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安全感是第一需求。然而事實上,在童年時期遭受情感創傷的人,長大以后內心會缺乏一定的安全感。
內心有安全感的人和缺乏安全感的人,性格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更容易適應環境,更加信任他人;后者難以適應環境,更加敏感而多疑。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指出,安全感是“一種從恐懼和焦慮中脫離出來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覺”,支撐起生命和心理健康。擁有它的人,主觀滿意度高,樂觀自信。缺乏它的人,生活滿意度低,焦慮恐懼。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下面這5種表現,都是缺乏安全感所致。
(1)喜歡展示自己的成就
缺乏安全感的人會不斷地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成就,希望獲得他人的贊美或認同。或者用故意謙虛的方式夸耀自己。
(2)喜歡抱怨一切
心理學上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越是自卑的人,越喜歡向他人展示自己的高標準,高要求和遠大理想。因為這么做可以緩解他們自卑的情緒。
因此,他們總是抱怨現在的一切還不夠好,他們覺得自己能做得更好,這樣甚至會給人一種秀優越的感覺
(3)患得患失,優柔寡斷
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不敢去接受美好的事物,他們從內心深處可能認為自己不配,因此外在表現就是患得患失,優柔寡斷。
如果有人向他們表白,他們第一反應就是就是“對方是在逗我呢?”如果一件事不能百分之百確定,他們寧愿相信這不可能。
(4)害怕變化
生活中的任何改變都可能讓缺乏安全感的人感到焦慮和不安,包括去改變生活地點,認識新朋友,做沒有做過的事情。
他們喜歡買同一個品牌的東西,走同一條路,坐在同一個位置。當他們遠離了熟悉的環境時,他們會比常人更容易感到煩躁和焦慮,情緒變化激烈。
(5)對象檢測
除了上面四條的自我檢測外,你還可以從你周圍的人來檢測。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會傾向靠近那些內心強大的人。
測試:你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嗎?
本測評依據安全感量表 (Security Questionnaire ,SQ) 編制。一個人缺乏安全感,心理成長就會停滯,而有安全感的人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要,容易達到自我實現。
請閱讀每一條陳述,判斷與你經常性的感受或行為相符合的程度,不必對任何一條花太多的時間去考慮。
安全感測試:你是否缺愛?_525心理網
了解更多高原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