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內急的時候你和廁所的距離。而是明明已經蹲下了有便意,“它”就是不出來,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這種經歷,總感覺想大便,但就是拉不出來……
1.肛裂和痔瘡
痔瘡和肛裂都會導致肛門處的疼痛,引起肛門括約肌的痙攣,就會使排便延遲。或者肛門如果一直受到刺激的話,會讓你感覺有大便要出來了。
造成肛裂和痔瘡的原因首先來自大便異常,比如大便太硬太粗,如果肛門的適應性差的話,就會造成肛管裂開。不僅僅是便秘會造成肛裂,腹瀉也是會造成肛裂的。
還有生理原因也會造成肛裂和痔瘡,比如解剖缺陷以及肛門內括約肌的痙攣。
2.不良坐姿導致
不良坐姿也會引起肛裂和痔瘡的發生,進而間接影響排便的進度。
什么樣的坐姿會影響到肛門呢?就是長期很放松地坐在凳子上。因為這樣坐著,肛門處于打開的狀態,時間長了就會導致肛裂和痔瘡的發生。
3.不良的飲食習慣
如果沒有吃對,比如飲食缺乏蔬菜和水果,還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比如谷類、豆類等,腸道蠕動減慢,有便意的時候大便太硬也拉不出來。
1.腸胃功能紊亂
腸胃功能紊亂具體會有惡心、嘔吐、反酸、噯氣、腹部疼痛或不適、飽脹感、厭食、消化不良等表現,此外,患者平時也會有經常想排便的感覺。腸胃功能紊亂多與體內酸堿度失衡、菌群失衡有關,患者應注意及時就診。
2.腸息肉
如果平時老是有想大便的感覺,但去了廁所卻怎么也拉不出來,考慮是得了腸息肉。腸息肉即腸道里長了息肉,它會導致腸道管堵塞,給患者帶來不適感。對待腸息肉,患者可接受手術對其進行切除。
3.慢性腸炎
若發現自己身體日漸消瘦,而且大便次數過多(一天幾次過十幾次),大便時有不凈、不盡、不爽之感,或者肛門下墜,這些情況考慮到是慢性腸炎引起的。對待慢性腸炎,患者除了要聽從醫囑積極接受治療外,還應該注意規律飲食與規律生活。
1、仰臥或立位或坐凳稍抬屁股,雙腿分開;
2、注意力集中在會陰肛門部,收縮腹部、臀部、盆腔底部的肌肉;
3、隨呼吸將肛門一緊一松,一提一放;
4、吸氣時肛門收縮上提,呼氣時放松;
5、堅持20-30次,連續30日后休息7日繼續進行。
健康2021健康科普排位賽便秘
關注@妙手醫生健康
陳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