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百強房企2月銷售額降幅進一步擴大3月3日,據克而瑞發布的數據,百強房企今年2月單月實現銷售金額4635億元,同比下降46.5%;1-2月百強房企累計實現銷售金額10484億元,同比下降43.4%,較1月下降2.7個百分點。在TOP30房企中
百強房企2月銷售額降幅進一步擴大
3月3日,據克而瑞發布的數據,百強房企今年2月單月實現銷售金額4635億元,同比下降46.5%;1-2月百強房企累計實現銷售金額10484億元,同比下降43.4%,較1月下降2.7個百分點。
在TOP30房企中,2月僅首開股份1家房企實現了銷售規模正增長,銷售額同比腰斬的房企達到14家,包括中南置地、雅居樂、世茂集團、綠地、金地、中海等;下滑幅度超過60%的房企有7家,分別為陽光城、正榮集團、濱江集團、中國金茂、龍光集團、金科集團、中梁控股。(財聯社)
|點評| 這些數據說明了一個問題,即國內房地產市場還沒有真正回暖,前期宏觀調控的影響仍然在發揮作用。雖然近期很多地方出臺了松綁乃至鼓勵的樓市新政,但大多是針對購房者的,而從購房者傳導到房地產企業,仍然需要一定時間。何況,購房者的觀望態度未改變的話,相關政策的效果也會打折。
當然,2月份也比較特殊,因為春節因素、疫情因素的影響,以及今年的土地供應還沒有全面開始。在這樣的背景下,供需不旺也就可想而知。房地產市場也需要信心支撐,信心不足,則市場就難以真正復蘇。
工信部:未經用戶同意不得強制下載App
3月3日消息,針對有網友和媒體反映部分網站在用戶瀏覽頁面信息時,強制要求下載App問題,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日前召開行政指導會,督促相關互聯網企業進行整改。
會議要求,在用戶瀏覽頁面內容時,一是未經用戶同意或主動選擇,不得自動或強制下載App;推薦下載App時,應同步提供明顯的“取消”選項,切實保障用戶的知情權、選擇權。二是無合理正當理由,不得要求用戶不下載App就不給看,或者不讓看全文。三是不得以折疊顯示、主動彈窗、頻繁提示、降低體驗等方式強迫、誤導用戶下載、打開App,或跳轉至應用商店,影響用戶正常瀏覽信息。(澎湃新聞)
|點評| 對于互聯網企業,尤其是平臺型企業來說,App下載量、注冊量是一個核心指標,幾乎決定了企業在各輪融資中能拿到的投資總額。這也是所有App都想盡一切辦法提高下載量的根本動因。然而在用戶瀏覽頁面中途突然提示下載,甚至在點擊信息頁面的同時強制下載,這種做法堪稱互聯網領域的“強買強賣”,只不過這里用戶付出的是時間成本,而在信息時代,用戶的時間是極具價值的。
工信部的這個整改要求,一方面解決了互聯網用戶普遍的痛點,另一方面也是在迫使App運營方把注意力放回到提升App服務質量上來,通過良好的口碑吸引新用戶。當然,效果如何暫時還不知道。
國內成品油“五連漲”邁入8元時代
3月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2年3月3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每噸分別提高260元和255元。
折升價,92#汽油、95#汽油及0#柴油將分別上調0.2元、0.22元、0.22元。按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L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多花10元。本輪上調為2022年以來成品油零售限價的“四連漲”,加上2021年12月31日24時的上調,已是成品油“五連漲”。據市場機構卓創資訊測算,本輪上調落實后,國內多數地區92#汽油邁入“8元時代”。(綜合澎湃新聞)
|點評| 這輪成品油上漲沒啥好說的,主要就是因為國際原油大漲,連續創下多年新高。目前,布倫特原油期貨和WTI原油期貨均突破每桶110美元大關。在這背景下,成品油自然也就水漲船高了。成品油價格上去了,機動車的用油成本也就有所提高。對此,有些人在價格上可能不是很敏感,但對出租車、網約車來講,就是一筆不算小的開支。
油價不僅關聯著用車成本,作為大宗商品的石油,在生產成本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實際上,除了油價上漲,許多商品的價格也在上漲,通脹壓力在現實生活中是明顯存在的。
萬科2月銷售額同比減少35%
3月3日消息,萬科發布2022年2月銷售業績。2月份,萬科實現合同銷售面積185.2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293.7億元,同比減少35%。綜合今年前兩個月數據,萬科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395.8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649.7億元,同比減少44.3%。
2月份在新增開發項目方面,萬科新增加開發項目3個,項目分別位于福州、蘭州和烏魯木齊,合計占地面積41.1萬平方米,計容積率建筑面積101.3萬平方米,萬科權益建筑面積85.2萬平方米,需支付權益地價54.67億元。(澎湃新聞)
|點評| 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郁亮不久前說,2022年是“背水一戰”的一年。其實銷售額減少不是萬科一家的問題,2月份銷售額排前三的為碧桂園、萬科和融創,除萬科外,碧桂園銷售額同比下滑35.3%,融創同比下滑32.2%。這背后的原因,前面都已經說過了。隨著各地政府逐步放寬房貸條件,全行業銷量有望企穩回升。只要不倒在黎明之前,就還有希望。
