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 首頁
          • 資訊
          • 技術
          • 百科
          • 問答
          • 學習
          • 看看
          • 站長
          • 生活
          • 快訊

          首頁 > 看看 > 創業動態

          卞姑娘私密組合多少錢(司馬懿奪權)

          時間:2022-10-08 09:54 作者:馬楠

          司馬懿作為三國時期曹魏的重臣以及晉朝的締造者,向來是我們無法忽略的一個歷史人物,他的一生,無論在軍事方面還是在政治方面,都堪稱"贏家"。他活躍在曹魏朝堂上40余年的光景,先后經歷了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執政的三個

          司馬懿作為三國時期曹魏的重臣以及晉朝的締造者,向來是我們無法忽略的一個歷史人物,

          他的一生,無論在軍事方面還是在政治方面,都堪稱"贏家"。

          他活躍在曹魏朝堂上40余年的光景,先后經歷了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執政的三個時期,

          是貨真價實的“三朝元老”, 卻也是曹魏政權的掘墓人。

          不少人認為,司馬懿預謀篡權已久,

          然而,他在曹操面前顯得非常配合,

          曹丕在位時期,盡管他權勢滔天,從表面上看他也沒有什么不臣之舉,

          甚至面對曹叡這個年輕的帝王,司馬懿仍舊是一副曹氏老臣的表現。

          如果我們以他的為人“深謀遠慮”亦或是“老謀深算”、“隱忍不發”這個角度來理解,

          似乎“蓄謀已久”的司馬懿取得這樣的成果,是順理成章的,

          畢竟魏少帝曹芳只是個小孩子,容易“哄騙”,給了司馬懿膽子去奪這個權,

          但顯然這只是其中一個因素,我們不該忽視的因素是魏明帝的身世問題。

          在談這個之前,我們先簡單梳理一下曹操、曹丕、曹叡這三代曹魏皇帝對司馬懿的態度。

          早期時候,曹操為何不重用司馬懿?

          卞姑娘私密組合多少錢(司馬懿奪權)

          我們知道曹操的創業過程是十分艱難的,在這個過程中有不少人才和精英,先后加入了他的陣營,

          比如家鄉譙沛的夏侯氏家族、潁川的荀氏家族及郭嘉等人士、河北袁紹的殘部、荊州士人、河內司馬氏等等,

          甚至曹操的“青州軍”,其前身還是叛亂東漢的黃巾軍。

          從這些方面來說,曹操的駕馭能力十分了得,才能將這些出身和來路完全不同的精英們吸納在自己的陣營中。

          然而,并非所有人才對曹操來說是需要他們出力的,典型的例子就是孔融。

          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出身名門又名滿天下,他本就不愿意與曹操合作,還譏諷過曹操幾次,

          但是曹操仍舊擺出一副很寬容的姿態,

          以漢獻帝的名義將他吸納在了許縣的朝廷中,還讓他做了少府。

          曹操吸納這么一個挖苦自己的人是圖什么呢?

          或許想明白這個問題,我們也就能想明白:為何早期時候,曹操強拉著司馬懿“入伙”,卻不重用他。

          關于曹操對司馬懿的兩次征辟,《晉書·宣帝紀》也只記了寥寥數語:

          漢建安六年, 郡舉上計掾。魏武帝為司空, 聞而辟之。帝知漢運方微, 不欲屈節曹氏, 辭以風痹, 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 帝堅臥不動。及魏武為丞相, 又辟為文學掾, 敕行者曰:‘若復盤桓, 便收之。’帝懼而就職。

          從這段史料,我們可以得出這樣兩條信息:

          1.建安六年(201年),曹操第一次征辟時年22歲的司馬懿,司馬懿“不欲屈節曹氏”,假裝風癱騙過了曹操;

          2.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做了丞相,再次征辟已經29歲的司馬懿,還吩咐被派去的人:倘若他再不肯來,就抓他來。司馬懿害怕了,只得就職。

          實際上這段史料是有爭議的,

          即使司馬懿“少有聲名”,也不至于讓曹操盯著這么個22歲的小青年不放,時隔7年又想起他來,

          而且司馬懿到了許縣也沒被曹操安排什么重要官職,

          顯然,曹操的兩次征召圖的不是司馬懿這個人。

          據《曹瞞傳》說,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早年任尚書右丞時,就舉薦過20歲的孝廉曹操為洛陽北部尉。

