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世紀恒通在線溫馨提示: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經過漫長歷史發展沉淀下來的精華,是語言運用的典范。誦讀古詩詞可以加強學生練字達意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基于此,統編版小學《語文》一到六年級教材在課內及“日積月累”部分選編了113篇古詩詞,既有理解運用的要求,也有誦讀品析的期望。我們將按年級順序逐一鑒賞品讀,以饗讀者。
【注 釋】
①李白 (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 “謫仙人 ”,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為 “詩仙 ”,與杜甫并稱為 “李杜 ”。李白的詩歌豪放新奇,想象力非常豐富,而且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和素材,著有《李太白全集》。 ②古朗月行: “朗月行 ”為樂府 “雜曲歌辭 ”中的曲名,李白在這里借用古曲的題目,所以前面加一 “古 ”字。③呼:稱作。 ④白玉盤:白玉做成的盤子。 ⑤瑤臺:傳說中神仙的居所。 ⑥仙人:傳說月中居住著仙人。也傳說是駕月的車夫,叫舒望,又名纖阿。 ⑦桂樹:傳說月宮中有桂樹。⑧團團:圓圓的樣子。 ⑨白兔搗藥:傳說月宮中有白兔在桂樹下搗藥,又稱 “玉兔搗藥 ”。⑩餐:吃。
【譯 文】
小的時候不認識月亮,把圓月稱作白玉盤。
又猜想是天宮中的明鏡,飛到青藍色的云端。
還似乎能看到月宮中仙人垂著兩只腳坐在樹上,而桂樹長得圓圓的。
玉兔把藥搗好以后,請問是給誰吃呢?
【賞 析】
這首詩不僅有意境,而且非常有童真的情趣,本處為節選的前八句 (教材中則節選了前四句 )。詩中先寫自己兒童時期對月亮的認識,認為是“白玉盤”“瑤臺鏡”,以生動的形象展現出月亮的皎潔可愛,令人感到十分新穎、有趣。而“呼”“疑”這兩個動詞,也傳達出兒童的一種爛漫形象。隨后,詩人開始借用傳說,以神話傳說中的仙人、桂樹、玉兔等,展現出一幅奇妙的月亮上的情景,讓人感受到月亮上的美妙生活。而詩歌最后的問句,則準確地表達了兒童幼稚、好奇的心理以及非凡的想象力。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或者點擊我們的主頁查看更多有趣的知識內容吧!
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