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2月28日,中國查干湖第二十屆冰雪漁獵文化旅游節開幕。當天,在吉林松原查干湖湖面上舉行的“頭魚”拍賣儀式上,一條重達38斤的“頭魚”拍出了2999999元人民幣的高價。查干湖每年捕撈冬捕的主要魚種都是鰱魚和鳙魚,放在平時的超市里面,價格略
12月28日,中國查干湖第二十屆冰雪漁獵文化旅游節開幕。
當天,在吉林松原查干湖湖面上舉行的“頭魚”拍賣儀式上,一條重達38斤的“頭魚”拍出了2999999元人民幣的高價。
查干湖每年捕撈冬捕的主要魚種都是鰱魚和鳙魚,放在平時的超市里面,價格略貴的鳙魚,其售賣價格也在20元1斤以內,299.99萬元買下一條38斤的魚,折算下來1斤魚能值7千多元了,買魚的人圖個啥?
查干湖冬捕的背景
1、習俗、查干湖,原名查干泡、旱河,蒙古語為“查干淖爾”,意為白色圣潔的湖,最大湖水面307平方公里,湖岸線蜿蜒曲折,周長達104.5公里,蓄水高程130米時。截至2021年6月,水域面積超過400平方公里,是國家級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
查干湖資源多種多樣,得天獨厚,特別是漁業資源豐富,自遼金以來歷代帝王都到查干湖“巡幸”和“漁獵”,舉行“頭魚宴”和“頭鵝宴”,查干湖冬捕則成為了重要的漁獵文化遺產之一。
為傳承這一古老的捕魚方式,拉動旅游經濟發展,查干湖旅游開發區每年都在12月舉辦冰雪漁獵文化旅游節,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十三屆。
2、焦點、每年12月末到春節后是查干湖冬季捕魚時間,在每年的冬捕開始之前都會有一個傳統且隆重的祭祀儀式,跟著“魚把頭”根據經驗判斷魚群的走向,并圍繞魚群鑿出400多個小冰洞,將2000米長的大網通過相隔60米的冰洞,用傳桿、走鉤等工具在50多公分厚的冰層下慢慢形成一個碩大的“包魚圈”。
冬捕時仍會使用馬匹的力量來帶動水下的漁網,最終將湖中的大魚拉出水面,繪就一幅“冰湖騰魚”的畫面。查干湖冬捕被評為中華百大美景奇觀,成功入選“吉林八景”,被譽為“冰湖騰魚”,單網捕魚最高產量16.8萬公斤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紀錄。
古老而壯觀的查干湖冬捕自然也成為了全世界的焦點,在每年冬捕開始的時候,全國各地的游客都會如期趕來,想要親自見證一下這古老的捕魚傳承。
據相關數據統計,在2017年12月28日~2018年3月,查干湖舉辦第十六屆冰雪漁獵文化節期間,共接待游客100萬人次,當地的經濟也因此受益匪淺,以至于不少人也想借機分一杯羹。
299.99萬元買條魚值得嗎
1、名聲、老話說得好:“人怕出名,豬怕壯”,然而時過境遷,如今這個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宣傳,別人往往很難了解到你,你自然也很難將自己手中的產品借機銷售出去。
此時的查干湖冬捕就像是一個大舞臺,舞臺下面則有著成千上萬個人在圍觀,若你有機會站到這個大舞臺上去展示宣傳一下自己和自己的產品,只要表現得太差,你想要的宣傳效果自然也能輕松達到。
當然,想站上這個舞臺的人遠不止你一個,就像武俠電視劇一樣,“武林盟主”的寶座只配一個人擁有,這個時候就必須要展示出自己的強大才行,顯然如今社會已經不適合舞刀弄棒了,成功拍下“頭魚”便可輕松拿下“武林盟主”的寶座。
2、宣傳、不論是《吉林八景》還是《世界吉尼斯記錄》,再到央視《舌尖上的中國》,查干湖早已名聲在外,若你能拍得查干湖冬捕“頭魚”,這必然是一種實力的展示,不僅現場成千上萬的“觀眾”會優先記住你,同時你也會成為茶余飯后議論的焦點,你的名聲自然也能得到快速廣泛的傳播。
對于咱們尋常老百姓而言,窮其一生也很難賺到299.99萬元,但對于這些公司、企業們而言,299.99萬元可能只是一個數字,也只是今年廣告預算中的一部分,相比于在央視等欄目投放廣告,這也只是冰山一角罷了,
我們以央視春晚的廣告費用來舉例,從2002年的2億元、2006年接近4億元,到2009年接近5億元、2010年達到6.5億,其中2019年的央視春晚的廣告價值更是高達每秒572萬,但是企業仍覺得值,因此在查干湖冬捕時花幾百萬買條魚,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3、彩頭、除了廣告和宣傳外,咱們中國一直有著“討彩頭”的說法,“頭魚”作為冬捕時的第一條魚,也是一種吉利的象征,自然不少人也都想將其成功拿下,這一點就和“搶頭香”一樣。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每一個行業中都存在著一些出類拔萃的人或企業,爭當第一是咱們公共的目標,因此“搶奪頭魚”也是一種自我的激勵方式。
“頭魚”價格年年刷新