          這樣看來,曹操辟舉司馬懿在很大程度上帶有報恩之意。

          不過,圖得更多的,應該是司馬懿的家族——河內司馬氏,地方上的豪族。

          司馬氏這樣的家族在當時社會上的影響力,大體可以從袁紹家族身上看得出來,

          家族成員世代為官,人脈交往相當廣泛。

          司馬懿的先祖司馬鈞, 東漢安帝時為征西將軍。繼司馬鈞之后, 其子司馬量為豫章太守, 其孫司馬俊為潁川太守, 重孫司馬防(司馬懿的父親)為京兆尹。

          這樣的家族豈會輕易就把命運押在曹操身上?

          曹操兩次辟舉司馬懿,身份和境況已然不同,

          建安六年的時候,曹操還只是掛了個司空的名頭,起碼他的對手袁紹還活著,很有可能復起,當時的局勢還很不明朗;

          建安十三年的時候,曹操已經穩定了北方的基業,自封為丞相;劉備尚未形成氣候;江東剛由年輕的孫權掌權,這么一比較,曹操的實力要雄厚得多,

          因此,司馬懿很可能是經過權衡之后,才選擇加入曹操的陣營,他們這樣的家族不可能置身事外,司馬懿也并不是完全不愿意入仕。

          曹操的目的未必就是要司馬氏家族為己所用,前面說到“文壇領袖”孔融亦是如此,

          他們的存在對于曹操來說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因素,與其將他們放在社會上要時刻警惕他們、防止他們引發什么混亂,不如將他們放在自己眼皮底下盯著,

          真要讓他們參與重要政事,曹操也很難做得到。

          在曹操的創業過程中,他最為信任的是本家曹氏和很可能是同宗的夏侯氏,他讓他們掌管著最危險也最是依靠的武裝權力;

          即使是為他出謀劃策的潁川荀氏家族,曹操也始終不太信任,不曾讓他們掌兵。

          所以,司馬懿跟隨曹操之后,有很長一段時間顯得相當沒有什么存在感,

          甚至被曹操打發到了曹丕身邊,要知道這個時期曹操還沒跡象要將曹丕立為繼承人。

          不過,司馬懿自小就生長在一個政治氛圍相當濃厚的家庭中,耳濡目染,

          自然深諳權術之道,也懂得如何在紛繁復雜的官場中生存下來,

          據《晉書》說,司馬懿屢遭曹操猜忌:

          魏武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后而身不動。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太子素與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職,夜以忘寢,至于芻牧之間,悉皆臨履,由是魏武意遂安。

          這段史料反映出司馬懿與曹操相處時,起初并不懂得偽裝自己,

          但當他得知曹操對自己起了疑心之后,

          一是,憑借著曹丕“每相全佑”的回護;

          二是,勤于職守、廢寢忘食,大事肯做,小事也肯做,例如喂食曹操所騎的馬這樣的事,他也自動去做。采取措施,將本性蒙上了膽怯謹慎的偽裝,免除了殺身之禍。

          不僅如此,司馬懿很可能表現為曹氏政權的積極擁護者,巧妙地“騙”過曹氏集團,在其政權內部逐漸扎下根基。

          這一點我們也能從史書上找出一些痕跡來: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討張魯,司馬懿隨軍。

          這似乎是史書上司馬懿頭一次隨同曹操出征,

          當時他還給曹操出了個主意:趁著蜀人未歸附劉備之際,從漢中進兵威逼。曹操并未采納。

          不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稱魏王,將曹丕立為魏國太子之后,

          讓司馬懿做魏國的“太子中庶子”了。

          等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向曹操上表稱臣、慫恿曹操自立為帝時,

          曹操說,“此兒欲踞吾著爐炭上邪!”

          司馬懿是怎么回答的?

          他說:漢的國運將盡,殿下十分天下有其九,還以臣德服事漢。孫權向您稱臣是符合天意人心的,虞、夏、殷、周得天下而不謙讓,是怕違背天意,知道命運之所歸啊!

