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網上流傳著“布達拉宮黃金占世界一半”這樣的傳聞;一傳十十傳百,信以為真的人越來越多。不可否認,布達拉宮是西藏的地標,信眾們的信仰支柱,是一個可列入“此生必去一次”的傳奇景點。
布達拉宮位于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市區,矗立在海拔約為3700多米的瑪布日山上;集宮殿、城堡和寺院于一體。這座依山而建的宮殿,由紅宮、白宮兩大部分組成,外13層內9層;無論遠看還是近看都給人圣潔又雄偉的感覺。宮殿的主要配色有紅、白、黑、黃四種顏色,在顏色上也暗藏玄機。白色代表和平;黃色代表繁榮興盛;紅色代表勇敢和政權;黑色則代表著嚴肅嚴厲。
布達拉宮建于公元7世紀,是松贊干布為來吐蕃和親的文成公主而建,后大部分毀于戰火,規模也日益縮小;到了清初布達拉宮開始重建和擴建,直到1936年靈塔殿建成后,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模樣。由于布達拉宮歷來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因此這里的珍寶無數,金碧輝煌也可以理解;尤其是在黃金方面的用料,更是“喪心病狂”。
據測算,布達拉宮用了近30噸黃金和10萬余顆寶石,連屋頂都是純金的,可以說是我國含金量最高的建筑了。特別是是宮殿里的5座靈塔,塔面金皮耗費3721公斤的黃金,塔身鑲有珍珠、寶石、珊瑚、琥珀、瑪瑙等18677顆;就算宮殿內光線昏暗,靈塔也流光溢彩,極盡華美。
布達拉宮的屋頂又稱金頂,位于布達拉宮的最高處,修建時大約也用了3000公斤的黃金。然而,要說世界上一半的黃金都在布達拉宮,那肯定是夸張說法。因為2019年底,我國官方公布的黃金查明資源儲量就達到了14131.06噸,還不算民間的擁有量;連我國的一半都沒達到,又怎么可能達到世界的一半呢?
在布達拉宮參觀時,這些黃金珠寶帶來的視覺沖擊固然震撼,但實際用量并沒有網傳的那么夸張。其實,除了黃金之外,宮殿里數以萬計的藏品才是稀世珍寶,比如釋迦牟尼的舍利子、歷代朝廷敕封的金印玉冊、近千座佛塔、上萬座塑像、上萬幅唐卡;還有貝葉經、甘珠爾經等珍貴經文典集等等。任何一件文物都是價值連城,相比之下黃金珠寶可能是最“不值錢”的了。
而對于我們炎黃子孫來說,整座布達拉宮都是歷史、人文、建筑、宗教藝術的瑰寶,它的價值才是至高無上,不可估量的。布達拉宮就像一座“西藏歷史的博物館”,是我們了解藏文化的一把神圣的鑰匙。
你想來布達拉宮近距離觀賞這座雪域圣殿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高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