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四位元代雜劇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雜劇劍作的成就,因此被稱為“元曲四大家”。
一、關漢卿(1219-1301年),元代雜劇奠基人,元代戲劇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號已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其籍貫還有大都人,及祁州人等說,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并稱為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的詩詞: 《滾繡球·有日月朝暮懸》 《碧玉簫·秋景堪題》 《四塊玉·別情》 《一枝花·不伏老》 《梧葉兒·別離易相見難》 《一半兒·題情》 《一半兒·碧紗窗外靜無人》 《沉醉東風》
滾繡球·有日月朝暮懸
關漢卿
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盜跖顏淵: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
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哎,只落得兩淚漣漣。
碧玉簫·秋景堪題
關漢卿
秋景堪題,紅葉滿山溪。松徑偏宜,黃菊繞東籬。正清樽斟潑醅,有白衣勸酒杯。官品極,到底成何濟!歸,學取他淵明醉。
四塊玉·別情
關漢卿
自送別,心難舍,一點相思幾時絕?
憑闌袖拂楊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一枝花·不伏老
關漢卿
攀出墻朵朵花,折臨路枝枝柳。花攀紅蕊嫩,柳折翠條柔,浪子風流。憑著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殘柳敗休。半生來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臥柳。
我是個普天下郎君領袖,蓋世界浪子班頭。愿朱顏不改常依舊,花中消遣,酒內忘憂。分茶攧竹,打馬藏鬮;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閑愁到我心頭?伴的是銀箏女銀臺前理銀箏笑倚銀屏,伴的是玉天仙攜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樓,伴的是金釵客歌金縷捧金樽滿泛金甌。你道我老也,暫休。占排場風月功名首,更玲瓏又剔透。我是個錦陣花營都帥頭,曾玩府游州。
子弟每是個茅草岡、沙土窩初生的兔羔兒乍向圍場上走,我是個經籠罩、受索網蒼翎毛老野雞蹅踏的陣馬兒熟。經了些窩弓冷箭鑞槍頭,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萬事休”,我怎肯虛度了春秋。
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恁子弟每誰教你鉆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頭?我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臺柳。我也會圍棋、會蹴踘、會打圍、會插科、會歌舞、會吹彈、會咽作、會吟詩、會雙陸。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賜與我這幾般兒歹癥候,尚兀自不肯休!則除是閻王親自喚,神鬼自來勾。三魂歸地府,七魄喪冥幽。天哪!那其間才不向煙花路兒上走!
梧葉兒·別離易相見難
關漢卿
別離易,相見難,何處鎖雕鞍?
春將去,人未還。這其間,
殃及殺愁眉淚眼。
一半兒·題情
關漢卿
云鬢霧鬢勝堆鴉,淺露金蓮簌絳紗,不比等閑墻外花。罵你個俏冤家,一半兒難當一半兒耍。
碧紗窗外靜無人,跪在床前忙要親。罵了個負心回轉身。雖是我話兒嗔,一半兒推辭一半兒肯。
銀臺燈滅篆煙殘,獨入羅幃掩淚眼,乍孤眠好教人情興懶。薄設設被兒單,一半兒溫和一半兒寒。
多情多緒小冤家,迤逗得人來憔悴煞,說來的話先瞞過咱。怎知他,一半兒真實一半兒假。
沉醉東風
關漢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時間月缺花飛,手執著餞行杯,眼閣著別離淚,剛道得聲保重將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萬里。
二、白樸(1226-約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也有資料顯示可能是山西曲沃縣,在河曲縣為他修有白樸塔。后徙居真定,晚歲寓居金陵,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雜劇作家。
白樸的詩詞: 《天凈沙·秋》 《清平樂·朱顏漸老》 《念奴嬌·江山信美快平生》 《天凈沙·春》 《天凈沙·冬》 《天凈沙·夏》 《水龍吟·倚天鐘阜龍蟠》 《得勝樂·秋》