          既而從討孫權,破之。軍還,權遣使乞降,上表稱臣,陳說天命。魏武帝曰:“此兒欲踞吾著爐炭上邪!”答曰:“漢運垂終,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權之稱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謙讓者,畏天知命也。”——《晉書·宣帝紀》

          正是因為司馬懿在這個關鍵問題上表示支持曹操,曹操才對他由猜忌逐漸轉為信任。

          在這之后,曹操就把他調回來,放在自己身邊當“軍司馬”,開始參與機密工作,

          司馬懿的建議,也逐漸被曹操采納。

          不過,曹操“重用”司馬懿的時間并不長,孫權把關羽的首級獻給曹操后不久,曹操舊病復發,在洛陽一命嗚呼了,

          這一年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據《晉書》的記載來看,

          當時曹操去世時“朝野危懼”,洛陽的局勢比較混亂,替曹家辦理喪事這一差事落在了司馬懿頭上,他將曹操的靈柩運回了鄴城。

          我們在上一篇就說到,曹操病重的時候就派人去叫曹彰趕快來洛陽,

          值得注意的是,曹丕當時是以魏國“王太子”的身份留守鄴城。

          無論曹操喊回曹彰用意何在,但司馬懿把棺柩運送到鄴城的時候,分明已經表態給曹彰、曹植等人,接班人不會出現什么變動,仍舊是曹丕這個“太子”。

          曹丕對司馬懿的態度

          即使曹操曾警告過曹丕要提防司馬懿,顯然曹丕根本就沒聽進去,

          與曹操群雄爭霸的境況不同,曹丕面臨的首要對手是自己的手足同胞,曹家的所有政治資源,是曹操兒子們共享的,

          曹丕若想與自己的兄弟們一較高下,必須要有所倚重,出身于司馬氏的司馬懿,其態度和傾向就顯得尤為重要,

          換句話說,曹丕正需要家族勢力龐大的司馬懿幫助,豈會因為曹操的話就輕易將他疏遠呢。

          也正因為如此,司馬懿雖然在曹操時期沒有多少被重用的機會,但曹丕即位后,司馬懿的地位很快就發生了變化。

          在前面說到,曹操曾將司馬懿打發給曹丕,后來還讓他做了“太子中庶子”。

          可能有人要問了,這“太子中庶子”是什么官職?

          其實算起來是個虛職,大概是太子門客的意思,這里的“庶子”指的是門客之一,也就是說司馬懿與其他幾個年輕人,同太子曹丕生活在一起。

          當時曹丕身邊主要有四個年輕人,分別是陳群、吳質、朱鑠、司馬懿,號為“太子四友”。

          我們需要再聊一下曹操繼承人的話題,他的長子曹昂很年輕就去世了,

          當時他屬意的繼承人應該是年少就很聰慧且仁愛有德的曹沖,

          可惜的是曹沖在建安十三年去世了,曹操悲痛萬分,還說出了這么一句:此我之不幸,而汝曹幸也。

          相中的兩個“接班人”都死在了自己前頭,對曹操來說余下的幾個兒子也真是不好選了,

          無論從年齡還是才能來說,曹操當時有兩個選擇:一是曹丕;二是曹植。

          至于曹彰,因為只有“武才”,不具備政治才能,所以曹操沒有考慮過他。

          那么該選曹丕還是曹植?

          我們從史料中不難發現,除了兩兄弟的性情差異,他們結交的人士也有許多不同,

          曹植身邊圍繞的多是文士,像丁儀、丁廙、楊修,不能說曹植與曹氏老臣就沒有來往,

          但顯然曹丕的交際面更廣,他門下"四友":吳質、朱鑠屬于智囊型人物,陳群與司馬懿這兩位則擁有優良的社會背景,

          陳群是名士陳寔之孫,是潁川士人的后起之秀,社會名望相當可嘉;司馬懿的出身,我們在前面也提到過,是河內望族。

          曹丕與夏侯氏家族的來往,也比較賣力氣,阻撓了丁儀與曹操長女清河公主的婚事,反而建議曹操把清河公主嫁給夏侯楙;此外曹丕與“建安七子”之間的交往亦密切。

          從這一點來說,曹植在這方面比不上曹丕,這些人士哪一個不與朝堂上的政治息息相關呢,

          或許曹操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最終選擇了曹丕。

          不過,曹丕登基后與登基前的表現,有很大的變化。我們來看這樣一段《三國志》的史料:

          始,洪家富而性吝嗇,文帝少時假求不稱,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獄當死。群臣并救莫能得。卞太后謂郭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廢后矣。”於是泣涕屢請,乃得免官削爵土....洪先帝功臣.......

