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來源:中國網
文康農Carlos Watson
今年二月,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迎來了新一任掌門人——文康農(Carlos Watson)。
在文康農上任百天之際,《聯合國新聞》通過視頻以遠程方式從紐約對在北京的文康農進行了專訪,請他暢談了糧農組織目前在華所開展的工作和未來的工作愿景。
從單向受援到雙向合作
剛剛到任三個月的糧農組織駐華代表文康農表示,糧農組織與中國的合作關系在過去40年中經歷了不小的變化,合作方式從單向受援變為雙向合作,伙伴關系正日益得到加強。
文康農:“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之一,糧農組織一直與中國在不同領域開展技術合作。1982年,糧農組織在中國開設了辦事處。明年2022年,我們將慶祝糧農組織駐華40周年。回顧過去,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糧農組織開展的工作側重于向中國提供援助,以發展農業基礎設施、推廣先進技術和提供政策建議為主。進入21世紀,糧農組織與中國的合作從單向援助轉向雙向合作,中國不僅是受援國,也是戰略伙伴。一方面,糧農組織仍然積極提供與中國相關的技術支持。過去40年來,糧農組織在中國20多個省份實施了約500個技術合作項目,在農業政策和戰略、糧食安全和營養、作物集約化、漁業、林業、畜牧業發展、環境、氣候變化、可持續自然資源管理等領域帶來了積極變化。另一方面,中國在促進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幫助提高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農業發展能力方面正在日益成為糧農組織的一個重要發展伙伴。”
? 聯合國糧農組織圖片 | 1988年,江蘇太湖的養殖戶在喂食家禽
?聯合國糧農組織圖片 | 糧農組織在中國開展了多年的農民田間學校項目
? 聯合國糧農組織圖片 | 由糧農組織—中國南南合作計劃派出的中國農技人員在埃塞俄比亞診治動物疾病
走馬上任一百天
文康農的國籍為洪都拉斯,畢業于美國橋港大學和英國倫敦城市大學,分別獲得工業與機械工程學士學位和工業與行政科學碩士學位。
過去25年間,文康農在管理、資源調動以及國際合作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2014年加入聯合國糧農組織后,他帶領南南合作及三方合作團隊,制定并實施資源調動策略、南南合作及三方合作策略,并與糧農組織成員國磋商諒解備忘錄。
? 聯合國糧農組織圖片 | 糧農組織在南南合作日宣傳推廣糧農組織—中國南南合作計劃
他致力于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尤其是消除饑餓。為此,他積極參與制定糧農組織創新發展機制,促使私營部門合作伙伴在各類活動中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
1995年至2014年間,文康農在中美洲經濟一體化銀行主管國際合作資源調動。通過創新金融合作模式,他成功推動該行與多家國際銀行、開發機構以及政府部門等建立富有成效的合作關系,為該行履行承諾、惠澤中美洲人民做出了重要貢獻。
當被問到是什么原因能夠讓他脫穎而出被挑選擔任糧農組織駐華代表這一重要職位時,文康農做出了這樣的回答:
文康農:“為什么選擇我,我一直也在問我自己這個問題。據屈冬玉總干事說,他認為我是合適的人選。他想給這個職位增添點新的職責。
? 聯合國糧農組 織圖片 | 2019年,糧農組織——全球環境基金江西省濕地保護區體系示范項目的濕地恢復團隊在江西鄱陽湖常湖池進行沉水植物調查
中國正在帶來巨大的變革,從某種意義上講,無論在中國發生什么,這個國家的規模和參與其中的人數這一事實本身都會對全世界產生影響。
因此,也許他想任命一個在管理方面有很長時間工作經驗并在以前的決策中取得結果的人。而我有這方面的經驗。
除了農業農村部這一傳統合作伙伴之外,總干事還希望與中國的其他合作伙伴進行接觸,特別是希望與私營部門和金融機構進行更多接觸,這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主要驅動力。
? 聯合國糧農組織圖片 | 由糧農組織、廣發證券、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合作開展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示范村”項目正在開展農藥安全操作培訓
當然,我領導南南和三方合作團隊的經歷可能也發揮了作用。
除此之外,也許還因為我與總干事一起工作過的8個月讓他看到了我具備他所希望的駐華代表應該具備的一些能力。”
南南合作進行時
落實南南合作是糧農組織和整個聯合國系統的一項重要工作。所謂“南南合作”指的是發展中國家間的經濟技術合作。
此外,近年來傳統捐助方和多邊組織促進南南倡議的“三方合作”也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 聯合國糧農組織圖片 | 2019年,糧農組織-中國南南合作計劃派遣的中國專家在馬達加斯加指導培訓雜交水稻播種