天凈沙·秋
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清平樂·朱顏漸老
白樸
朱顏漸老。白發添多少。桃李春風渾過了。留得桑榆殘照。
江南地迥無塵。老天一片閑云。戀殺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念奴嬌·江山信美快平生
白樸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覽南州風物。落日金焦,浮紺宇,鐵甕獨殘城壁。云擁潮來,水隨天去,幾點沙鷗雪。消磨不盡,古今天寶人杰。
遙望石冢*然,參軍此葬,萬劫誰能發。桑梓龍荒,驚嘆后、幾度生靈埋滅。往事休論,酒杯才近,照見星星發。一聲長嘯,海門飛上明月。
天凈沙·春
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天凈沙·冬
白樸
一聲畫角譙門,半庭新月黃昏,雪里山前水濱。
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天凈沙·夏
白樸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
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水龍吟·倚天鐘阜龍蟠
白樸
倚天鐘阜龍蟠,四時青壁云煙潤。陂陀十里,蒼鬢夾路,清風緩引。蘭若西邊,草堂別崦,遺基猶認。自猿驚鶴怨,山人去后,誰更向、此中隱。
獨愛丹崖碧嶺,枕平川、人家相近。登臨對酒,茱萸香細,莓苔坐穩。老計菟裘,故應來就,林泉佳遁。怕煙霞笑我,塵容俗狀,把山英問。
水調歌頭·北風下庭綠
白樸
北風下庭綠,客鬢入霜華。回首北望鄉國,雙淚落清笳。天地悠悠逆旅,歲月匆匆過客,吾也豈瓠瓜。四海有知己,何地不為家。
五溪魚,千里菜,九江茶。從他造物留住,辦作老生涯。不愿酒中有圣,但愿心頭無事,高枕臥煙霞。晚節憶吹帽,籬菊漸開花。
三、鄭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字德輝,漢族,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平陽襄陵人。鄭光祖從小就受到戲劇藝術的熏陶,青年時期置身于雜劇活動,享有盛譽。但他的主要活動在南方,成為南方戲劇圈中的巨擘。...
鄭光祖的詩詞: 《正宮·門前五柳侵江路》 《蟾宮曲·敝裘塵土壓征鞍》
正宮·門前五柳侵江路
鄭光祖
門前五柳侵江路,莊兒緊靠著白萍渡。除彭澤縣令無心做,淵明老子達時務。
頻將濁酒沽,識破興亡數。醉時節笑捻著黃花去。
蟾宮曲·敝裘塵土壓征鞍
鄭光祖
敝裘塵土壓征鞍,鞭倦裊蘆花,弓箭蕭蕭,一徑入煙霞,動羈懷,西風禾黍,秋水蒹葭,千點萬點,老樹寒鴉,三行兩行,寫長空歷歷。
雁落平沙,曲岸西邊,近水灣魚網綸竿釣,斷橋東壁,傍溪山竹籬茅舍人家,見滿山滿谷,紅葉黃花,正是凄涼時候,離人又在天涯。
四、馬致遠(約1250-約1321至1324間),一說字千里,號東籬,,被后人譽為馬神仙,漢族,元代著名戲曲家,元大都人,原籍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他晚于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約在公元1250年,卒年約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
馬致遠的詩詞: 《天凈沙·秋思》 《壽陽曲·遠浦帆歸》 《雙調·撥不斷》 《清江引·林泉隱居誰到此》 《雙調·夜行船》 《清江引·西村日長人事少》 《落梅風·人初靜》 《金字經·絮飛飄白雪》
壽陽曲·遠浦帆歸
馬致遠
夕陽下,酒旆閑。兩三航未曾著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
雙調·撥不斷
馬致遠
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辭飲,
君若歌時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
醉和醒爭甚!
清江引·林泉隱居誰到
馬致遠
林泉隱居誰到此,
有客清風至。
會作山中相,
不管人間事。
爭甚么半張名利紙!
落梅風·人初靜
馬致遠
人初靜,月正明。紗窗外玉梅斜映。
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時一般孤零。
撥不斷·菊花開
馬致遠
菊花開,正歸來。
伴虎溪僧、鶴林友、龍山客;
似杜工部、陶淵明、李太白;
有洞庭柑、東陽酒、西湖蟹。
哎,楚三閭休怪!
落梅風·因他害
馬致遠
因他害,染病疾,
相識每勸咱是好意。
相識若知咱就里,
和相識也一般憔悴。
落梅風·實心兒待
馬致遠
實心兒待,休做謊話兒猜。
不信道為伊曾害。
害時節有誰曾見來?
瞞不過主腰胸帶。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王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