          大意是說,曹洪家里比較富裕,曹丕在少年時向他借錢遭到拒絕,于是記恨在心,登基后絲毫不顧念曹洪的功勞,想找借口治曹洪死罪。后經卞太后求情才得以赦免,但也免除了他的官職。

          從這段史料來看,曹丕在用人方面要比其父曹操狹隘得多,此外曹丕還任用威望不足的賈詡為三公,遭到孫權嘲笑;劉備臨終前也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于曹丕”,

          顯然,從這些方面來看,當時不少人物都對曹丕的能力有所質疑。

          不僅如此,曹丕重用“性無武略、而好治生”的夏侯楙和“作威作福"的夏侯尚,表現出他“任人唯親”的一面,

          反而極力打壓曹氏宗族的勢力,比如自己的親弟弟曹彰、曹植。

          使得諾大個曹家在曹丕在位時期,一個個過著被”監視“的日子,好不憋屈.......

          那曹丕倚重誰呢?

          從曹丕臨死前對輔政大臣的安排上可以看出。

          夏五月丙辰,帝疾篤,召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征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宣王,并受遺詔輔嗣主……

          除了我們前面說到的陳群、司馬懿(吳質、朱鑠已漸漸不被重用),還有曹真、曹休。

          曹真和曹休雖然都姓”曹“,

          但與曹操的骨血還有一定的距離:

          曹真是曹操的養子(上一篇講過),而曹休是曹操從弟的兒子。

          我們在看他們的職位名次:

          曹真是“中軍大將軍”,地位高于另外三人;陳群是“鎮軍大將軍”,排名第二;曹休是“征東大將軍”,排名第三;司馬懿是“撫軍大將軍”,排名最后。

          單看四人的職位,不難發現,真正抓著軍權的只有曹真一人,其他三人的”將軍“之名如同虛設,

          這是一個很精密的輔政結構,曹真、曹休或許不熟悉政務,但是他們這兩位”曹氏“卻始終把握著最為關鍵的軍權。

          所以,我們大概可以總結出,為什么司馬懿在曹丕在位時期也沒有什么舉動的一個主要原因:

          司馬氏的手里沒有軍權!曹氏家族仍然掌握軍政大權。

          曹丕篡漢稱帝之后,司馬懿的職位自然也是“水漲船高”,先是成了尚書,之后轉任為督軍、御史中丞,

          不到一年的時間又升調為侍中、尚書右仆射,

          又過了三年升為撫軍大將軍、假節、領兵五千、加給事中、錄尚書事。

          督軍在當時是負責軍紀的,沒有軍權;

          御史中丞,是御史大夫的副手;

          侍中,皇帝的左右。

          尚書仆射是尚書令的副手,尚書令是對君主負責執行一切政令的首腦(如同宰相),

          司馬懿擔任“尚書右仆射”時,他的上面還一“領導”——尚書令陳群。

          但是又過了三年,司馬懿已然爬到了陳群之上——升任為撫軍大將軍、假節、領兵五千、加給事中、錄尚書事。(黃初五年,224年)

          (陳群要再過兩年才升為“錄尚書事”,但他坐鎮許昌,洛陽的工作都是司馬懿一個人說了就算)。

          由此可見,司馬懿在曹丕去世前,獨攬大權的時間并不久,不過兩三年的光景,

          在朝堂上的影響力還不足,這種情況下,顯然是構不成奪權的條件。

          曹丕雖然在臨終前沒忘穩定曹家統治的根本,

          但他在用人方面的短板,尤其是傾向于憑著自己的喜好而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

          會疏遠了一部分朝臣與曹魏皇室之間的聯系,這意味著魏明帝曹叡要面對的局面會復雜得多。

          曹叡,防備司馬懿

          魏明帝曹叡在政績上頗有建樹,不僅指揮曹真、司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吳、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了鮮卑,攻滅了公孫淵。

          然而,后世卻也常將曹魏政權的動蕩,歸咎于他臨終前的“托孤”不當。

          我們看曹叡初始登基時的政治安排:

          黃初七年十二月,以太尉鐘繇為太傅,征東大將軍曹休為大司馬,中軍大將軍曹真為大將軍,司徒華歆為太尉,司空王朗為司徒,鎮軍大將軍陳群為司空,撫軍大將軍司馬宣王為驃騎大將軍。

          對比一下曹丕臨終前的安排,我們不難發現:

          1.曹真、曹休領了大司馬、大將軍的名號,曹氏宗族照舊掌握著兵權;

          2.在“三公”這樣的位置上,潁川士人鐘繇、陳群,曹叡還啟用了山東士族華歆、王朗,豪門文士充任三公;

          3.司馬懿由“撫軍大將軍”變為了“驃騎大將軍”,實際上仍舊是一個“掛名將軍”,換句話說,曹叡對司馬懿很提防,并且架空了他的權力!