烏克蘭危機導致多家車企停工
3月3日消息,烏克蘭局勢升級及其觸發的西方對俄羅斯制裁進一步加劇全球供應鏈緊張,累及汽車制造業。德國已有多家汽車制造商因此宣布暫時停工。有數據顯示,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鈦產量合計占全球13%、鈀產量占全球30%,俄羅斯還是世界主要的鎳產地之一。這些原材料均為汽車工業所需。
據悉,大眾集團一名發言人稱,大眾集團旗下保時捷公司位于德國萊比錫的工廠在當地時間3月2日下午開始停工,預期至少持續到下周末,大約2500名員工進入待崗狀態。(新華社)
|點評|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工業生產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而俄羅斯憑借其資源條件,拿捏住了部分工業生產供應鏈體系的要害。在能源和上游原材料方面,俄羅斯占據著一定的地位,這也是歐美對俄羅斯進行制裁而投鼠忌器的一個原因。
汽車工業所需零部件及相關原材料非常龐雜,對供應鏈系統的穩定性要求極高。所以一旦某些原材料出現斷供,整個汽車工業都有陷入停頓的風險。這個局面對誰都沒有好處。
金價飆漲下00后加入囤金行列
3月3日消息,隨著國際金價繼續攀升,作為國內交易量、影響力最大的珠寶專業交易市場的深圳水貝十分熱鬧,尤其是投資類金條的銷量,近期出現了顯著上升。
近日,又有不少嗅覺靈敏的人已經在行動,但有所不同的是,“囤金”的人群,已換成了一批年輕的面孔。秉承“買漲不買跌”的心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加入了“囤”黃金的行列,其中甚至包括“00后”。“90后、95后,甚至00后都漸漸成為‘買金’主力,黃金消費人群年輕化趨勢明顯。”(第一財經)
|點評| 這類新聞帶有比較強的主觀性,實際上很難說明什么。00后年紀大一些的已經在談情說愛,買黃金首飾也是很正常的。作為投資的黃金消費,其實和作為日常穿搭的首飾消費,是不一樣的,前者是為了保值,后者更多是基于實際需要。
從理財的角度,哪怕是買了整根金條,也算不上什么理財,因為從中能賺到的錢或可能虧的錢,幅度都不會大。這就像有人把買200塊錢基金也叫理財一樣,這與其說是概念誤用,不如說是中了商業宣傳的計。當然,即使不能說是在理財,這對促進消費也是有好處的。只是如果不是很緊迫的需要,在金價上漲那么多的情況下購買黃金制品,并不劃算。
寶能持股的中炬高新股票被強制賣出
3月2日晚間,上市公司中炬高新公告稱,收到中山潤田的《告知函》,中山潤田持有的公司將被司法拍賣的2724.36萬股非限售流通股,其中2389.91萬股將被債權人申請增加強制執行方式。此次中山潤田被司法拍賣和強制執行的股份與其和西藏銀行的借款合同糾紛有關。
資料顯示,中山潤田投資有限公司由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最終實際控制人為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2月21日,中炬高新披露,因其控股股東中山潤田與粵財信托借款合同糾紛,深圳市中院將強制執行其所持公司非限售流通股265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33%。(澎湃新聞)
|點評| 中炬高新旗下擁有“廚邦”“美味鮮”兩大品牌,而中山潤田是寶能系的一個投資公司,除了持有中炬高新的股票,還持有南玻A等股票。而如今,由于寶能的流動性緊張,其持有的股票也處于被人瓜分的局面。
這事情簡單說,就是中山潤田持有的部分中炬高新的股票,原本是要被司法拍賣,現在有一部分將通過強制執行的方式解決,也就是直接在市場上賣出,把錢打給法院。而中山潤田與粵財信托的糾紛則是屬于另一樁借款合同糾紛。由此可見,曾經在A股市場叱咤風云的寶能系,因為債務已陷入危機四伏的困境。
周四三大指數高開低走創指跌1.51%
3月3日,三大指數集體高開,開盤后走勢分化,滬指上沖3500失敗后漲幅收窄,創指翻綠一度跌逾1%,軍工、數字貨幣、光伏設備等板塊跌幅居前,港口航運、煤炭、油服等繼續沖高。午后指數表現萎靡,滬指由紅翻綠,創指跌幅繼續擴大,板塊方面,中俄貿易概念股掀漲停潮,港口、物流、航運概念繼續走強,鋼鐵、煤炭等資源股表現強勢。
截至收盤,滬指跌0.09%,報3481.11點,成交額達4436億元;深成指跌1.09%,報13201.82點,成交額達5665億元;創指跌1.51%,報2791.95點,成交額達2187億元。(新浪財經)
|點評| 大盤整體高開低走是市場自己探尋底部的一個過程,滬指振幅逐漸縮小也說明市場正在當前的位置鞏固底部。暫時拋開外部局勢的影響,在穩增長的背景下,政策底已經基本呈現。在貨幣寬松周期開啟下,資金底的趨勢也相對明顯,市場整體的支撐和提振基礎是有的,只不過情緒方面還有反復,整體壓制了市場可能的表現。
盤面上的主線基本被俄烏沖突的相關概念所牽制,油氣、航運、中俄貿易等表現頗為亮眼,也因此從其他板塊吸收了不少資金。但是外圍局勢瞬息萬變,這些板塊的波動性和投機性過大,不適合短線追高,相反暫時處于低位的景氣賽道或迎來入場的窗口時間。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 | 魏英杰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 主編 | 鄭媛眉
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