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時隔405天后,費德勒在多哈站迎來了首場“復出秀”。據賽后采訪透露,有100萬人在線觀看了這場比賽,就連萬里之外的ATP250圣地亞哥站正在候場的球員也被費德勒吸引,球員休息區的電視也在直播這場比賽。
另據知名網球解說員胡力濤透露,李娜退役后的國內網球賽事直播流量明星僅費德勒一人——德約、納達爾、小威、大坂都還不是一個量級的對手,這幾人加一塊可能差不多抵上費德勒帶來的流量。并且,國外的情況也大抵如此。
有評論說,那些喜歡費德勒的人在喜歡上他的時候,他還遠沒有拿到20個大滿貫,世界第一周數也沒有達到310周。在疏離賽場405天的日子里,費德勒最重要的兩個紀錄一個被追平,一個被超越。
不過,費德勒復出首場比賽巨大的人氣和流量表明,被追平或超越的紀錄并沒有減損人們對他的喜歡——紀錄從來不是喜歡的首要原因,費德勒獨特的打球方式和人格魅力才是。
那么,該如何評述費德勒復出后的兩場比賽表現呢?
從邁入球場開始,人們熟悉的費德勒又回來了,他揮手致意的姿勢、發球的動作、流暢暴力的上帝正手、充滿寫意和攻擊性的反手,這一切都如此眼熟。
頻繁漏掉局點破發點、狀態下滑丟掉第二盤、決勝盤又及時提升狀態、一記單反制勝分終結比賽。這是費德勒的第一場比賽,一切都還是熟悉的配方和熟悉的味道,這才是熟悉的費德勒。
他還是球迷熟悉的費德勒,而賽場卻是他不再熟悉的賽場。首先就是空蕩蕩的球場,在現場觀戰的球迷嚴格按照防疫規定隔開就座,如果沒有此項規定的話,肯定是座無虛席。在挑邊結束后,主裁解釋說球員必須在報分之后的25秒內發球,費德勒對25秒的規定又與主裁確認了一下。在打完第一局換邊時,費德勒又忘了帶上自己的毛巾。在拿下賽點后,費德勒習慣性地做出向球童要毛巾的手勢,但他很快發現應該是自己去拿毛巾。
除了這些花絮和細節之外,費德勒的首秀表現并沒有達到球迷期待的水準,他多次出現打脫拍的現象,這表明他的腳步移動和盯球的專注力都不及從前。總的來說,費德勒的球風還是一如既往,他在奉獻了花式雜耍和高級得分方式的同時,也犯了很多低級的失誤。
費德勒的第二場比賽與第一場有諸多相似之處,都是三盤大戰,都是浪費賽點,甚至都是在決勝盤第七局遭遇破發危機。但這兩場比賽的結果卻完全不同,前一場贏了最近的練球搭檔,后一場則是輸給了自己從不參加中網的中網冠軍,可謂是喜憂參半。
大滿貫以下的賽事基本都是一天一賽,對于14個月沒打比賽的費德勒來說,體能的恢復將是重大挑戰。三盤贏下首場比賽后,費德勒透露背部和肩膀都有酸痛的感覺。三盤輸掉第二場比賽后,費德勒又說他不需要再多打一場比賽就已經知道現在自己所處的位置了,并表示二次手術后的恢復特別慢,身體已經流失了幾乎所有肌肉,他不可能在這樣的狀況下贏得澳網,所以也沒必要去那里。
總的來說,費德勒的復出表現只能說達到及格線的水準,還遠遠沒有達到2017年復出時的水準。盡管費德勒賽前說自己的身體已經基本完全恢復,但賽后的成績卻并不這么認為。費德勒原定多哈站結束后之后去參加迪拜賽,但他在今天凌晨出局之后又改口說會在24小時內決定是否參加下周迪拜賽, 他同時也承認有可能會打一些紅土賽,因為要更多地找回比賽的感覺。
由此推測,費德勒此番復出之后的前景還不太明確,雖然他表示將盡量在溫網之前將狀態水準恢復至100%,但大多數人都相信費德勒可能再也無法成為世界第一了,再奪大滿貫同樣很難。
2017年的復出,是費德勒最為成功的復出,也可能是有史以來所有網球運動員最成功的復出。但是,費德勒今年復出面臨的困難要比上一次大很多,他又年長了4歲,并且疏離賽場的時間更久。更為重要的是,他不僅要面對德約和納達爾這兩位終極對手,還要面臨新生代球員的沖擊。
與4年前相比,德約和納達爾的競技狀態并沒有明顯下滑,而年輕一代球員已經漸漸羽翼豐滿,他們的能力、心智和成績都與4年前不可同日而語,蒂姆、梅德韋德夫、西西帕斯、茲維列夫、盧布列夫等人已經在世界前列站穩了腳跟,他們對費德勒的威脅要比4年前大得多。
光頭華夏在《無期》里唱道,“前路漫漫雨紛紛,誰在癡癡等,任其心頭千般恨,不做負心人,若愛得越真,就陷得越深,斷了緣分,就只剩離分。回程無期夜無聲,回頭也無人,只聞身后一陣陣,莫名的心疼。若是有來生,你是否虔誠,苦守一生,只為他轉身。”
對于奶粉來說,費德勒是生命中獨特的存在,他就是網球,網球就是他。此番轉身歸來,費德勒依舊還是粉絲眼中那個喜歡賣萌的“費三歲”,這位陪伴無數粉絲長大和變老的人,仍在繼續著他獨特的打球方式。
讓傳奇成為傳奇,讓我們成為自己。回首費德勒的過往與今天,正應了微博上廣為傳播的那段話,“從天下歸費,到費納一對,到三分宇內,到巨頭聚會;到穆雷掉隊,到納豆傷退,到德約不敵錦織圭,到費德勒給自己跪。新生代們要上位,四巨頭們心好累,輪回一頭和一尾,居然都是費三歲。”(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云卷云舒)
金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