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俗話說“世間最親骨肉親,斷了骨頭連著筋”,兄弟姐妹是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當一奶同胞陷入困境,比如突然離世,你會收養他們的孩子嗎?
這是一個有些悲觀的話題,卻十分考驗人性。有人在網絡上發帖詢問,答案很暖心,絕大部分網友表示,愿意收養,責無旁貸。
林莉(化名)和姐姐相差10歲,姐姐在她的印象中更像是“半個媽”。姐姐對她從小照顧有加,在姐姐工作后,更是一力承擔起妹妹的學費,給父母減輕了不少負擔。
姐姐婚后生下一個可愛的外甥,林莉也十分喜歡。在外甥5歲那年,姐姐和姐夫因意外雙雙離去,外甥成為了“孤兒”。
父母年老體衰,林莉剛剛結婚,她和丈夫最終做出一個決定,領養姐姐的孩子,正式落戶成為自己的娃。
林莉能做出這個決定,丈夫的支持起了很大的作用,“姐姐的孩子就是我們的孩子”。
小兩口結婚就有了大兒子,經濟上負擔是重一些,可一想到能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讓父母安享晚年,林莉覺得再辛苦都值了。
而聽說了她家的事情后,同事和朋友也都很佩服,公司也很照顧她,“這年頭,能做到這點的不多了”,同事感嘆道。
這就像是現實版的《小歡喜》,林磊兒在媽媽去世后,被小姨和姨夫領到家里,受到了很好的照顧。
在網上有這樣一個帖子,情況有些不同,她問的是“如果你的兄弟姐妹不在了,其配偶還在”,遇到這種情況,你會幫他養孩子嗎?
會收養,因為割不斷骨肉親情
當《小歡喜》中方一凡對著林磊兒說“我們倆是有著四分之一血緣的兄弟”時,電視機前不少觀眾都被感動了。
兄弟姐妹的孩子身上和自己流著一樣的血,因不忍心看著孩子受苦,所以選擇自己收養,“娘親舅大”不是說說而已。
不會收養,不想被道德綁架
對于這種情況,也有很多理性派表示,建議孩子由自己尚在的父母撫養,而不該由自己接手。
首先經濟上的壓力自不必說,不想被親情道德綁架,自顧不暇,圣母婊請閉嘴。
其次,父母尚在人世,作為親戚提供一定的幫助是可以的,但不想全盤接手,到最后養出“白眼狼”,畢竟在法律上父母有撫養子女的義務,兄弟姐妹還輪不上。
假若“雙親不在”,那么“責無旁貸”
如果雙親都不在了呢?你會撫養他們留下的孤兒嗎?對于這種情況答案出奇的一致:雙親不在,責無旁貸!
我們身上流著同樣的血脈,看著孩子無依無靠,自己也會良心不安。
一家人不是就該互幫互助嗎?誰能保證自己的一生一帆風順?自助者方有天助,保持一顆良善之心和骨肉親情,這才是良好的社會風氣,人類不也靠著“集體取暖”走到今天的嗎?
兄弟姐妹的孩子也是可以收養的,但是要符合一定的條件,而民間所謂的“過繼”,更多是說說而已,在法律上不作數的。
有的人收養兄妹的子女,會給他一個“合法的身份”,一般對于孩子較小的,可能會讓他改口稱呼自己為“爸媽”。
而有的親戚即便是事實上收養了孩子,也是為了給兄弟姐妹“留后”,不想強迫孩子去改變什么。每個家庭和孩子的情況不同,不一而足。
別管收養誰家的孩子,夫妻一定要協商一致,綜合考慮自家的經濟、精力、資源分配等情況,慎重做決定,“有心無力”的情況下,還不如不開始,以免孩子受到二次傷害。
最后,反過來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陷入絕境,你的兄弟姐妹會收養你的孩子嗎?
馬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