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氣球上給A4紙打孔——學生展示精湛的鉗工技藝。張文魁攝
點鈔、雞尾酒表演、地鐵模擬駕駛、在氣球上給A4紙打孔、宋代點茶技藝表演、醫巫閭山滿族剪紙……4月6日上午,在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體育館內,遼寧省第十八屆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正式拉開序幕。全省166所職業院校共3020名選手在這里同臺競技,各顯其能。
本次大賽由遼寧省教育廳主辦,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等9所職業院校承辦。大賽共包括學生技能比賽、教學能力比賽、中職班主任能力比賽和創新創業比賽四大類。學生技能大賽共設置8組53個賽項,成賽52項。其中,中職組成賽賽項20個,參賽學校115所,指導教師540人,參賽選手829人;高職組成賽賽項32個,參賽學校51個,指導教師1216人,參賽選手2191人。
記者在現場看到,雖然是開幕式,但是展廳內來自各大院校的技能成果展示已經把現場的氣氛烘托到頂點:來自沈陽市外事服務學校的花式調酒讓觀展人員直呼過癮,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寵物犬創意造型設計吸引了大部分女性的目光,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的三維掃描自動檢測技術讓觀者贊不絕口……
開幕式后,比賽正式開始,在軌道車輛技術(高職組)比賽現場,比賽選手分別擔任司機、輔助崗位包括調度人員及車站人員相互協作使用不同的駕駛模式,完成一次往返作業。
比賽過程中,參賽選手分別擔任救援車司機、故障車司機及輔助崗位(由非操作司機兼任)互相協作,在模擬的駕駛室里完成救援聯掛等任務。比賽過程中,還設置了故障處理場景,應急處置場景,考察選手的應急能力等。
據了解,我省已連續舉辦了十七屆遼寧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經過十七年的發展,賽項逐步豐富、規模逐漸擴大、水平逐年提高,形成了“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建”的良性循環,有效檢驗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提高了全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同感,推動了全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為適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今年我省在辦賽模式、選手選育等方面進行調整,采取整合相同門類賽項集中承辦的模式組織,旨在增強職業教育社會認可度,擴大省級賽事影響力,加強示范引領作用。”承辦單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沈陽網、沈報全媒體記者宋宇
(責任編輯:陳曉嵐)
來源: 沈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