2006年,中國成為第一個與糧農組織建立南南合作戰略聯盟的國家。
2009年,聯合國糧農組織-中國南南合作信托基金成立,首期資金為3000萬美元。
2015年,中國再度為該基金捐資5000萬美元作為第二期經費。
2020年,中國將再次捐資5000萬美元用于支持糧農組織開展南南合作。
三期計劃的總體目標是幫助發展中國家開展扶貧、應急、抵御力建設以及構建可持續糧食體系等工作,力爭到2030年實現人人享有糧食安全和營養的目標。
? 聯合國糧農組織圖片 | 糧農組織—中國南南合作計劃派遣的中國專家在塞內加爾教導當地農民種植水稻
迄今為止,通過中國認捐的1.3億美元信托基金,糧農組織一直在創新性地擴大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
截至2021年4月,糧農組織-中國南南合作計劃支持了16個南南合作國家項目、1個區域項目、7個區域間/全球項目和1個三方合作項目。
這些項目支持受援國的可持續糧食和農業發展,在當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文康農表示,南南合作是糧農組織的優先事項,也是中國的優先事項。
文康農:“自2014年以來,我在糧農組織的工作一直與促進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密切相關。
在過去幾年里,我一直在領導團隊進行戰略規劃,提供政策和技術支持,發展新的伙伴關系,調動資源、財政和技術,并使糧農組織的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伙伴基礎多樣化。
? 聯合國糧農組織圖片 | 糧農組織、全球環境基金與江西省有關部門共同開展鄱陽湖候鳥保護濕地宣傳
我們在國家、次區域甚至全球層面開發了項目。我們分享了許多國家的經驗,有很多來自中國。
我正是通過南南和三方合作開始與中國進行接觸,這仍然是糧農組織的一個優先事項,也一直是中國力圖納入主流的工作。
中國政府支持糧農組織,并直接與糧農組織開展了總額為1.3億美元的南南合作計劃。我們即將進入該計劃的第三期。
盡管南南合作辦公室位于總部,但駐華代表處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中國已經被重新定位為許多國家的相關合作伙伴,這也是我所說的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可以向中國提供的內向支持之一。
中國十分愿意與發展中國家分享知識經驗,這些國家面臨著與中國相似或相同的挑戰,中國有很好的經驗可以分享出去。”
“同一健康”倡導
新冠疫情的暴發給全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但同時也揭示了全球長期存在的被動和片面應對衛生問題的現象。
這次新冠大流行使人們清醒地認識到,預防和應對大流行病需要采取綜合理念認識人類、動物和環境衛生這一議題,而國際社會在近年來所倡導的“同一健康”(One Health)則恰恰切中要害,構成解決全球健康問題的整體辦法。
? 聯合國糧農組織圖片 | 工作人員在基層開展狂犬病科普活動
它包含三個組成部分——人類、動植物和環境健康——三者缺一不可,是不可分割的組合,且三者都亟需得到關注。
文康農表示,同一健康是糧農組織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同時也是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的一項重點工作。
經過糧農組織和中國合作伙伴,特別是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多年的努力,中國獸醫現場流行病學培訓項目(CFETPV)已經為中國建立了一個獸醫流行病學團隊,為國內外利益相關者和合作伙伴建立了一個積極的溝通平臺,并成為了一個知名“品牌”。
? 聯合國糧農組織圖片 | CFETPV項目學員在開展牛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
2020年,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實施了技術合作方案緊急項目,組織了“突發動物疫病應急響應能力提升研討會”,在陜西、湖南、安徽、遼寧、內蒙古等5個省和自治區開展相應宣傳活動,通過能力建設幫助決策者、農民和行業更好地應對新出現和再次出現的動物疾病。
文康農:“同一健康”對糧農組織和中國都很重要。
這是一種綜合方法,可以加強多個部門之間的關系和合作,特別是動物衛生、公共衛生、森林和環境部門。
? 聯合國糧農組織圖片 | 工作人員在花鳥市場取樣
從深層次的意義上講,同一健康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1(無貧窮)和目標2(零饑餓)做出貢獻。
中國是一個畜牧業大國,它生產世界上60%以上的雞和約80%的鴨,也是豬、羊的主要生產國。
同一健康的實施不僅有助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也有助于加強世界糧食安全。
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將同一健康視為國別規劃框架的一個支柱,并在過去10年間與中國和國際伙伴合作,將其推廣到中國的基層。
