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家好!這里是小劉中藥驛站,我是廣東省中醫(yī)院小劉中藥師。對中藥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收藏!“中藥知多少”是我向大家介紹中藥基本知識的一個系列,我將從每種中藥的來源、功效主治、鑒別、選購或藥膳等方面來進行講解,盡量結合我的工作經(jīng)驗,不拘形式
大家好!這里是小劉中藥驛站,我是廣東省中醫(yī)院小劉中藥師。
對中藥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收藏!
“中藥知多少”是我向大家介紹中藥基本知識的一個系列,我將從每種中藥的來源、功效主治、鑒別、選購或藥膳等方面來進行講解,盡量結合我的工作經(jīng)驗,不拘形式,也盡量做到通俗易懂,希望你們喜歡!
麥冬
麥冬的原植物很常見,又叫“沿階草”,可以用來作觀賞植物,一般種在庭院或是公園的草坪里,它生命力旺盛,常年見綠。
一眼看去,外形有點像韭菜。
中藥麥冬就是這種植物的干燥塊根。
它的果實是深綠色或者藍黑色的:
“麥冬”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名“麥門冬”,現(xiàn)在我們都習慣了稱之為麥冬。
也就是說,如果醫(yī)生處方寫“麥門冬”,不用懷疑,就是麥冬。
它的采收一般是夏季采挖,洗凈,反復曝曬、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須根,繼續(xù)曬干。
麥冬又叫“寸冬”,你知道為什么嗎?
指的是單個麥冬的長度不宜超過1寸。
超過者可能是山麥冬,山麥冬是另外一個品種的麥冬,藥典里分別收載了“麥冬”和“山麥冬”,但其實功效差不多,外觀差別也不是很大,我覺得在沒有麥冬的情況下可以用山麥冬代替。
麥冬有什么功效呢?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jīng)。
【功能與主治】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陰虛癆嗽,喉痹咽痛,津傷口渴,內(nèi)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
在廣東地區(qū),麥冬是一味常見的湯料,和沙參、玉竹是常用的搭配,經(jīng)常用來煲湯或者直接煲水喝,可以幫助清除體內(nèi)的燥熱,適合陰虛發(fā)熱,腸燥便秘的人群。
但要注意不適合陽虛體質(zhì),身體怕冷或者脾胃虛寒的人群。
有些人打火鍋容易上火,也可以加點麥冬下去,有效減少上火的幾率。
麥冬,現(xiàn)在市場最常見的是“川麥冬”,去藥店買到的基本都是這種:
因為川麥冬種植年限短,產(chǎn)量大,能夠滿足市場需求。
但其實最好的麥冬是“浙麥冬”,它是經(jīng)典的道地藥材“浙八味”之一,不過市場已經(jīng)很少見了:
以前中醫(yī)認為去心的麥冬效果更好,因為中間的木心有可能會引起心煩。
當然這個也不一定,只是有這么一個說法供參考吧。
能夠抽去木心的其實是浙麥冬,因為川麥冬的木心很軟,很容易就斷了。
麥冬容易走油,存放不當易回軟變色,所以宜置于陰涼干燥處儲存,注意防潮。
感謝您的閱讀與支持![比心][比心][比心]
關注小劉中藥驛站,學習中藥知識,我會持續(xù)更新![玫瑰][玫瑰][玫瑰]
張原林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