          這樣的安排,出自曹叡這樣約莫20歲左右的年輕皇帝之手,著實讓人驚嘆,

          然而,曹叡的手段豈止高明在這,還有更老道的:

          他讓大司馬曹休與大將軍曹真分別主持對蜀和對吳的作戰,司馬懿也被他派打北方少數民族。

          鐘繇作為太傅沒有實權,“三公”的背景注定他們要相互牽制,

          等于曹叡擺脫了來自顧命大臣的挾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獨立處理政務。

          難怪曹操會對曹叡說:我基于你可以有三世之業了。

          可是,頭腦如此清醒的曹叡為何會在“托孤”問題上失策,給了司馬懿奪權的機會呢?

          通過上述的史料梳理,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曹叡是個很有主見的人。

          其實在《三國志》的記載中,我們從曹家三代帝王與朝臣之間的對話也可以對比出他們的處事態度:

          曹操屬于廣納建議;曹丕照著自己喜好來;但到了曹叡身上,他既不反對也不認可,悶頭按照自己的想法來。

          這就使得曹叡與朝臣之間的關系開始貌合神離起來。

          甚至許多軍事行動,也在部分朝臣的反對聲中開展,但這還不是關鍵所在,

          尤為重要的是曹叡在位后期“是時,大治洛陽宮,起昭陽、太極殿,筑總章觀。百姓失農時,直臣楊阜、高堂隆等各數切諫,雖不能聽,常優容之。”

          也就是說,曹叡營建了很多宮殿,遭到大臣反對。曹叡的態度雖然是“常優容之”,但根本就“不聽”朝臣的建議,

          此外從裴注引《世語》的記載來看,曹叡“與朝士素不接”,很少與朝臣接觸,

          “即位之后,群下想聞風采,居數日,獨見侍中劉曄",朝臣想了解一下曹叡這個皇帝,但他根本就不給他們機會。

          從表面上看,君臣和諧,

          實際上來說,曹叡顯得有些“一意孤行”,尤其在朝臣十分關注的“營建宮殿”問題上,采取回避的態度,

          或許這在當時算不得什么大事,但是我們梳理史料也能總結出這樣一個問題:

          朝臣的對曹叡上書建議的焦點,始終都是他鋪張浪費的問題,幾乎沒有人關注要防備權臣奪權的問題。

          無論是豪門還是文士,從他們受到的教育角度出發,曹叡的德行很可能會給世人樹立一個不良典范,

          所以曹叡一天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他們自然是盯著這個問題不放,

          誰還注意過司馬懿是不是要搞什么小動作。

          那么問題又來了。

          曹叡如此精明,司馬懿為何壯起膽子有了不臣之心呢?

          這就要說到曹叡的身世了,他真的是曹家的骨血嗎?

          曹叡的身世

          其實發現這個問題的人,正是裴注。

          我們先回憶一下曹叡的父母曹丕和甄后的相遇時間:建安九年(204),曹操消滅袁氏殘余勢力占據鄴城。

          從《后漢書》的記載來看:(建安)九年秋八月戊寅,曹操大破袁尚,平冀州,自領冀州牧。

          也就是說,曹丕見到甄洛是在建安九年的“秋八月”。

          按通常來說,

          即使曹丕與甄洛在秋八月成婚,曹叡起碼要等到十個月后才出生,也就是205年。

          我們再看陳壽在《三國志·明帝紀》中對曹叡生平記載的最后部分是這樣寫的:

          即日(景初三年,239年),帝崩于嘉福殿,時年三十六。

          簡單用數字加減法來算:

          239-205=34歲。

          亦或者,239-204=35歲。

          那為何陳壽犯了這樣一個明顯的錯誤,說曹叡去世時是36歲?

