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湯劑是將藥物用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的方法制成的液體劑型,是中藥最為常用的劑型之一,自商代伊尹創制湯液以來沿用至今,湯劑的優點有:
①湯劑多為復方,可按照中藥配伍原則,增強療效、緩和藥性。
②可依據病情變化加減化裁,靈活變通地使用藥物,適應中醫辨證論治、隨癥加減的原則。
③湯劑多為液體制劑,內服后吸收快,能迅速發揮藥效。
④湯劑一般以水為溶媒,對人體刺激性和副作用相對較小,制備較簡單。
魏瑋教授在治療脾胃病時通常會使用中藥復方湯劑,并鼓勵患者自行煎藥,最大限度地發揮藥物作用。由于某些藥物性質、質地的不同,煎法比較特殊,特此對脾胃病科常用藥物的特殊煎煮法進行總結,以供參考。
源自網絡
一、先煎藥物
>>>>>>>>>>
? 金石、礦物、介殼類藥物由于有效成分較難溶于水,因此需先煎30分鐘左右以使有效成分析出,如代赭石、牡蠣、瓦楞子。
源自網絡
源自網絡
1、代赭石:為氧化類剛玉族礦物赤鐵礦礦石,具有重鎮降逆,平肝潛陽等作用,臨床上常和旋覆花合用治療胃氣上逆引起的噯氣、呃逆、反酸等。
2、牡蠣:為牡蠣科動物近江牡蠣、長牡蠣或大連灣牡蠣等的貝殼,具有重鎮安神、收斂固澀等作用,常用于治療心悸失眠、胃痛吞酸等。
3、煅瓦楞子:蚶科動物毛蚶、泥蚶或魁蚶的貝殼,具有化痰消瘀、制酸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胃痛反酸。
? 毒副作用較強的藥物需先煎50分鐘以上,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藥,如附子。
源自網絡
附子:未經炮制或久煎的附子具有較大的毒性,中毒反應如舌尖麻木、肢體麻木、惡心甚至昏迷等。附子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的重要作用,久煎不僅降低毒性, 保證用藥安全,還可以使去甲基烏頭堿在湯液中的的含量增多,一定程度上增加強心作用。
二、后下藥物
>>>>>>>>>>
? 有些藥物氣味芳香,久煎易揮發;有些藥物雖不屬芳香藥,但久煎容易破壞有效成分,因此常在第一煎的后10分鐘才加入此類藥物,后下以保證藥效。如:大黃、枳殼、厚樸等。
源自網絡
大黃:大黃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等作用,瀉下的有效成分主要為蒽醌類化合物,止瀉的有效成分為鞣質,久煎可使蒽醌類化合物破壞增加,鞣酸等煎出量增多,不能瀉下反而可能起止瀉作用, 因此大黃用于瀉下時入煎劑應后下。
三、包煎藥物
>>>>>>>>>>
源自網絡
源自網絡
1、 海金沙: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具有清利濕熱的作用,其體小而輕、入湯易漂浮,藥力不易煎出,也會給過濾藥汁帶來不便,因此需裝入紗布袋煎煮。
2、旋覆花:為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歐亞旋覆花的干燥頭狀花序,具有降氣,消痰,行水,止嘔的功效,但其表面有很多絨毛,與群藥同煎時,絨毛混入藥液中不易澄清,患者服用后會刺激咽喉和消化道,引起咳嗽和不適,因此煎煮時也需要包入紗布袋中。
四、另煎藥物
>>>>>>>>>>
源自網絡
石斛:具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的作用,適合胃陰不足的患者使用。現代研究證明,石斛中主要有效成分為內酯類生物堿,只有經過先煎或久煎的水解產物才起治療作用。因此建議石斛另煎,放鍋中加水浸透后,久煎8小時左右,待熬出膠凍樣物后,再與其他藥物一起服用。
五、沖服藥物
>>>>>>>>>>
源自網絡
三七粉: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入湯劑往往用量較輕,多為3g左右,為防止散失,可用復方其他藥物煎液沖服。
REFERENCE
[1]中醫寶典.中藥大辭典[EB/OL].http://www.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dacidian/,2021-2-28.
[2]趙海峰,邵阿利,陳會霞.淺析需特殊方法煎煮藥物的原理[J].陜西中醫,1993(12):34-35.]
插圖來源:
http://k.sina.com.cn
http://huaban.com
http://www.xh01.cn
http://www4.freep.cn
http://www.cnkang.com
http://9.tta.cn
http://www.shuzibencao.com
http://www.cnhnb.com
http://www.sohu.com
http://yun.xiuzhent.com
文字:羅曉穎
編輯:陶紫晶
審核:史海霞
感謝關注!
如果您覺得閱讀本文有收獲,歡迎轉發分享,并為我們點個贊。感謝您對健康事業的支持,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丁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