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998年,退伍軍人王占奎帶著一個“小泥球”走進了天津珠寶檢測中心,它呈淡黃色的模樣,17-18毫米大小,圓球狀,看上去似乎沒有任何突出的特點。但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時隔多年這個“小泥球”再次面世,卻華麗變身成為了隕石夜明珠,其價值高達2
1998年,退伍軍人王占奎帶著一個“小泥球”走進了天津珠寶檢測中心,它呈淡黃色的模樣,17-18毫米大小,圓球狀,看上去似乎沒有任何突出的特點。
但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時隔多年這個“小泥球”再次面世,卻華麗變身成為了隕石夜明珠,其價值高達2億。
錚錚鐵骨英雄人
王占奎是內蒙古赤峰市人,1961年的那個時代,擁有一套綠色的軍裝是所有年輕人所向往的,參軍打仗也是英雄男兒的夢想之地。
而王占奎正是這青春洋溢的大學畢業生之一,畢業后9月,王占奎便毅然地參軍入伍,成為了一名有線電兵,在炮陣地和指揮所之間,做上傳下達的傳達工作。
王占奎和戰友的照片
1962年中印關系日益緊張,我國內部正在遭受著三年自然災害,正值內憂外困之時,印度在中印邊境加緊推行所謂的“前進政策”,不斷向中國境內逼近。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在10月20日正式打響,隨即一則《殲滅入侵印軍的作戰命令》下達,中國邊防部隊開始在東西兩端開始自衛反擊。
王占奎所在的蘭州軍區55師大同縣炮兵306團一營一連,則是最先到達前線,在戰斗中,炮兵陣地開炮最重要的就是電話線。
可以說這個任務關系著整個戰局,架設電話線就是王占奎所負責的。然而就在他布線到一半的時候,敵方卻已經開火,槍林彈雨中,子彈直直朝著他的心臟射來,當時的他還僅僅以為是打到了肋骨。
因為在戰場上,他忍痛隨意地包扎了一下就繼續前行,在距離觀察所不到100米的地方,他和接應的警務員接通了炮陣地的電話,傳達指揮所指令。
但是剛通話不到五分鐘,一擊炮轟落到觀察所。他被炮火波及,臉和腿上被彈片劃傷緊急送往了醫院。
王占奎被摘了兩個肋條,醫生說那顆子彈差點就打到了他的心臟,因為不夠及時,傷口化膿,落下了二等甲級戰殘。次年,他被授予了“戰斗英雄頭銜,”同時還有一個二等功嘉獎。
1964年他參加“全軍軍事大比武”勇摘桂冠,但也就是在比武中,他不慎從四米高的電線桿摔下,使得心臟受了損傷,直接被直升機拉去醫院做了手術,但是那一枚大比武第一名的獎章卻一直被他珍藏著。
救人危難遇“珍寶”
1971年,王占奎復員后被安排在阿魯科爾沁旗郵電局當司機,而就在這一年里,他遇到了一個改變了他退伍后生活的人。
在王占奎的回憶里,那天大雪紛飛,天已經微暗,他在開車趕路的途中遇見了一位倒在雪地里的老喇嘛,他趕緊下車查看情況。
那是零下的寒冬里,喇嘛已經被凍得渾身發紫,王占奎用雪不停地揉搓,才將這個人救了過來。由于天氣越來越暗,無法趕路,他只能將喇嘛背到車上,去朋友家借宿。
第二天喇嘛醒來,為了報答救命之恩,將一個明黃色的小布包贈給了王占奎。而王占奎接過后也沒有多想,放在軍大衣里,就回了家,之后便再也沒有關注。
而那個小布包也因此在二十多年的時間里無人問津,直到王占奎退休后,在家里翻找東西時,才得以重見天日,那件往事也浮現在了王占奎的腦海中。
他打開小布包,那是一個用骨頭制成的小盒子,上面鑲嵌著兩顆紅棕色的寶石,周圍還有著一個個的小珠子圍繞,制作十分精美。
但是當盒子打開的一瞬間,王占奎整個人都愣住了,因為盒子里竟然是滿滿的一層蠟,而這些蠟明顯是用來保護里面的東西的。
