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1天圖文打卡挑戰
毛澤東《西江月·井岡山》和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同樣寫了以少勝多的戰役,但是讀來卻有明顯的不同味道。
1,不同的寫作背景:
《西江月》是1928年毛澤東聽到重要的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的匯報欣然抒寫的。《念奴嬌》是戰事越千年后,蘇軾被貶黃州來到古戰場的追思傷懷之作。
2,不同的戰役場面:
《西江月》寫兩軍對壘,敵我懸殊,形勢嚴峻,“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戰勝原因是“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結果是“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念奴嬌》戰爭場面寫的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戰勝原因“雄姿英發,羽扇綸巾”的風流周郎這樣的英雄。
3,不同的抒寫重筆:
《西江月》描寫戰爭場面恢宏,贊揚了艱苦奮戰、眾志成城的井岡山精神,這也是我們今天戰勝疫情和其它一切困難的法寶。
《念奴嬌》主要寫了對山河長存、人生如夢的慨嘆,寫了個體英雄周郎,一個風流儒將,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暗含了自己不得志的對比。
4,不同的胸懷:
《西江月》表現出寬廣豪邁的胸懷,是對革命形勢的喜悅和對眾志成城精神的贊揚。
《念奴嬌》表現出來因個人的郁郁不得志對英雄形象的崇拜,蘇軾畢竟是豪放曠達的,在他的豪放詞句里表現了懷才不遇的淡淡的憂傷。
附:
西江月·井岡山
· 毛澤東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 ·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馬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