          不僅我們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作注的裴松之也議論道:

          臣松之按:魏武以建安九年八月定鄴,文帝始納甄后,明帝應以十年生,計至此年正月,整三十四年耳。時改正朔,以故年十二月為今年正月,可強名三十五年,不得三十六也。

          這種情況有兩個可能:

          1.陳壽筆誤,算錯了;(陳壽就生活在曹叡的時代,怎可能對這樣基本的問題弄錯?)

          2.陳壽有什么想告訴我們的。

          鑒于陳壽在西晉為官的情況,不排除有些問題使用了“曲筆”,

          如果第二種假設成立,那陳壽想說什么?我們知道甄洛本是袁熙的妻子,

          這是不是意味著,曹叡是袁家的骨血呢?

          當然,這都是建立在猜測的基礎上,我們先將此事當作一個方向,繼續推理下去。

          看看陳壽是否留下了其他“線索”。

          在魏明帝一朝的記事中,我們發現還有一處尤為顯眼的記載:

          齊王諱芳,字蘭卿。明帝無子,養王及秦王詢;宮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來者。

          這條記錄提醒我們:

          1.魏明帝曹叡沒有兒子;

          2.齊王曹芳是曹叡的養子非親生子;

          3.“宮省事秘”后宮的事情非常神秘;

          4.沒有人知道齊王曹芳真正的由來。

          通常我們將第3點“宮省事秘”與曹芳的身世聯系在一起,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也分析過,

          曹芳即使不是曹叡的親生兒子,但很大可能是曹家的骨血,否則曹家也不會讓異姓孩子繼承皇位,

          話說回來,無論曹芳是誰的兒子,似乎不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那么陳壽為何要如此“八卦”,悄悄告訴我們“宮省事秘”呢?其實一段歷史時期里有什么“秘事”也不是稀奇現象,也不單單出現在魏明帝一朝。

          陳壽的用意何在?

          如果,陳壽“宮省事秘”莫非暗指魏明帝的身世?

          作為編纂史書的人,陳壽是有機會收集到很多私密資料的,是不是他知道了什么?卻無法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

          令人疑惑的是,如果曹叡不是曹家的骨血,為何曹操“生而愛之,常令在左右”?

          若從曹操喜愛養子、繼子來說,或許說得過去,但實質上不足以說明什么。

          不過曹丕的反應就值得推敲了,

          曹丕是在臨終前才決定將皇位傳給曹叡,由于多個兒子死在了他前頭,當時他只有四個選擇:

          一個是長子曹叡;

          一個是東海王曹霖,為仇昭儀所生;(生年不詳)

          一個是曹禮,母為徐姬,據說曹丕有意將他立為太子,死于魏明帝繼位后的第三年;(生年不詳)

          一個是曹邕,母為蘇姬,與曹禮同一年去世。(出生于208年?)

          從年齡上來看,除了曹叡,曹丕的其他三個兒子在他去世時(226年)也不至于幼小,說他們不具備駕馭朝臣的能力是不夠準確的,

          那么曹丕為何還是選了曹叡,曹叡即為長子,又為何不早早就立他為太子?

          是否關系到曹家血脈問題呢?

          讓人奇怪的還有一點,魏明帝無子,這并不是說他沒兒子,而是三個兒子早夭,

          若說曹操、曹丕都有不少兒子早夭,這似乎不算什么大驚小怪的事,

          可曹叡是在他24歲那一年(太和三年七月),宣布收養兒子!

          不奇怪么,才剛24歲就判定自己無法養育兒子了,因此決定抱養兩個?

          除了曹丕、曹叡比較怪異的態度,后宮中的卞太皇太后(曹丕、曹植生母)的態度也很奇怪:

          是時訛言,云帝已崩,從駕群臣迎立雍丘王植。京師自卞太后群公盡懼。及帝還,皆私察顏色。卞太后悲喜,欲推始言者,帝曰:“天下皆言,將何所推?”(《魏略》)

          就是說曹叡去長安時(228年),當時傳言他去世了,朝臣們都想擁立曹植為帝,

          等曹叡回到洛陽后,卞太后“悲喜,欲推始言者”,這句話可以看出,這場變亂的發起者是卞太后。

          卞太后為何如此積極地推動這場“變亂”呢?