出于好奇,王占奎拿來小刀,一點一點地清理著,而在蠟被一層層去掉后,玻璃珠大小的實心小泥丸也露了出來。
小泥丸表面呈淡黃色,黯淡無光,王占奎拿著放大鏡看了許久也沒有看出什么名堂,對著光線照著也只能看見一些星星點點的閃光,但再具體就什么也看不出來了。
王占奎隨手將它丟進了魚缸里,當做裝飾物。但是也是這隨手的一個舉動,讓他發現了“小泥球”真正的秘密。
因為魚缸就在離窗戶不遠的地方,一天晚上王占奎突然發現魚缸里的小泥丸好像“發光”了。隱隱發出的光線也呈現著淡藍色的光芒,在它的照耀下,小金魚在水中的身影也被清晰地勾勒了出來。
王占奎不由得開始天馬行空地猜測,難道這是夜明珠嗎?為了這個突然升起的念頭,他和妻子開始了多次的實驗,在實驗下他們發現,這個小泥丸離光線越遠就越亮,而且在夜晚強光的閃射下,小球會變得更加明亮。
這個發現,讓王占奎對小泥球更加的好奇了起來,小泥球是夜明珠的想法揮之不去。
奔波多年鑒定“小泥球”
那么,這個小泥球是否就是傳說中的夜明珠呢?王占奎在查閱了大量資料后,決定親自帶著“小泥球”去鑒定“真身”。
王占奎在朋友的建議下去了天津,找到了李世偉,他是珠寶檢測中心的鑒定師,一輩子鑒定珠寶,家里墻面上掛滿了化石標本。
抽屜里層層疊疊擺放著各種礦石,其中就有很多稀有寶石例如魚眼石、硝灰石等等。
李世偉在了解了“小泥球”后也很感興趣,采取了最常見的儀器鑒定方式。在顯微鏡和一系列器械的觀察下,李世偉發現小泥球很特別。
它有著鉆石的硬度大和導熱性的特點,但是小泥球在儀器下所呈現的卻是不同于鉆石的六方星系,也就是礦物晶體呈六方柱狀。
李世偉早年曾在華盛頓博物館見過美國的一枚夜明珠,他通過導熱儀和各種資料判斷,認為這小泥球很有可能就是六方星系的隕石夜明珠,而隕石夜明珠則十分稀有,目前僅有的一枚還在美國。
1998年4月24日天津珠寶鑒定中心給王占奎做了鑒定,發了一張證書。這個“小泥球”成為了王占奎真正的“掌上明珠”,怕弄丟甚至在回家路上還買了軟座。
但他怎么也沒想到,不到一個星期那個鑒定書突然就不被協會承認了,提出異議的是薛志照薛教授,認為這個鑒定結果有待商榷,鑒定書也因此作廢。
王占奎心中郁結,夜里輾轉反側,很是不甘。他再次聯系了李世偉教授, 并在李教授的建議下,再次帶上“小泥球”前往中國地質大學找到了當時珠寶學院的院長吳國忠。
吳教授看到這個“小泥球”的時候也很驚訝。由于夜明珠很是傳奇,而又在古代,具體的實物考證更是沒有,很多人就把能發光的礦物當作夜明珠,這樣的認知更是在2000年后達到了高峰。
2000年,一顆重約4千克,高14厘米,寬17厘米,厚13厘米的原石及夜明珠在北京國際珠寶交易中心閃亮登場,自那以后,自稱手中擁有夜明珠的人不計其數。
我國記載較早的夜明珠是在春秋時期,《戰國策》中記載了魏王曾獻給楚王的兩件寶貝之一——夜明珠。后來在《史記》中也有部分筆墨描述到這枚夜明珠,稱其徑三丈,光照千里。
到了近代,夜明珠的傳言,則大多圍繞在慈禧太后身上,據說她去世后,為保證遺體不朽,口中含了一枚夜明珠。“夜間百步之內可照見頭發。”這是孫殿英對于夜明珠的評價。
1928年孫殿英闖入慈禧陵墓,盜取了大量的珠寶。
據孫殿英后來供詞中所描述,他們發現當時慈溪的嘴里發出了一道光芒,走近看才發現她嘴里含著一個圓球,兩塊分開便透明無光,合起來就是一個圓球,發出一道藍綠色的光芒,那就是夜明珠。
但這枚夜明珠至今卻下落不明,無處可尋。
所以面對小泥球是夜明珠的猜測,吳教授也很謹慎。因為如果王占奎的這枚夜明珠是真的,那無疑將會給我們研究夜明珠帶來很有價值的資料。
為了判定真假,吳教授先后使用了顯微鏡和紅外線對“小泥丸”進行了十分細致的檢查。
