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欣賞”,本身沒有標準
“欣賞”,從字義上能理解其基本含義,“欣”,是意識形態的東西,說的是心情喜悅;“賞”,是行為方式的表現,說的是情愿付出。都屬于思想、精神層面的事情(“嫉妒”是“欣賞”的反義詞,暫且不論)。
先講一個故事,宋代大文豪蘇軾非常喜歡談佛論道,和佛印禪師關系很好。有一天他登門拜訪佛印,問道:“你看我是什么。”佛印說:“我看你是一尊佛。”蘇軾聞之飄飄然,佛印又問蘇軾:“你看我是什么?”蘇軾想難為一下佛印,就說道:“我看你是一坨屎。”佛印聽后默然不語(也許是氣的說不出話)。于是蘇軾很得意的跑回家見到蘇小妹,向她吹噓自己今天如何一句話噎住了佛印禪師。蘇小妹聽了直搖頭,說道,“哥哥你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萬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別人也就都是一坨屎。”
人常說,“欣賞”情,人人都有。雖然“欣賞”來自于內心的“喜歡”,但是,很多時候的“喜歡”是說不出理由的,而“欣賞”是有理由的,根本在于人的認知能力,或者可以稱之為“水平高”。這就是“素質”,就是“修養”。
“素質”高,來自于自身眾多的認知,也就是學習與實踐。能立竿見影的行為,接觸“琴、棋、書、畫”比較直觀。會讓學習者“欣賞”到很多東西,能看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有助于個人的思維能力、生存能力和創造能力。
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