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張小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鄭劍瑾 周勇/攝
慶元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提供
深入百山祖國家公園,猶如走進一幅幅中國山水畫實景地,每個人都被這美不勝收的自然美景所征服。這里群峰聳翠,重巒疊嶂,江浙第一峰黃茅尖,海拔1929米,位于鳳陽山片區,第二高峰百山祖,海拔1856.7米,坐落百山祖片區。
這里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多達1390座,1600米以上山峰50座。百山祖國家公園在垂直空間上跨越了中亞熱帶、北亞熱帶、暖溫帶和中溫帶等四個氣候類型,形成“四季分明,冬暖春早,降水豐沛、雨熱同步”的特征,保存了大面積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頂極群落。
資料顯示,百山祖國家公園植物資源富集,現已記錄野生維管束植物2102種,其中種子植物1829種,蕨類植物273種。有百山祖冷杉、南方紅豆杉、紅豆杉、鐘萼木、銀杏和莼菜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31種,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的珍稀瀕危植物90種,中亞熱帶浙閩沿海山地常綠闊葉林生態地理區中70%的維管束植物種類都可以在這里發現。
從百山祖鎮出發,驅車到海拔1500米左右的管理站,然后徒步上山,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伴著一條清澈的小溪曲折而上,在距離山頂幾十米處,就可以見到隱藏于密林深處的百山祖冷杉。它其貌不揚,很難發現它與周圍的普通松樹有什么不同。百山祖冷杉目前僅存3株母樹,生長于百山祖主峰西南側1700米以上的亮葉水青岡林中,它是百山祖國家公園特有的珍稀瀕危植物,也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987年被國際物種保護委員會(SSC)列為世界最瀕危的十二種植物之一。
慶元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錢報記者,這個和白堊紀恐龍同一時代的“植物活化石”是中國東南大陸唯一的冷杉屬植物,屬松科常綠喬木,最高株達17米,胸徑80厘米;冷杉雌性同株,5月開花,11月球果成熟,是我國特有古老殘遺植物,對研究植物區系和氣候變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1963年慶元縣林業工作者吳鳴翔等人在密林中發現了與一般冷杉不太相同的冷杉種,1976年被認定為新種,并正式命名為百山祖冷杉。這是一種中國特有的古老孑遺植物,繁育能力極差,經多年觀測記錄,平均5—6年才開花結果一次,種子自然萌發率極低,僅于1992年和2012年兩次人工繁育成功原生樹幼苗。百山祖冷杉如此瀕危不僅僅因為種群個體太少,更重要的是其聚集養分以開花結實的間隔期長,且個體間形成生態差異,自然有性繁殖十分困難,常規人工無性繁殖成功率極低。
鳳陽山—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以來,林業工作者對百山祖冷杉進行了搶救性保護,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原生群落逐漸恢復,2018年在母樹周圍自然萌發了一批幼苗,初步標記統計共130多株,是近年來通過自然萌發出苗成活率最高的一次。由于百山祖冷杉生長極緩慢,這些幼苗距成熟還有較長的時間和諸多不確定因素,百山祖冷杉仍將長期處于極危狀態。
景區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這次成功培育百山祖冷杉野生幼苗,有助于進一步了解百山祖冷杉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同時也為擴大百山祖冷杉天然種群創造了條件,為逐步擺脫百山祖冷杉極度瀕危狀況奠定基礎。接下來,管理處將加強對這些幼苗的監測和保護,采取人工培土等措施人工促進百山祖冷杉天然更新。
周邊游推薦:石龍山、巾子峰、龍巖村等
石龍山主峰海拔只有597米,位于慶元縣城一角,登上步道大多是平整的石梯,海拔不高且沒有驚險曲折的山路,是老人小孩登山鍛煉的最佳選擇。石龍山半山腰那一片蒼翠的竹林,散發著竹葉香氣,陽光透過枝葉將石梯斑駁,仿佛令人感覺跌進了仙俠世界中,幻想自己成為一代俠客,仗劍走天涯。
石龍山內,坐落著石龍山烈士陵園,記錄著為這座城市革命奉獻的前輩,這里是麗水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慶元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片灑滿了熱血的紅色土地,足以讓人們肅然起敬。從山腳到山頂,春意一路蔓延,讓小城慶元的春天有了更多的層次和韻味。
毛長森 攝
巾子峰,慶元綠谷之地,森林覆蓋率高達98%,負氧離子含量8000多個/cm3,坐擁萬畝次生森林。麗水十大峽谷之一的“千崗峽”,古“濛洲八景”中的“巾子祥云”“百丈龍湫”“槎水春瀾”均分布在公園境內,千崗峽更是勝景疊出,美不勝收。還有森林浴道、神龜祈福、透云谷、龍須瀑、淑女瀑等景點,公園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優良的森林浴場。
信步巾子峰,登高望遠,細細感受慶元春日的生機活力,迎著朝陽,順著暖風,越過山脊,耳邊環繞著鳥鳴,四周皆是綿延的綠意。
沈世崗 攝
龍巖村是一座記載著慶元香菇淵源歷史的文化古村,是香菇種植鼻祖“吳三公”的故鄉,村莊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村民世代以栽培香菇為生。龍巖村作為吳三公的故鄉,至今保存著很多與吳三公有關的事象與遺跡,包括吳三公祠、吳三公故居、吳三公墓等。龍巖村的各處都體現著香菇文化。龍巖村現存的《吳氏宗譜》也記載了吳三公的事跡。每逢農歷三月十七(吳三公的生日)、農歷八月十三(吳三公的卒日),龍巖村民都會在吳三公的神位前,點燭上香,供筵祭祀,形成龍巖村特有的香菇文化。
勤勞樸實的慶元山民生活在此,炊煙裊裊,飄出飯菜香氣,仿佛行走在自己的老家。
距龍巖村不遠處便是百山祖景區眾多著名景點之一的“三井溪”,三井溪有三井,當地人稱龍井,三井即上龍井、中龍井、下龍井。
有一說法是龍井即冰臼,是第四紀冰川遺跡,距今已有200至300萬年。三井溪的風景在水,溪邊有一游步道,與水色清凌的河道并行。水的清例,水的韻律,只有來到此處的人才會得知究竟有多震撼人心。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