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本章節了解婦人雜病的范圍以及發病的原因,一般癥狀和治療原則,熟悉熱入血室、帶下、轉胞及與前陰有關病變的證治;掌握腹痛、臟躁、梅核氣、痛經、月經不調和漏下病的辨證論治。【桃花島陳藥師按】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共有二十一個條文加二條附錄。【第
本章節了解婦人雜病的范圍以及發病的原因,一般癥狀和治療原則,熟悉熱入血室、帶下、轉胞及與前陰有關病變的證治;掌握腹痛、臟躁、梅核氣、痛經、月經不調和漏下病的辨證論治。
【桃花島陳藥師按】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共有二十一個條文加二條附錄。
【第一條】婦人中風,七八日續來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此為熱入血室①,其血必結②,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桃花桃陳藥師按方見嘔吐章節中)【注釋】①熱入血室:證名。歷代對熱入血室有不同解釋:一是指沖脈;二是指肝臟;三是指子宮;指婦人在月經期間感受外邪,邪熱與血相博結于血室所出現的病證。②其血必結:指邪熱與經血互結,以至月經停止不行。【第二條】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①,暮則譫語,如見鬼狀②者,此為熱入血室,治之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注釋】①明了:指神志清楚。②如見鬼狀:指病人好象見到鬼魂一樣發出的叫聲。【第三條】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和,胸脅滿,如結胸①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②,隨其實而取之。【注釋】①結胸:指邪氣結于胸中出現胸悶、胸痛的一類病證。②期門:穴位名。【第四條】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①者愈。【注釋】①濈然汗出:形容周身汗出。【第五條】婦人咽中如有炙臠①,半夏厚樸湯主之。【半夏厚樸湯】(《千金》作胸滿,心下堅,咽中占占,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半夏一升、厚樸三兩、茯苓四兩、生姜五兩、干蘇葉二兩。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溫四服,日三夜一服。【注釋】①炙臠:讀音為(zhì luán),意思是烤熟的干肉;中醫常用以比喻塞在病人咽喉中的痰涎。【第六條】婦人藏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甘草小麥大棗湯】甘草三兩、小麥一斤、大棗十枚。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亦補脾氣。【第七條】婦人吐誕沫,醫反下之,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誕沫,小青龍湯主之;涎沫止,乃治痞,瀉心湯主之。【小青龍湯】(桃花島陳藥師按小青龍湯,方見肺癰章節中)【瀉心湯】(桃花島陳藥師按小青龍湯,方見驚悸章節中)【第八條】婦人之病,因虛、積冷、結氣,為諸經水斷絕。至有歷年,血寒積結胞門①,寒傷經絡,凝堅在上:嘔吐涎唾,久成肺癰,形體損分②;在中盤結,繞臍寒疝;或兩脅疼痛,與藏相連;或結熱中③,痛在關元,脈數無瘡,肌若魚鱗,時著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未多,經候不勻,冷陰掣痛,少腹惡寒,或引腰脊,下根氣街④,氣沖急痛,膝脛疼煩,奄忽眩冒⑤,狀如厥癲⑥,或有憂慘,悲傷多嗔⑦,此皆帶下⑧,非有鬼神。久則羸瘦,脈虛多寒,三十六病,千變萬端,審脈陰陽,虛實緊弦,行其針藥,治危得安,其雖同病,脈各異源,子當辨記,勿謂不然。
【注釋】①胞門:即指婦人子宮。②形體損分:意思是指得病之后,形體消瘦,與未病之前判若兩人。③熱中:此處指熱邪留滯胃腸。④氣街:足陽明胃經經過腹股溝動脈處的部位。⑤奄忽眩冒:指突然發生暈厥。⑥厥癲:指昏厥、癲狂一類的疾病。⑦多嗔:嗔音念(chen琛),指時常發怒。⑧帶下:泛指婦人經帶諸病。【第九條】問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里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干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證唇口干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溫經湯】吳茱萸三兩、當歸二兩、芎窮二兩、芍藥二兩、人參二兩、桂枝二兩 阿膠二兩、生姜二兩、牡丹皮二兩(去心)、甘草二兩、半夏半斤、麥門冬一升(去心)。右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及至期不來。【第十條】帶下經水不利,少腹滿痛,經一月再見者,土瓜根散主之。【土瓜極散】(陰頹腫①亦主之)土瓜②根、芍藥、桂枝、蟅蟲各三兩。