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很多攝影愛好者對畫幅、半畫幅、APS-C畫幅、殘幅、中畫幅等的說法,聽著都會頭疼,傻傻分不清楚,老王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畫幅那點事,讓各位更詳細的了解到畫幅的優(yōu)缺點,讓你的攝影之路選擇相機方面有更好的選擇。
畫幅是什么:
數(shù)碼相機使用的數(shù)碼原件是取代了膠片的感光,數(shù)碼原件的尺寸大小被稱之為畫幅。
感光原件的不同:
全畫幅的感光原件尺寸為36*24MM
半畫幅的感光原件尺寸為22.7*15.5MM
(由于感光原件尺寸不同,一般情況之下全畫幅的相機是比半畫幅相機體積更大)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常見的畫幅,比如M43畫幅、中畫幅等。
畫幅對畫質是否有影響
在畫幅于畫質方面簡單理解一下,我們先明確一個好理解的概念,畫幅和像素哪個決定畫質。
像素的總素值
比較直觀去對比一下這個像素值的指標
佳能6D 像素是2000萬 (半畫幅)
索尼A7R4 像素是6000萬 (全畫幅)
小米手機 小米10pr 像素是 1億 (中畫幅)
各位看官老爺們,這樣的對比下來,誰能說像素和畫幅就一定代表畫質呢,小米手機的像素大家心里會有一個評判,雖然一億像素,但是畫質不能恭維。
老王在此給大家簡單總結一下
總像素大,生成的圖片就是隨之更大,畫面也會更大,照片體積也會更大。
當然像素大了也不是一無是處的,像素大低于畫面的精細度就很好,特別是大圖拉小,及小圖拉大時,就特別能展現(xiàn)出來,大像素的優(yōu)勢。
很多看官老爺又會問,像素高了那高感是否會受影響么,老王肯定的告訴您會有,而且對于連拍、內(nèi)存、后期處理都有更高的要求,都會受到影響,而且影響還比較大。
因為我們使用的機器是不同的,不管是單反、微單、還是手機,它們都有不同的畫幅和像素,如果只是比較像素就能判定,是否畫質會更好,確實無法判斷。
全畫幅半畫幅優(yōu)缺點
全畫幅的優(yōu)點其實總結一下就是兩句話,“一分錢一分貨” “底大一級壓死人”
這兩句話確實是很能說明問題的,首先我們來說一下全畫幅
全畫幅
感光元件的增大,機身就會隨之變大,導致便攜性相對而言的缺失。
全畫幅的鏡頭口徑、通光、工藝,成片品質都會會更好,但導致配套鏡頭價格昂貴,體積重量都會為之加重。
視金錢如糞土的土豪只要不建議便捷性當然忽略一切缺點。
半畫幅
和全畫幅比較,半畫幅的機身和鏡頭簡直是很便宜了,而且更為小巧方便攜帶。
而且半畫幅相機可以兼容使用全畫幅鏡頭,而反過來就不行,全畫幅相機不能使用半畫幅鏡頭。
但是廣角鏡頭用在半畫幅相機,就差強人意,甚至打不到超廣角的效果。
半畫幅的缺點,還是“一分錢一分貨” “底大一級壓死人”。
對比
高感:全畫幅吊打半畫幅
細節(jié):全畫幅成片細節(jié)要比半畫幅更為出色
色深:全畫幅色彩表現(xiàn)比半畫幅更勝一籌
寬容度:全畫幅與半畫幅差距不是一點半點的大
下面是一張,全畫幅與半畫幅底片的對比圖
老王總結:
大家也顯而易見了,全畫幅于半畫幅的差距和優(yōu)缺點,其實作為一個長期接觸攝影的我,還是更推薦全畫幅,當然也是要在個人能力范圍內(nèi)如果有能力,一定要注意有能力,一定選擇全畫幅,其實說白了,全畫幅與半畫幅的主要區(qū)別還是在感光元件上,是硬件所在,目前半畫幅的技術也在慢正在提高成片品質,但是目前看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最重要的一點不要刻意追求相機品質,個人能力和實際用途也是您選擇相機的重要選擇點。
最后來個小預告,下篇講解鏡頭的選擇。
李俊東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