          這個時期,曹叡的兒子還在世(卞太后于230年去世;曹叡的長子曹冏于226年去世;次子曹穆228年出生,229年去世;三子曹殷231年出生,232年去世)

          我們不排除卞太后有不想讓曹叡之子繼位的想法,

          也可能有兩種原因,一是曹叡的兒子太年幼;二是,她根本就不想讓不是曹氏骨血的孩子繼位。

          如果這種假設成立,曹叡三個兒子都沒活多久就去世(曹家的原因),以及他這么年輕就抱養孩子到顯得合理了。

          再回顧曹叡的性格,不和朝臣來往,很有可能也是因為身世的緣故,沒有把握自己會成為繼承人,所以一直疏遠朝臣。

          當然,以上只是一個猜測,不過這關系到曹家的政權問題。

          魏明帝身后的曹魏命運

          我們再來看看曹叡的身后問題。

          曹叡病危的時候是在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帝寢疾不豫”,然而他居然在自己身患重病的情況下,將郭氏立為了皇后。

          在《三國志·魏書·后妃傳》中這位出身于“河右大族”的郭皇后似乎手段了得,

          她施展小計害死了曹叡的發妻毛皇后,成功上位,

          河右,一般是河西地區,也就是黃河以西,

          前面我們說到司馬氏的河內望族,也就是黃河以北,

          從家世上來說,這位郭皇后的家族是否與司馬氏有什么聯系呢?

          這個問題我們先放在一邊,再看看她的勢力:兄弟郭建與郭德,俱為鎮護將軍,并掌宿衛。

          不難看出,這位郭皇后沒少提拔自己的娘家人,

          而且曹睿去世后,已成為郭太后的她“值三主幼弱,宰輔統政,與奪大事,皆先咨啟于太后而后施行”,等于把控著朝政大權,

          可陳壽對她的評價又說“魏后妃之家,雖云富貴,未有若衰漢乘非其據,宰割朝政者也”,

          沒參與朝政?這不與前面的記載相矛盾嗎?

          這里有什么玄機?

          我們看魏明帝曹叡去世后,兩位輔政大臣曹爽和司馬懿之間的斗爭中,有這么一件事:

          (正始八年四月)爽用何晏、鄧飏、丁謐之謀,遷太后于永寧宮,專擅朝政……

          曹爽把郭太后遷到了永寧宮,用意是不讓她染指朝政,

          那么司馬懿怎么說?

          他彈劾曹爽后提到其罪狀之一是:

          外既如此,又以黃門張當為都監,專共交關,看察至尊,侯伺神器,離間二宮,傷害骨肉。

          結果是,太后廢爽兄弟。

          從這一點來說,似乎司馬懿同郭太后結成了某種“同盟”來對付曹爽。

          司馬懿死后,司馬師也在極力與郭太后家族聯姻“景、文二王欲自結于郭后,是以頻繁為婚”,

          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

          回過頭來說,很可能是這位郭太后的緣故,司馬懿才看到了機會。

          那么,曹叡就沒察覺出司馬懿的異常么?

          我們在前面就說曹叡一直防備著司馬懿,而且在諸葛亮去世后,曹叡隨后就解除了司馬懿的軍事大權。

          很明擺著這就是一種防備、不信任。

          但是他的臨終安排,為何又將司馬懿放在了托孤大臣的行列里?

          我們來看這個托孤過程:

          曹叡命曹宇為大將軍,意味著將以曹宇為托孤的核心;

          但是僅僅數日就免了,而是以曹爽來替代曹宇;

          又過了數日,司馬懿回到曹叡身邊,曹叡命司馬懿與曹宇聯合輔政。

          關乎曹宇與曹爽誰來輔政這一問題上,曹叡問過劉放、孫資,

          二人的態度很明了,非常直接地建議曹叡:曹宇不能擔當這么大的責任;應該迅速召回司馬懿。

          但是,夏侯獻、曹肇阻攔司馬懿干政,

          曹叡經過一番糾結,下決心免去曹宇、夏侯獻、曹肇、秦朗的官職,由曹爽、司馬懿輔政。

          值得注意的是,

          曹宇、夏侯獻、曹肇、秦朗是曹家的勢力;曹爽,曹真之子,雖然不是曹操的后代,但也是曹家成員。

          他與曹宇的差別,可能就是個人能力上。

          劉放、孫資是魏明帝的近臣,《漢晉春秋》說他們與曹氏宗親不合。所以攛掇魏明帝讓司馬懿輔政(給自己找個靠山,免得日后被曹氏打壓)。

          這么看來,曹氏宗族一方的勢力就勢單力薄了,郭皇后、司馬懿、劉孫二人這三方勢力有他們共同的利益可圖,

          可是曹叡明明可以做出選擇,來保住曹氏的政權不被動搖。

          他為什么最終沒有這么做?