在檢測后,吳教授并沒有發現有機碳或者有機物等粘合物,排除了人造的可能性,聽了這個結果,王占奎懸著的心也放下了大半。
但要想拿到鑒定書,王占奎卻還需要去地質科學院做更詳細的調查。
在地質科學院對“小泥丸”做監測的是周建雄教授,他提出使用電子探針。這種儀器不僅能測出礦物的成分和元素組成,還能更為詳細地觀察內部的礦物結構。
檢測結果出來,周教授發現這個小球檢測出來的元素有四五種,主要是硫、鍶、硅、鋅等,而其中九成的元素卻是碳元素,與鉆石成分一樣。
但這個碳是有機還是無機?這個問題一直在王占奎的心頭縈繞。
而要想做更詳細的檢查就必須做粉末分析,從小泥球上刮下一些碎屑,但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對小泥球造成破壞。
王占奎望著自己手中的“掌上明珠”,內心復雜,常常是夜不能寐,過了三個月,在各種查詢資料后,他才下定最后決定讓周教授取樣檢測。
一個月后,一通電話讓王占奎喜笑顏開,科學研究院鑒定出這個小球就是鉆石也就是金剛石。而它發光的原因就在于它內部的礦物質。
實際上未被切割加工成鉆石的金剛石其本身就是可以自發光的,而小泥球內部含有閃性礦,還有一種叫硅酸镥的礦物質,這些都是可以自發光的。
而這種外物刺激導致自發光的夜明珠,在業界也被稱為續光型夜明珠,而那種靠自身激發而發光的夜明珠則是永久性夜明珠。
無私捐獻隕石夜明珠
夜明珠的成分問題解決了,但是另一個問題卻隨之而來,這個鉆石夜明珠是隕石嗎?
為了調查清楚這個問題,王占奎再次找到了吳國忠教授,并且在教授的建議下,對小泥球在X衍射儀做了監測,但檢查結果出來后他們卻大失所望。
因為國內并沒有先例,所以如果想判定這個鉆石夜明珠是隕石夜明珠,它在畫面中所折射出的光線必須和朗斯代爾書上所描述的延時線一模一樣,是六條延時線,但這次的檢查結果明顯少了兩根。
不服輸的王占奎并沒有氣餒,反而開始在清華大學進修,聽課、上圖書館查資料和請教專家,這一學就是5年。
吳教授也一直在關注這件事,終于在得知中國石油探勘研究中心有更先進的X衍射儀后,便告知了王占奎。
在研究中心,他們將小球轉了80度,終于呈現出了遲來的兩條線。
六條延時線全部出現,“小泥球”終于褪去了丑陋的外衣,華麗變身隕石夜明珠。這顆夜明珠的出現,為夜明珠的文獻記載和神秘傳說提供了實物依據,夜明珠不再是那個曾經的傳說。
2007年7月22日,中國寶石協會和中國玉器委員會的成員——楊國達、吳國忠、李勁松等九位專家一致認為這個隕石有著很高的收藏和研究價值,是一件稀世珍寶,價值2500萬美元以上。
他們在價值評估證書上共同簽字,香港富豪李嘉誠也留有姓名,證明了這顆夜明珠的價值可貴。
這則新聞一經報道,隕石鉆石夜明珠吸引來了各個媒體和富豪們的關注,甚至有富豪致函希望能以2億的價格買下,還有美國等各個地方的商人,但王占奎都不為所動。
2008年10月10日,王占奎簽訂了隕石鉆石夜明珠的捐贈證書,在證書中,黃澤英作為中國和諧佛都的總代言人是被捐贈者。
現在王占奎已到耄耋之年,83歲的高齡,但談起往事和他的掌上明珠依舊熠熠生輝。這些年王占奎先后涉足了交通、郵電等多個行業,退休后,他開始涉足古董收藏,在收藏界和文玩玉石界都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更是成為了亞洲珠寶聯合會副會長。
他的前半生保家衛國,鑄就鋼鐵軍魂,他的后半生無私獻寶,傳揚文化精神。他正直且堅定,不論是戰場還是評估臺,他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守護著祖國,播撒著正能量。
高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