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編輯導語:隨著電商平臺的不斷發展,電商平臺的運營方式變得更多,一些平臺開展了會員機制,加深用戶的留存率以及增加轉化;不同會員系統的一些特權也不一樣,進行合理的分布以及運用能更好發揮效果;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會員系統設計的分析,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在電商系統里,必不可少的就是會員系統了,會員系統主要分為to C和to B,相比與傳統企業的CRM系統,功能相對簡單。
對于電商系統,會員系統主要分為to C和to B,相比與傳統企業的CRM系統,功能相對簡單。
to C的會員管理主要包含會員基礎信息管理、會員成長體系和積分體系這三部分;有to B業務的會員管理系統還涉及到B端用戶的組織架構管理、客戶拓展等功能。
在B2B2C的電商平臺的會員管理中,還需要對會員體系進行分層,每個店鋪都可以對其會員進行獨立管理;提供平臺會員、店鋪會員體系獨立存在,獨立運營,并且可交叉匹配,統一管理平臺用戶信息。
先想象下場景,當用戶從客服入口進來,咨詢了一個訂單,用戶的陳述一般是“我的訂單怎么還沒發貨”、“剛在你們這買的衣服尺碼小了” 等等主觀陳述。
客服的第一反應“這個用戶是誰?”、‘買過什么?’等,這時候就會去會員系統中查詢用戶信息。
會員的基礎信息管理是聚合關于用戶信息的一個出口,包括用戶的基本信息、優惠券信息、訂單信息、售后信息、會員等級、會員積分、會員余額等內容,可以看出會員系統還涉及到與其他系統之間的一些信息交互。
在會員等級管理中,有個經常用到的詞:成長值——用戶的成長值決定了用戶的會員等級。
以目前最大的兩家電商平臺為例,淘寶的成長值叫做“淘氣值”,不同的淘氣值對應不同的會員等級(普通會員、超級會員、APASS);京東的成長值就叫做“成長值”,不同的成長值對應不同的會員等級(注冊會員、銅牌會員、銀牌會員、金牌會員、鉆石會員 )。
這兩家電商的會員成長體系采用的是兩種不同的模型:RFM模型和用戶行為增長模型,也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兩類模型,會員成長值是根據不同的成長策略進行量化賦分;電商中主要對用戶的登錄、購物、評價、曬單等行為進行評估,來計算會員的成長值。
會員等級管理中,針對不同用戶,推送不同的內容,發不同類型的優惠券,實現用戶運營自動化。(吸引新用戶,留住老客戶)
在設計會員等級與成長值的對應管理時,首先就要想清楚會員等級和會員權益的對應關系。在數據的基礎上劃分會員等級,保證最高等級到最低等級的會員分布比例,而不能隨性定級。
還有就是在設計會員等級時,思考一定要深入,如:刪除會員等級時,會重新調整對應會員的等級, 原有的會員會發生變化,產品經理就要判斷好,修改后,會員是采取升級好還是降級好?
當然是升級好,就算決定修改,但還是影響后面新增的會員,不會對現有會員進行降級處理,當會發生降級的時候保持用戶等級不變,起碼不出現降級的現象,從開發方向也好實現,從用戶方向也合理。
用戶等級分類:
設計意義:可以通過會員分類對會員進行更加有效管理。
1)新用戶:
運營:傳達平臺的價值,同時去培養用戶使用的習慣。
2)普通會員:普通會員、中級會員
運營:通過活動,將新用戶篩選和轉化至活躍用戶。
3)核心用戶:VIP會員、銀卡會員
運營:以策劃參與度高、推老帶新,消費和傳播的主力軍。
4)種子用戶:金卡會員、至尊會員
運營:提升服務附加值、和優惠福利。
后續更新:
本文由 @likeshop奶蓋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