          如果他不是曹家的骨血,他的帝王生涯也曾遭到到過曹家的脅迫,

          那么對于他來說,大有可能根本就不關心這江山是姓司馬還是姓曹或者屬于其他人了。

          相關話題

          • 菊花枸杞決明子茶的功效與作用 決明子6大害處和危害
          •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中國十大最詭異的景點
          • 李亞鵬出什么事了 李詠真正死因是艾滋病
          • 白羊座男生的性格 白羊男對喜歡的人態度
          • hao123網址大全 hao123網址大全車輛查詢
          • 一般疑問句 小學20個一般疑問句
          • 耳機左右怎么分r l 耳機左右怎么分rl怎么戴
          • 浙江最爛10所大學 浙江最強的十所大學
          •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 浙江十大最差二本院校
          • 如火如荼是什么意思 如火如荼網劇一只璐
          • 描寫神態的詞語 表示神態的詞語大全
          • 瘦臉針的危害有什么副作用 我的臉被瘦臉針打殘了
          • 應納稅所得額是什么意思 應納稅所得額扣錢嗎
          • leave是什么意思 leave比較級和最高級
          • 國土面積排名前十的國家 國家面積排名前100名
          • 內衣品牌前十名 女士內衣高端品牌有哪些
          • 單耳旁有什么字 單耳旁的所有字
          • 知乎網頁版入口 知網網頁版入口
          • 冰箱溫度怎么調 雙門冰箱溫度設置
          • 為什么說天道害了很多人 天道為什么11集刪減了

          熱門推薦

          • 古鐘二鍋頭46度多少錢(全國喝啥酒)
          • 順豐寄50斤冰箱多少錢(評測五大快遞平臺)
          • 做飯保姆一個月多少錢(52歲阿姨哭訴)
          • 鹿茸補腎丸多少錢一盒(參茸鞭丸腎陰虛者能吃嗎)
          • 北京換烤瓷牙多少錢(明星為整牙有多拼)
          • 樂高培訓加盟費多少錢(樂高教育取消授權波及上百門店)
          • 西鳳酒15年多少錢一瓶(價不高待客又不失面子的純糧酒)
          • 聚酰亞胺多少錢一公斤(酶中戰斗機)
          • 公司入職體檢一般多少錢(通過聘多多找到工作)
          • 插座維修上門多少錢(換個插座還用找電工)
          • 二元店一年掙多少錢(揭秘)
          • ctfau750鉆戒多少錢(黑客游戲和解謎游戲的關聯之處)
          • 23年工齡退休拿多少錢(繳費23年)
          • 平衡霜多少錢一瓶(日本POLA旗下這個小眾牌子THREE)
          • 歐米茄手表電池多少錢一塊(福布斯公布運動員收入榜單)
          • 正規醫院種植牙多少錢一顆(成本百元卻賣上萬)
          • 微信能賣多少錢(微信賬號被公開買賣)
          • 奔富707多少錢一瓶(宴請時的)
          • 超聲波焊接機多少錢一臺(關于超聲波焊接)
          • 一鳴加盟費要多少錢(一鳴真鮮奶吧多少錢)

          馬楠

          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馬楠”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

          關注排行榜

          1. 1新百倫多少錢(都有一個)
          2. 2活牛多少錢一斤(牛價丨2月11日)
          3. 3鋁單板多少錢一平方(鋁單板廠家報價大揭秘)
          4. 4一箱牛奶多少錢(實體店一箱牛奶賣50元)
          5. 5普洱茶一般多少錢(有的普洱茶只要幾十有的上萬)
          6. 6換手機外屏多少錢(盤點各個旗艦手機換屏價格)
          7. 7一輛電動車多少錢(最低不到8000元)
          8. 8巴寶莉圍巾多少錢(花2580元網購的博柏利圍巾竟系假貨)
          9. 9養老保險每年多少錢(2021年養老保險繳費15年)
          10. 10每升油多少錢(?定了)

          編輯精選

          Copyright ?2009-2022 KeJiT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经典香港**毛片免费看_91精品一区二区综合在线_欧美人与性动交a欧美精品_国产小视频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