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導語:心臟是我們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需要為我們全身的血液循環提供動力,是人體的中心地帶。一旦心臟出現問題,人體最基本的生命活動都無法再繼續進行,還會影響到其他器官的正常工作,對于心臟病患者來說,這是非常痛苦的。而現在心臟出現問題的人越來
導語:心臟是我們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需要為我們全身的血液循環提供動力,是人體的中心地帶。一旦心臟出現問題,人體最基本的生命活動都無法再繼續進行,還會影響到其他器官的正常工作,對于心臟病患者來說,這是非常痛苦的。
而現在心臟出現問題的人越來越多,且不好治療。尤其是老年人,什么冠心病、心臟病等各種大大小小的疾病,患病率在逐年增高。而心臟病又非常不好治療,基本上無法恢復到健康的狀態,只能借助醫療緩解癥狀,防止心臟繼續受損。且嚴重的心臟病所需要的醫療手段復雜,醫療價格昂貴,大多數家庭難以承擔。
#健康有知識#
說到心臟病的醫治手段,大概有以下幾種:造影手術、心臟支架、藥物治療。前兩種聽起來就比藥物治療復雜的多,事實也正是如此。而且,并不是說做了手術,或者,放了支架就不需要再吃藥了。
其實,這些醫療手段都是相互配合,密不可分的。約復雜的治療,風險越大,價格也更加昂貴。就拿造影手術來說吧,做一次手術大概要花費7000——9000元左右,已經接近一萬塊錢了。伴隨手術所存在的風險有出血、過敏、血腫、血管撕裂和痙攣,心室痙攣等等。
那么什么樣的病人需要選擇造影手術呢?
不同的病情該如何選擇治療方法?在討論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則病例。
例子中的心臟病患者是一位66歲的老年女性,近日一直感覺心臟不太舒服,于是去當地醫院做了檢查,還拍了電子計算機斷層攝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CT。最后的診斷結果顯示,這位老年患者的心臟出現了一些問題,在心臟前降支遠端和回旋支中段部位都可以觀察到一些斑塊。
當地的醫生表示,患者需要及時做造影手術,放入支架。聽了這樣的結果,老太太內心非常疑惑,不清楚什么是造影手術,要往哪里放支架。但是家人很明白,卻也十分擔憂,原本只想著是心臟出現了一些小問題,吃些藥,再小心照顧就好了,怎么也沒有想到需要做造影手術。
于是,患者的子女帶著患者來到了大城市,希望可以減小一點手術風險。可是,這次的醫生看完卻直接表示,完全不需要放支架,更不需要做手術,只是存在一些輕度斑塊,連冠心病都算不上,讓病人好好休息,藥也不必吃,慢慢就恢復健康了。
其實,是否需要放支架是根據造影手術的結果確定的。如果造影手術后,沒有發現患者大分支血管有中度或者重度狹窄,一般來說,是沒有必要放支架的。那什么情況下需要吃藥呢?
結語:在醫學上被診斷為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的患者都需要吃藥。而不管怎么說,病情是最不能馬虎的事情。我們需要保證自己健康的生活習慣,才能降低患病的風險。
王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