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四郎
天下風云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一
從現在回頭想想2000年,很難讓人立刻想起像《你好,李煥英》里那樣鮮明的時代印記,彼時物資并不匱乏,娛樂豐富多彩。
那似乎是一個,與今天的一切都很相似的時期。
所有人都沉浸在跨世紀所帶來的興奮中,經久不衰,全民都在討論千年蟲,即便很多人都不會使用甚至還沒有觸碰過電腦。
有數據顯示,2000年,全國網民不過2000多萬。更讓人已經忘懷甚至難以想象的是,當時多數家庭還沒有裝座機,中國移動是2000年4月才成立的。
當時的夫婦都扎堆生“千禧寶寶”,多年后無數被起名為千禧的孩子中有一個成為了全國聞名的“四字弟弟”。
只是,這些家長萬萬沒想到,當時扎堆在龍年生下孩子,導致2018年高考人數劇增到了975萬。
00后相繼成年并迅速拿到了駕照,易烊千璽也在2020年成為寶馬代言人。
有這樣一個參照之后,再回憶起20年前的中國汽車市場,是不是能夠帶動起一絲當年的思緒呢?
二
對汽車市場略有關注的人大概都知道,我國早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產銷市場,年產銷量都在2000萬輛以上。而在2000年,這一數據在兩位數增長的背景下,也剛剛超過200萬輛。
所以不必懷疑記憶出錯或者出現了曼德拉效應,80后以及90后的童年里,真的沒有汽車。因為20年前,除了最先富起來那一小部分人之外,很多人別說買,甚至都沒有坐過小汽車。
那時候汽車還沒有大規模走進尋常百姓家,2003年井噴之后,私人購車的比例才第一次超過50%成為消費主力,在那之前,你看到的汽車大多是公家的。
彼時我國還是自行車大國,家里買輛摩托車,也許就已經是眾人眼中的中產了。
2000年的中國汽車市場,轎車還不是主流,更遑論SUV,當時的市場是微車、微貨、輕客、輕貨的天下。
千禧年,大眾已經封神,通用剛成立3年還未成氣候,豪華車市場奧迪更是一枝獨秀,奧迪A6橫空出世,縱橫多年。
捷達、桑塔納、富康組成“老三樣”,熱銷多年后,前兩者成為德系車的“性價比”代表銷量常青,富康卻早已不在江湖任人憑吊。
那時的汽車江湖有多混亂,完全無法想象,《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是直到2005年才出臺,無序競爭的業態才得到規范。
在那之前,汽車走私、拼裝的地下江湖已經極具規模,一如蘋果手機最初火爆那幾年“水貨”的盛行,以及流行一時的“攢”出來的臺式電腦。
在世紀之交最著名的那場特大走私案中,汽車一項達到3588輛,案值17億元人民幣。
三
世紀之交明明發生了很多大事,但現在想來,真的都已經印象朦朧。
朝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和金大中當年舉行了歷史性的會晤,韓國的汽車品牌距離正式進入中國還差了一件全球矚目的大事。
時隔多年我們才知道,在韓國當總統竟然是一個風光背后的高危職業,韓國的汽車也同樣風光過后步履維艱。
當年11月,周杰倫發行了第一張同名專輯《Jay》正式出道,這張專輯如今已經演變成勵志故事:周杰倫吃了10天泡面寫出50周歌,終于出了專輯,此后一發不可收拾。
如今,他已經鮮少出現在公眾視野,成為了“不見其人,只聞其聲”的江湖傳說,一旦有運作,便能引發一波“爺青回”。
2001年,中國加入WTO,全世界的汽車品牌,甚至于一些已經停產半個世紀之久的品牌,終于可以前赴后繼地涌入中國。
寶馬還是快了一步,2002年即在中國成立了合資公司華晨寶馬,馬不停蹄地推出了國產轎車325i。豪華車市場從此不再一家獨大。
北京現代也于同年成立,憑借著伊蘭特屢創佳績,時隔多年沒想到,這個曾經的“新三樣”之一,也湮沒在了時間里。
北京奔馳則成立于2005年,當時是由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重組而來,變更為北京奔馳-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
直到現在,偶爾在街頭還能看到寫有北京奔馳-戴克字樣的汽車。2007年戴姆勒集團出售了克萊斯勒的股份,2010年,國內的合資公司才更名為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
因此,豪華車真正在銷量上呈現出三足鼎立的狀態,是這幾年才發生的。
此前雖然也有三強之說,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奧迪在中國的銷量遠超奔馳和寶馬,甚至是后兩者的總和。
四
2000年之后,中國汽車產銷量一直以相對平穩,每年幾十萬至一百多萬輛的增量增長著,2008年,增長突然放緩了一下,第二年卻一發不可收拾。
2009年,汽車產銷一越超過1300萬輛,這是中國汽車產銷量第一次超過千萬量,增長幾乎達到50%。
不過,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以來,全國上下熱血沸騰,一切增長都不足為奇。
此后房價一路高漲,汽車價格卻是屢創新低,所以從2008年938萬輛的汽車銷量,到2010年的1800多萬輛,也是不足為奇。
只是,那樣屬于全民的瘋狂,那樣實業造神的時代,終究一去不返。
2000年,特斯拉還是一個歷史人物,三年后才成為汽車品牌,四年后才迎來了馬斯克這位投資者、董事長。
2000年時的李想剛剛注冊泡泡網,距離汽車之家的創建還有五年。
2000年的李斌創立了易車服務網,距離重新發布易車網還有四年。
二十年后,特斯拉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公司,8000多億美元的市值遠超第二名的豐田,馬斯克一度成為世界首富,終于可以不計成本地探索太空。
李斌孤注一擲創辦的蔚來,市值近千億,已經超過了通用、戴姆勒和寶馬……
分析認為,盡管新勢力造車在銷量和質量上都與傳統車企相去甚遠,在人材、技術乃至工廠的儲備上也遠遠不及,但估值看重的是發展空間,所以,特斯拉們能夠在估值上超過百年車企,憑借的不是別的,是想象力。
資本憑借想象就可以狂歡,20年前買不起也沒坐過車的我們,今天雖然捏著尚算豐厚的購車款,面對著這場毫無出處的狂歡,依舊無所適從。
而當年的一個個傳說,都已經轉戰幕后,如今當道的英雄,都是資本大家,恨不能在一線手工打造第一輛車的豪情和狠人,仿佛已經遠去了一個多世紀。
天下一言:
資本已至,諸神退讓
陳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