右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注釋】①陰頹腫:指婦人外陰部有較硬的卵狀腫塊。②土瓜:指王瓜。具有驅熱行瘀的功效。【第十一條】婦人陷經①,漏下黑不解,膠姜湯主之。(臣億等校請本無膠姜湯方,想是前妊娠中膠湯)【注釋】①陷經:《醫宗金鑒》:“陷經者,為經血下陷,即今之陷下崩中病也。”。【第十二條】婦人少腹滿如敦狀①,小便微難而不渴,生后②者,此為水與血俱結在血室也,大黃甘遂湯主之。【大黃甘遂湯】大黃四兩、甘遂二兩、阿膠二兩。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其血當下。【注釋】①如敦狀:敦音念(dui對),是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上下稍銳,中部肥大的一種器皿。指婦人少腹高起如敦狀。②生后:指分娩后。【第十三條】婦人經水不利下①,抵當湯主之。(亦治男子膀胱滿急有瘀血者)【抵當湯】水蛙三十個(熬)、虻蟲三十個(熬、去翅足)、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大黃三兩(酒浸)。右四味,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注釋】①不利下:一種說法是經水來潮,但不通暢;另一種說法是指經脈裝塞不下。一般指前者。【第十四條】婦人經水閉不利,藏①堅癖不止②,中有干血,下白物,礬石丸主之。【礬石丸】礬石三分(燒)、杏仁一分。右二味,末之,煉蜜和丸棗核大,內藏中③,劇者再內之。【注釋】①藏:即臟。此處指子宮。②堅癖不止:謂胞宮內干血堅結不散。③內藏中:這里藏是指陰道;內臟中即將藥物放入陰道中。【第十五條】婦人六十二種風①,及腹中血氣刺痛,紅藍花②酒主之。【紅藍花酒】(桃花島陳藥師按紅藍花酒懷疑并非仲景的方劑 )紅藍花一兩。右一味,以酒一大升,煎減半,頓服一半,未止,再服。【注釋】①六十二種風:即泛指婦人多種風證。②紅藍花:中藥名。就是指活血化瘀藥紅花。【第十六條】婦人腹中諸疾痛,當歸芍藥散主之。【當歸芍藥散】(桃花島陳藥師按見前妊娠章節中)【第十七條】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小建中湯】(桃花島陳藥師按見前虛勞章節中)【第十八條】問曰: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何也?師曰:此名轉胞①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②,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則愈,宜腎氣丸主之。【腎氣丸】干地黃八兩、薯蕷四兩、山茱萸四兩、澤瀉三兩、茯苓三兩、牡丹皮三兩、桂枝一兩、附子(炮)一兩。右八味末之,煉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注釋】①轉胞:胞與脬同,此處指膀胱。轉胞是一種小便不通的病證,多見于妊娠婦女。②胞系了戾:謂膀胱之系,撩繞捻轉。【第十九條】蛇床子散方 溫陰中坐藥①。【蛇床子仁】右一味,末之,以白粉②少許,和令相得,如棗大,綿裹內之,自然溫。【注釋】①坐藥:指納藥陰道中或肛門中,此處指納藥于陰道中。②白粉:一種說法是指米粉;另一種說法是指鉛粉,此處作為外用藥的賦形劑當以米粉為宜。【第二十條】少陰脈滑而數者,陰中即生瘡,陰中蝕瘡爛者,狼牙湯洗之。【狼牙湯】狼牙三兩。右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綿纏筋①如繭,浸湯瀝明中,日四遍。【注釋】①筋:此處指的是筷子。【第二十一條】胃氣下泄,陰吹①而正喧②,此谷氣之實也,膏發煎導之。【膏發煎】(桃花島陳藥師按見前黃疸章節中)【注釋】①陰吹:指陰戶中發出的聲音,如后陰氣樣。②正喧:指其聲音連續不斷。
【附方】1、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此名曰革,婦人則半產漏下,旋復花湯主之。【旋復花湯】旋復花三兩、蔥十四莖、新絳少許。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2、小兒疳蟲蝕齒方(桃花島陳藥師按本方疑非仲景方)雄黃、葶藶。右二味,末之,取臘月豬脂,熔以槐枝綿裹頭四五枚,占藥烙之。
【學習要點】第一條:指出熱入血室的證治。第二條:指出熱入血室的證候及治禁。第三條:指出熱入血室,表證已罷的證治。第四條:指出陽明病熱入血室的證治。第五條:指出婦人氣滯痰咽中的治法(俗稱梅核氣的治法)。
氣滯痰咽中的治法
第六條:指出臟躁的證治
第七條:指出寒飲誤下成痞的證治。第八條:指出婦人雜病的病因、證候和論治原則。
第九條:指出婦人沖任虛寒兼有瘀血而引起崩漏的證治。
第十條:指出因瘀血內阻而引起月經不調的證治。
第十一條:指出婦人陷經的證治。
第十二條:指出婦人水血互結在血室的證治。
第十三條:指出經水不利屬于瘀結實證的治法。
第十四條:指出內有干血,久郁而生濕熱,時下白帶的外治法。第十五條:指出婦人因風邪侵入腹中血乏刺痛的證治。第十六條:指出婦人腹中諸痛的治法。
第十七條:指出婦人虛寒里急腹痛的證治。
第十八條:指出婦人轉胞的證治。主要是由于腎氣虛弱,膀胱氣化不行所致。
第十九條:指出婦人陰冷寒濕帶下的治法。
第二十條:指出下焦濕熱而陰中生瘡的證治。
第二十一條:指出陰吹的病因和證治。
金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