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養一頭豬能賺多少錢?”
這應該是每個養豬人最關心的事情,盡管現在豬周期受非瘟疫情影響完全被打亂,但大家養豬怎么都是想要創收的。就在五一放假前農業農村部公布了《2021年一季度生豬產品信息》,這份信息中不僅顯示了中國養豬業的生豬存欄、出欄、屠宰量的情況,同樣也給出了養豬人高度關注的養豬“盈利值”。
關于每頭豬的成本和利潤,農業農村部分別給出了全國3月份散養和規模化豬場的權威數據。
我們先從散戶的數據談起,《2021年一季度生豬產品信息》顯示全國3月份散養生豬每頭產值為3550.61元,而每一頭的成本則高達2971.49元,那么每頭豬的利潤就只有579.12元!
以上這些數據都是平均值,雖不能契合每一個養殖戶,但也準確地映現了3月全國散養的平均水平。每頭豬579元的利潤也許達不到許多人的預期,畢竟當今要養活、養好一頭豬并不容易;但更扎心的是對比,數據顯示,散戶養豬每頭的利潤比去年下降了31.63%!
散戶養豬利潤出現如此大的下降,主要是受到了“成本提升、豬價下降、出欄增加”的影響,那么規模化養殖是否也是如此呢?
《2021年一季度生豬產品信息》顯示——3月份規模養殖生豬每頭的產值為3686.38元、成本為2883.96元,每一頭豬的凈利潤是802.42元,利潤同比去年下降27.09%。
通過與散戶的數據對比,不難發現規模化養殖每頭豬的產值相比提升135.77元,但是成本卻下降了87.53元,這也導致規模化養殖每頭豬的利潤比散戶要高233.3元,每100頭豬就是23330元!
以上數據可見——無論是在產值提升還是成本降低上,規模化養殖對比散戶都有明顯優勢。
因此無論是在非瘟常態化的影響之下,還是在增產增收的核心競爭力之中,規模化養殖都將是養豬行業的發展趨勢,腳步也越來越快。
值得重視的是,業內也有不少呼聲稱“家庭養豬不能消失、也不會消失!”這種觀點綜合考慮了中國的社會現狀、農村需求、養豬多元化發展等多方面因素,確有其深刻道理。不過即便是家庭養豬未來應該也會向著“中小規模化、專業化”發展,目前許多大企業推出的“合作養豬”模式已有這方面的雛形。
“每頭豬的利潤在下降”這已經是業內普遍認可的事情,農業農村部的數據也再一次證實了這點。
對于利潤下降的原因,粗略可分為三大塊來分析——成本、豬價、數量。
在成本方面,現在養豬不僅要做好高度嚴格的安全防控,而且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是兩方面的成本增加;此外“養豬不能污染環境”這一點至關重要,許多大豬場都因沒能闖過“環保關”而被關閉,嚴格的環保要求大幅增加了成本,但是從長遠來看“降低污染、保護環境”對全國發展反而是“成本最低”的。
在豬價方面,相信每個養豬人都有目共睹,今年的豬價一改之前的“高高在上”,出現了連續幾個月下滑的趨勢。
在數量方面,《2021年一季度生豬產品信息》中顯示——1季度生豬出欄17143萬頭,同比增長30.6%;1季度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量為4884.86萬頭,同比增長高達39.06%!在不少人看來,數量的增長是必然的,隨著中國養豬業對非瘟的認識越加深刻,防控工作日趨成熟,養殖戶的信心開始回暖,中國整體生豬存欄自然也就迅速增長,每頭豬能分到的市場利潤則必然會下降。
當然,關于“成本提升、豬價下降、出欄增加”仍有大量因素導致,中國養豬業已經在“危機”中度過了“危”的絕大部分,接下來就看各位如何把握“機遇”了。
在未來的養殖格局中,隨著中國養殖水平的整體提高,集團豬場與家庭小規模養殖齊頭并進,我們的養豬業會在適應了非瘟后越走越好。
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