? 聯合國糧農組織圖片 | 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于2005年被糧農組織認定為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
在過去幾年里,我們實施了幾個項目,以加強跨部門協調,促進對人畜共患流感病毒和其他人畜共患疾病的流行病學的了解,加強與鄰國在跨境動物疾病控制方面的多邊合作。
更重要的是,我們實施了10多年的中國獸醫現場流行病學培訓項目已成功培訓了來自中國31個省和自治區的200多名政府工作人員。
該項目的畢業生積極參與應對了包括H7N9禽流感在內的多次動物衛生突發事件。
此外,畢業生提供的拓展培訓使1萬3000多名中國各級獸醫受益。流行病學網絡得以建立并能夠自我維持,使中國的動物健康管理得到不斷支持。”
全球環境基金
全球環境基金成立于1991年,其宗旨是與國際機構、社會團體及私營部門合作,協力解決地球上最緊迫的環境問題。
? 聯合國糧農組織圖片 | 糧農組織—全球環境基金項目團隊在開展濕地監測
發展中國家利用全球環境基金提供的資金支持相關項目和規劃實施過程中與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國際水域、土地退化、化學品和廢棄物有關的環境保護活動。
文康農表示,糧農組織在中國管理著8個全球環境基金項目,覆蓋中國17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支持中國努力執行《生物多樣性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多邊環境協定。
? 聯合國糧農組織圖片 | 糧農組織—全球環境基金團隊開展潮間帶現場調查
文康農:“這些項目目前進展順利,有五個項目完成了中期審查。
此外,糧農組織在中國與不同的國家伙伴合作,通過政策對話、試點活動、能力建設、提高公眾認識以及分享知識,在促進中國不同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減緩氣候變化、土地退化恢復方面取得了一些顯著成就。
糧農組織在中國一直與農業農村部合作,在全球環境基金第七次融資框架下開發了一個有關‘糧食系統、土地利用和恢復影響力項目’的子項目,該項目最近獲得批準,總預算超過700萬美元。
今后,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將與高質量的合作伙伴一起開發更多的全球環境基金項目,以支持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農村振興、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新周期國別規劃框架
文康農表示,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正與中國農業農村部和所有其他利益攸關方密切協商,以制定駐華代表處2021-2025年的國別規劃框架。
在這五年中,糧農組織希望通過對內支持中國實現國家農業發展優先事項,對外攜手支持全球糧食系統發展,如南南合作與三方合作、手拉手行動計劃和一帶一路倡議背景有關的項目,將自己定位為中國的相關伙伴。
? 聯合國糧農組織圖片 | 文康農與中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
文康農:“根據國家農業發展優先事項、糧農組織的相對優勢以及中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合作框架》,新的國別規劃框架預計將在技術、機構能力建設和農業投融資等層面對共同感興趣的領域產生催化影響,包括可持續集約化、生態農業、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GIAHS)、營養導向型農業、數字農業、自然資源管理、生物多樣性保護、氣候變化適應和恢復力。
這是一個非常雄心勃勃的國別規劃框架,但我們相信,我們能夠成功實施。
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將堅定秉承‘立足中國,與中國合作,并為中國人民謀福利’的方針,力爭實現所有人的糧食和營養安全。”
? 聯合國糧農組織圖片 | 20世紀80年代,在四川樂山,一場由糧農組織與當地農業部門共同舉辦的秋大豆技術培訓會正在舉行
文康農在采訪中顯得非常樂觀和自信。他向我們表示,他非常喜歡自己的中文名字。
這個根據姓和名諧音挑選了“文康”二字之后又加了一個“農”字的名字,充分體現和表達了他在聯合國和駐在國這個多元文化大背景下致力于實現人類健康、促進實現可持續農業發展的決心和愿景。
關于糧農組織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宣告該組織成立的第一屆大會于1945年10月在加拿大魁北克舉行,從此確立了它作為聯合國專門機構的地位。
這一負責引領全球消除饑餓的聯合國專門機構的目標是實現所有人的糧食安全,確保人們能夠定期獲得充足的優質食物,擁有積極健康的生活。
糧農組織擁有超過194個成員國,并在全球130多個國家開展工作。中國于1973年恢復為糧農組織成員。1982年,糧農組織宣布設立駐中國代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