查干湖冬捕是一種古老的捕魚方式,已然傳承多年,然而拍賣“頭魚”卻是近些年才開始的,并且在一些資料上仍能查到相關的記載。
2003年12年28:著名藝人凌峰、劇作家何慶魁為 " 頭魚 " 剪彩,頭魚 " 起拍價為488 元,經過激烈的競拍,神秘先生最終以1388元贏得頭魚。
2004年:“頭魚”的拍賣查詢不到。
2005年12年27:松原市的崔先生最終以1499元贏得“頭魚”。
在早期,查干湖的名氣也并不是特別大,因此一開始競爭“頭魚”則主要以個人為主,出價也相對較低,然而到了2009年,查干湖冬捕景觀入選了《吉林八景》,查干湖冬捕的名氣也越來越旺,這一年20多斤重的“頭魚”由松原市民李先生以68888元贏得。
隨著“查干湖冬捕”越發地火熱,不少商家和企業也開始加入到競爭“頭魚”的隊伍中來,值得一提的是,盼盼食品于2018年12月28日以999999元拍得當年的“頭魚”,并刷新了歷年競拍價格的最高紀錄,次年12月28日,盼盼食品再以2966666元的成交價拍下“頭魚”。
2020年查干湖冬捕的“頭魚”則由吉林省浙江商會以2999999元的價格拍得,這個價格也創下歷年最高紀錄,而今年的“頭魚”仍拍出了2999999元人民幣的高價。
在查干湖冬捕越發火熱的前提情況下,或許明年“頭魚”的競拍價格還會再次被刷新。
被質疑的查干湖冬捕
2006年12月28日,查干湖單網冰下捕撈量達到10.45萬千克,并借此創造了一項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同時從21世紀初開始,查干湖水域年產魚量為3500噸左右(700萬斤),而在2000-2007年左右,查干湖年產鮮魚更是達到了5000噸左右。
年年冬捕,年年都有“撈不完”的大魚,因此查干湖冬捕也遭到了大量網友的質疑:
1、淺水哪來的大魚、截止2021年6月份,查干湖擁有400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積,但是平均水深卻只有2.5米,最深的地方才4~6米,這一點和千島湖、萬峰湖等湖泊水深相比,水深只是零頭,這樣淺的水如何孕育如此多的大魚?
2、低溫使魚類生長緩慢、位于我國西北部的查干湖,可以說全年都在冰雪的覆蓋中,夏季極其的短暫,一年中只有6魚、7月和8月這3個季節適合鰱鳙生長,低溫環境下如何造就大魚?
咱們都知道“深水藏大魚”,查干湖水體這么淺并且常年處于低溫環境,按照常理來說,即使里面有很多魚也“長不大”呀,這也難怪質疑聲越來越多,不過面對這些質疑,卻有當地的漁民站出來辟謠。
漁民的話可信嗎?
1、設立繁育基地、在《央視新聞》采訪時,查干湖副湖長張文平便表示:為了保證查干湖中魚類的繁育,他們已經建立了接近2000畝的魚苗繁育基地,并且在每年的春節、秋季都會向查干湖中投放魚苗,這個規模已經達到了120萬~180萬斤,并且魚苗的個體均在16~20公分之間,這也是鰱鳙魚生長速度最快的年齡階段。(個人感覺央視采訪還是極為可靠的)
2、限制網眼大小、據查干湖當地漁民表示,每年冬捕用的是6寸網眼(大網),這樣的目的便是留大放小,從而保證查干湖中的魚類能繼續正常繁衍。同時每年查干湖冬捕時的游客眾多,并且每年還會有冬捕時的視頻以及直播,如果漁民使用的漁網網眼過小時,自然也會被大家一眼識破。
并且查干湖對捕魚也有著嚴格的限制,平日里是禁止捕撈的,休閑垂釣也是不可以釣鰱鳙的,并且還劃分了可垂釣的區域,在沒有人為捕撈和垂釣的情況下,查干湖中的魚自然也就越來越多。
3、食物來源充足、在《中國青年網》10月16日一篇文章標題為“好生態帶動產業發展 查干湖“金字招牌”越擦越亮”里面說:“幾年來,當地通過魚類的轉化作用提升水質,整個庫區水質由劣V類提升至IV類”。
目前我國對水質的劃分有5類,其中III類水質經過處理后也能供生活飲用;IV類以下水質惡劣,不能作為飲用水源,但這種水質卻為魚類的生長發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尤其是鰱鳙這種以浮游生物為食的魚類,這種水質反而為它們提供了大量的食物來源,對它們的生長發育有著極大的幫助。
可能不少人都在說查干湖里面的是“洗澡魚”,但是查干湖每年如此大的捕撈量,得多大規格的養殖場才能滿足這樣的需求呢?
相比于鯽魚、草魚、鯉魚等淡水魚,鰱鳙魚是比較“嬌氣”的,即使是魚鱗被劃傷脫落等情況,往往也會導致它們出現死亡的情況,想要把上千噸的鰱鳙魚,毫發無損地運送到查干湖中,這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同時耗費的物資和人力也是巨大的。
查干湖能年年保持如此的“高產”,自然也離不開其背后的管理模式,畢竟從1992年就開始每年投放大量的魚苗,每年冬捕時候還留有大量的魚苗,如此多的魚在查干湖中生活,如果沒有合理的調配那自然是不可能的,只有科學的養殖和管理,才能讓魚兒們不會出現缺氧、食物不足等情況,從而達到自然健康成長的目的。
金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