀,因此海平面也有高低起伏,所以這個標準有時不太準確。而從地心測量地形高度,可以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這樣就能保證測量的時候起點是一樣的,因此我們在這里采用地心高度來測量山脈的高度。
我們基于這個標準來看,珠穆朗瑪峰據地心的距離只有6382千米,比我們的最高峰欽博拉索峰矮了足足2千米。
2、洋底測量法
地球的表面大部分都是由海洋組成的,海洋面積占地球表面積的71%,海底不光有著把珠穆朗瑪峰倒過去都填不滿的海溝,還有許多的海底火山,這些海底火山的高度更是高得嚇人,許多都比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高。
而我們在測量海底山脈高度的時候,會以海底為基礎來測量海底山脈的高度,夏威夷的冒納凱阿山脈,它的海拔高度才只有4205米。如果我們從洋底測量它的高度,那么它的高度就是10202米,比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高出了1355米。
圖為冒納凱阿山脈
3、海拔高度測量法
這是我們最常用的高度測量法,這種方法是測量海平面到測量物體頂點的高度,為什么大部分的測量都選擇這個方式呢?如果我們選擇一個地面參照物,地球的形狀是不固定的,選擇在地面上地方作為參照系都是有偏差的,而且參照系離需要測量的地方太遠了也不好測量,因此我們選擇地球上分布最廣的海洋作為參照系,它的高度變化比較小而且分布廣泛,易于測量。
雖然珠穆朗瑪峰從其他兩種測量方式來看并不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它也在自己努力長高,向著成為世界第一高峰的路上邁進。
按照2020年的測量數據,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為8848.86米,這個數據距上次2005年統計的數據漲高了4.44米。
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為什么漲得這么快呢?其實上一次測量的高度是珠穆朗瑪峰峰頂巖面的高度,沒有將上面冰雪層的高度計算在內,2005年峰頂雪層的高度是3.5米,巖層和雪層加在一起就是8847.93米,這樣一計算,從2005年至今,珠峰增長了19.05厘米。珠穆朗瑪峰正在以1.27厘米每年速度緩慢生長。
現在珠穆朗瑪峰所在的地方并不是陸地,而是一片海洋,經過地球上長時間的地質演化,在海底的區域形成了厚達30000米的海底巖層,這些巖層隨著板塊碰撞,發生了抬升現象,最終形成現在的喜馬拉雅地區和珠穆朗瑪峰,在現在珠峰的頂部有一片黃帶區域,這片區域就是來自于海底的石灰石,這種石灰石是由海膽同屬的海百合演化過來的,在巖石中還有海底生物的化石。
圖為珠穆朗瑪峰的巖石
在第4次珠峰綜合科考中,珠峰科考的科學家在珠峰采集的一些巖石樣本,經過研究發現。這些巖石樣本存在著拉伸變形。地質學家推測在1300萬年前,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可能比現在的高度還要高了很多,可能會達到12,000米。
拉伸變形的巖石樣本,不是極個別現象,在珠穆朗瑪峰地區發現很多拉伸變形的巖石,這些廣泛分布的扭曲巖石正是喜馬拉雅山發生斷裂的證據。
珠穆朗瑪峰的巖石結構可以分為三層:珠峰層、黃帶層和北坳層。通過研究發現珠穆朗瑪峰的北坳層發生過巨大的巖石變形和地質變化。
圖為巖石分布層
地質學家通過研究采集到的巖石樣本,發現北坳層巖石的拉伸率為150%。 拉伸變形的巖石高度會減少到原來高度的67%,按照這個情況計算,珠峰的北坳層所在的區域位于珠峰8千米的高度,如果沒有發生拉伸現象,珠峰現在的高度應該是11900米,這還只是北坳層的高度,北坳層之上還有珠峰層和黃帶層,珠峰的高度在1300萬年前應該已經超過了12,000米。
在珠峰海拔4700米左右的地方,也有著巖石變形的現象,那些裸露的山體中有著大大小小扭曲變形的巖層,這些巖層原本是一層層平穩分布在山體中,但是由于山體的拉伸和擠壓作用,最終變成了現在這種扭曲的模樣。
為什么珠峰的巖層會發生扭曲現象呢?在6500萬年,由于版塊碰撞,珠峰開始形成,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珠峰的高度在13,000年左右時候,達到了12000米的高度,到了這個高度可能因為自身重力等原因,珠峰的山體開始出現了斷裂現象,隨著之后印度板塊和亞洲版塊繼續相互擠壓,珠峰又重新恢復了平衡。
地球經過幾十億年的演化,造就了無數的自然奇觀,人類能觀測到的不過是地球的冰山一角,陸地上的高峰被我們探索完成之后,還有未知的深海,我們還對它還知之甚少,人類探索自然的路還有很遠需要走。
何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